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马克思的历史决定论不是绝对必然论 一些力图追随马克思而又未真正理解和掌握马克思历史观的个别后继者(例如倍倍尔、布哈林)给马克思的历史决定论戴上了绝对必然论的“桂冠”。他们认为“偶然性”在马克思的历史决定论中没有独立的地位,“宣称偶然性等于无知”(布哈林)。(21)他们把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科学论断机械、狭隘地理解为“可用数学的精确性计算出资本主义的末日”。(22)在我国也曾有个别学者把历史必然性绝对化,把唯物史观归结或贬斥为机械决定论的倾向。这种作法,有损于马克思及其历史决定论。 众所周知,唯物史观的创立者马克思不是运用历史方法,而是运用逻辑方法研究社会历史现象,从社会生活各方面的静态、动态中研究它们的联系和关系,全面、严密地合乎逻辑地解释社会生活及其合乎规律的发展的。他说:“历史常常是跳跃式地和曲折地前进的,如果必须处处跟随着它,那就势必不仅会注意许多无关紧要的材料,而且也会常常打断思想进程”。(23)这种“唯一适用”的逻辑方法的确立和运用,确实“修正”了历史,忽略了历史发展中无谓的琐碎的偶然的方面。此外,由于批驳论敌,为无产阶级指明革命道路的迫切需求,马克思在阐述其唯物史观时,确实比较多地强调社会发展变化的历史必然性,而对历史偶然性(特别是早期)却很少说明和论证。正如列宁所说:“所以马克思关心的是一件事:用准确的科学研究来证明一定社会关系制度的必然性……阐明调节这个社会机体产生、存在、发展和死亡……的历史规律”。(24)但由此是否可以断言马克思的整个唯物史观--历史决定论否认历史偶然因素的作用,因而马克思的历史决定论是绝对必然论呢? 回答是否定的。全面地审视马克思的历史决定论,不难发现,马克思非但没有用历史必然性排斥偶然性、进而否认偶然性,反而在许多适当的场合还特别强调历史偶然性的巨大作用,并科学阐释了历史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统一关系。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指出,在历史过程中,特别是初期,“一些纯粹偶然的事件……都足以使一个具有发达生产力和有高度需求的国家处于一切都必须从头开始的境地”。(25)在50年代撰写的《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更突出了偶然机遇对法国历史的不可忽视的作用。马克思在该书的序言中指出:蒲鲁东把历史理解为绝对必然的过程,这就陷入了“所谓客观历史学家所犯的错误”。在马克思看来,在法国历史上烙有深深印迹的波拿巴政变,并非任凭历史自动发展的客观必然结果。虽然政变的成功得益于客观局势和历史因素,并因而是阶级斗争的一种必然表现,但政变在很大程度上又以“偶然状态”为转移。在马克思历史决定论的视野里,社会历史运动就是在无数偶然因素的作用下呈现极其主动和无限魅力的。“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26)如此看来,历史必然性不是纯粹的必然性,而是包含着历史偶然性的必然性。换言之,必然性通过偶然性显示,脱离偶然性的历史必然性只能是超越时空的虚幻的必然性。 社会发展规律在马克思历史决定论的思维框架中并不是“铁”的,而是具有一定弹性的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规律不象“日月经天,江河行地”那样确定,它是社会历史中无数随机的偶然现象出现的规律。就社会形态及其更替而言,一个社会形态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就会发生尖锐的矛盾,当通过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仍无法缓和这一尖锐的矛盾时,这个社会形态就失去了生命力,因而理应被新的社会形态所取代。但在具体的国家中,情况却十分复杂,由于诸多因素的交互作用,便可能造成许多很难预见的历史偶然性,这许多偶然因素往往使得一定的社会结构得以维系和生存,而未能立即崩溃和瓦解。这样的事例在中国和世界历史上不胜枚举。正因为如此,马克思在建构自己的历史决定论时,力避机械、僵化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从偶然性和必然性的辩证统一中把握人类社会的发展,揭示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晚年马克思针对民粹派的攻击和歪曲,曾尖锐指出:“他一定要把我关于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的历史概述彻底变成一般发展道路的历史哲学理论,一切民族,不管他们所处的历史环境如何,都注定要走这条道路……他这样做,会给我过多的荣誉,同时,也会给我过多的侮辱”。(27)我认为这是对把马克思的历史决定论曲解为绝对必然论的最好驳斥。 注释: ①卡尔·波普尔:《历史决定论的贫困》1957年版,第1、2页。 ②霍尔巴赫:《自然的体系》,第218、217、218页。 ③⑥⑦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30、30、18页。 ④⑤(2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51、51、61页。 ⑧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88页。 ⑨安·拉布里奥拉:《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第72页。 ⑩《甘肃社会科学》1988年第5期。 (11)(2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82-83、122页。 (12)苏·巴加图利亚《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唯物史观的形成和发展》。 (13)(14)(15)(18)(2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479、479、477、321、393页。 (16)《人文杂志》89年第5期。 (17)(24)《列宁选集》第1卷,第28、32-33页。 (19)(2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18,118页。 (21)布哈林:《历史唯物主义理论》。 (22)《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39页。 (2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130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