[27]佚名:《福建版本志》引《方舆胜览》。 [28]《书林清话》卷2《宋建安余氏刻书》。 [29]《书林清话》卷4《元时书坊刻书之盛》。 [30]元好问:《通真子墓碣铭》,《遗山先生文集》卷31。此藏经典在至元十八年(1281年)被忽必烈下令焚毁,只有零本保存下来。 [31]祥迈:《至元辩伪录》卷4。 [32]《元一统志》卷1《古迹》。 [33]危素:《隆安选公传戒碑》,见《危太朴文续集》卷3。按,善选卒于壬子(1252年)。 [34]《湛然居士文集》卷14。 [35]《佛祖历代通载》卷22。 [36]弘法寺所贮经版,即著名的赵城金藏。关干弘法藏的争论,可参看童玮等:《元代官刻大藏经考证》,参见《世界宗教研究》1986年第3期。 [37]童玮等:《元代官刻大藏经的发现》。《文物》1984年第12期。童玮等:《元代官刻大藏经考证》。 [38]杨讷:《元代白莲教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39]北京智化寺发现有三种大藏经刻本,不属于以上任何一种大藏经。参见许惠利:《北京智化寺发现元代藏经》。《文物》1987年第8期。 [40]《元史》卷12《世祖纪九》。这次所刊《通鉴》应是部分节本。 [41]《元史》卷24《仁宗纪一》。 [42]《元史》卷22《武宗纪一》。 [43]《元史》卷36《文宗纪五》。 [44]虞集:《皇图大训序》,《道园学古录》卷22。 [45]《元史》卷88《百官志四》。 [46]史金波:《西夏佛教史略》。 [47]《元史》卷134《迦鲁纳答思传》。 [48]史金波、雅森·吾守尔:《中国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早期传播》,社科文献出版社,2000年。 [49]《至正四明续志》卷7《学校》。 [50]《中国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早期传播》。 [51]李致忠:《古代版印通论》,紫禁城出版社,2000年。 [52]《元典章》卷28《礼部一·进表·表章定制体式》。 [53]《元典章》卷31《礼部四·儒学·科举程式条目》。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