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文化与中美洲文明(3)
中国一直流传有关殷人东渡的说法,虽然史料没有详细记载,然而民间传言和学者议论时有发生。1972年墨兹(H.Mertz )在《淡墨》(Palc Ink)中对山海经、慧深的碑文和其它经典作了重新研究,欧阳宝忠双在《中华祖先拓荒美洲》一书中又提出中华祖先拓荒美洲的新解,促进了对殷人东渡说法的再研究和再认识。 在太平洋彼岸,奥尔梅克、玛雅、荷比(注:荷比人后住在今美国亚利桑纳州境内。3千年前,墨西哥与美国西南属于同一个文化区。 )及其它文化都曾通过长老口述,传说过他们的祖先曾经为了逃避灾祸飘洋过海来到了新大陆,但是没有过海的具体时间、地点和人物。 “商周文化与中美洲有历史渊源”的论点是以基本相同的时间概念和历史过程为基础的。 二、陶制品 陶器可作为人类文明曙光的基本元素。从目前出土的仰韶陶器、良渚陶器和其它夏商周陶器来看,古代中国的陶器由简单粗糙的陶盆陶罐发展到精致巧妙的陶尊、陶鼎、陶人及陶塑等,展现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发达和艺术的空前水平。制陶材料包括夹砂灰陶、泥质灰陶、夹砂褐陶、夹砂红陶、泥质红陶、黑陶和白灰陶等。陶器的制造工艺分为起初的泥条盘筑法和后来的轮制及模制。陶器的造型有鬲、罐、瓮、壶、鼎、斝,其中镂空黑陶、三足器、豆形器及双耳罐属于古陶器的上品。商周以前的陶器上已有纹饰,如鱼纹、鸟纹、花瓣纹、垂瓠纹、回旋钩连纹等。有些陶制品上刻有陶文,为后来的金石文字奠定了基础。 中美洲也出土过黑陶、彩陶、灰陶、红陶等相同或相似的陶罐、陶壶、陶盆和陶塑。墨西哥学者科瓦鲁比亚斯曾于1946年将中美洲出土的陶罐与中国甘肃出土的陶罐作过比较。特别是在墨西哥中部高原的莫莱洛斯,有些陶器的造型、纹饰符号、手工拉坯技术、镂空方法均与古代中国陶器工艺相同(见本刊第192页后所附的彩色照片附图一, 下同)。奥尔梅克豆形祭祀器、三足器、菱形纹、绳纹、篮纹以及陶俑、陶亭、陶章都使人非常眼熟,而其中的三足器尤其令有些中国专家惊愕。从全球范围比较,中美洲陶制品是最接近中国陶器的。 中国陶罐与中美洲陶罐外形对比 令人感兴趣的是多件中美洲出土的陶俑和陶盆。从维拉克鲁斯出土的奥尔梅克陶俑(公元前1100年~公元前300 年)呈豆形状(见附图二),灰白色,上有朱砂红绘符多个,其胸前有两个丰宇,与商周时期豆形祭祀礼器相同。另外一件在墨西哥太平洋海岸出土的彩陶祭祀盆中有排笔刷写的“{k5ja08.jpb}”字群,与江西吴城商代石刻及甲骨金文的“{k5ja08.jpb}”相同(见附图三)。在莫莱洛斯出土的奥尔梅克陶杯上刻有类似商文“水”字(见附图四)。奥尔梅克的一些祭天祭祖的陶俑常常带有类似商周“亚”和“丰”的符号以及其它字符(见附图五)。 三、玉器石雕 中国是用玉最早的国家,素有“玉器之邦”的美誉。自古以来,崇尚玉器的传统和精雕细凿的工艺经久不衰。 60万年前北京人时期,玉器的打制就已孕育于石器之中。在早期,玉和石唯有材料不同,并无其它功能和型制的差别。随着社会和生产的发展,玉渐渐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宝物。玉材慢慢分为多种类型,例如水晶、玛瑙、玉髓、角闪石、透闪石、阳起石、蛇纹石、绿纹石等。玉制工艺的发展从治石工具到生产技术,先民们采用了穿孔、镂空、凿磨、雕刻以及后来的跎机碾琢手法,加工了众多件精华美妙的玉器(注:牟永康:《中国玉器全集:原始社会》,河北美术出版社,1992年版。)。 从新石器时期至商周阶段,中国的玉器无论是制造和用途都有了质的飞跃,由此进入了“玉器时代”。在古代中国,以玉示德。玉器与德并重,与祭祀相联,与葬礼兼备,成为中华民族道德、礼仪和审美观的重要代表,以及权势、富贵和纯洁的象征。 中美洲的奥尔梅克及其它文明都有竖石雕、石碑和石像的传统。许多石器上的图案与商周青铜器上的云雷纹、龙纹、兽眼纹几乎一致,难以分辨。奥尔梅克时期有小型脱蜡法青铜器的存在(如铜龟、铜镜和青铜人形),但是至今没有迹象表明,奥尔梅克有任何青铜器冶炼业。 商周青铜器图案 奥尔梅克石雕图案(注:石雕来自墨西哥塔新,引自科瓦鲁比亚斯:《墨西哥南方》,1946年版。) 商周青铜器对象纹 奥尔梅克陶章象纹(注:[墨]科瓦鲁比亚斯:《墨西哥与中美洲的古代艺术》,1957年版。) 商周与中美洲图案比较 奥尔梅克文明最显着的特点就是崇玉,从白玉、红玉、黑玉、玛瑙、翡翠,至玉佩、玉圭、玉刀、玉针、玉斧、玉饰、玉杯和玉面具,应有尽有(见附图六)。玉器做工精美、细腻,有些还胜过商周美玉。尤其是附图六中的第5号文物奥尔梅克刻符玉刀, 与中国先秦时的常用兵器戈的造形非常相似(不同的是战国时期的戈已是铜制并绑在长木柄上使用了)。令人诧异的是奥尔梅克玉器加工在公元前1200年前后突然兴起,并在几乎没有先例的状况下突然达到了高峰!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