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教育史在近20年中也开创了若干新的研究领域。例如有关近代中国教会大学史的研究,以往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中国大陆学术界一直未曾开展系统的学术性探讨。近10余年来则开始有一部分学者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等科研院所还设立了教会大学史研究中心,定期编辑出版《中国教会大学史研究通讯》和《中国教会大学史研究丛书》,并曾先后在武汉、南京、成都等地举行若干次有影响的中国教会大学史国际学术讨论会,同时还出版了数本有关研究教会大学史的论文集,如章开沅、林蔚主编的《中西文化与教会大学》(湖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章开沅主编的《文化传播与教会大学》(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顾学稼等主编的《中国教会大学史论丛》(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等。据不完全统计,大陆学者现已发表研究教会大学史的论文约五六十篇,内容涉及教会大学的历史地位及其评价、教会大学与中国教育现代化、与中西文化交流、与中国知识分子、与中国民族主义与民族运动的关系等多方面重要问题,取得了相当可观的进展。其中有些专题研究甚至已达到细致入微的程度,如董黎的《中国教会大学建筑研究》(注:此书系章开沅主编的《中国教会大学史研究丛书》中的第1种,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即是对过去无人论及的教会大学中西合璧式建筑的演变特点作了较全面的论述。 除教会大学史外,有关中国近代教育史的研究在其他某些方面也有新的拓展。如董宝良、周洪宇主编的《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潮与流派》(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从不同角度评述了中国近现代各种教育思潮与流派,揭示其形成原因和发展轨迹,并阐明其主要内容和基本特点。李华兴主编的《民国教育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则对民国时期教育的发展概况与特点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 近些年拓展的与文化教育史相关的新研究课题还有晚清新式学生和知识界社团,这方面的研究桑兵曾用力甚多,并且收获颇丰。目前,他已出版了《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学林出版社1995年版)和《清末新知识界的社团及活动》(三联书店1995年版)两部专著。近代留学生研究也受到重视,已出版专著多部。如董守义的《清代留学运动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李喜所的《近代中国的留学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王奇生的《中国留学生的历史轨迹》(湖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和《留学与救国--抗战时期海外学人群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等。 由上可知,近20年来学术界在中国近代思想文化教育史中不断开拓创新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也十分令人鼓舞。有的进一步拓宽了原有的研究领域,有的填补了以往的研究空白,对整个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发展无疑也产生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四中国早期现代化(近代化)研究的起步与发展西方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的学者较早即曾开展有关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研究,并出版了一部分著作。如吉尔布特·罗兹曼主编的《中国的现代化》(有上海人民出版社和江苏人民出版社两种中文译本)是西方学者研究中国现代化的代表作,台湾地区的学者则出版了“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学术丛书,分别对广东、闽浙台、江苏、上海、湖南、湖北、四川、山东、直隶等省早期现代化的发展及其特点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中国大陆近现代史学者对现代化的研究,则是始于80年代中期,因此就大陆学者而言这仍是近10余年中拓展的一个新研究领域。 中国大陆学者对早期现代化问题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却具有自己的特色,而且进展较为迅速,目前已出版有关的著作多部,论文数量则更为可观。在已故的罗荣渠教授主持下,北京大学建立了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编辑出版《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丛书》,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已出版的专著和论文结集有:罗荣渠的《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和《现代化新论续篇》(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罗荣渠主编的《各国现代化比较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以及《中国现代化历程的探索》(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从“西化”到现代化--五四以来有关中国的文化趋向和发展道路论争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东亚现代化:新模式与新经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等,译著则有《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亨廷顿等著)、《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兴起》(斯塔夫里阿诺斯著)等多本论著。该研究中心对于现代化研究在中国的起步与发展贡献良多,其特点首先是在现代化理论构建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独到的见解,在介绍、评论国外现代化各派理论的基础上,力图建立中国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体系;其次是在研究方法上,侧重于从世界现代化的进程考察中国现代化的特点,进行宏观和中观性的比较研究。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由章开沅主持开展了“中外近代化比较研究”。1988-1991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即出版了章开沅主编的《中外近代化比较研究丛书》,其中包括《离异与回归--传统文化与近代化关系试析》(章开沅著)、《国情、民性与近代化--以日中文化问题为中心》(罗福惠著)、《东方的觉醒--近代中印民族运动定位观照》(唐文权著)、《东方的复兴--中印经济近代化对比观照》(范铁城著)、《折断的杠杆--清末新政与明治维新比较研究》(赵军著)等多部学术著作。1993年,浙江人民出版社又出版了章开沅、罗福惠主编的《比较中的审视: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该著也力求融通中外,其特点是由中国看世界,并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的各个层面予以探讨。 除上述两个研究中国现代化的课题组之外,还有其他许多历史研究者,尤其是中国近现代史学者,也曾从事这一新课题的研究,而且也取得了值得重视的成果。例如仅通论中国现代化的专著即有:胡福明主编的《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安徽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许纪霖、陈达凯主编的《中国现代化史(1840-1949)》(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周积明的《最初的纪元--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等。专题研究方面的成果,也有何晓明的《百年忧患--知识分子命运与中国现代化进程》(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等专著出版。 中国早期现代化这一新研究领域的开拓,并非中国学者受外国学者的影响而亦步亦趋,应该说是当代中国改革与社会发展给历史研究者提出的新课题。此项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同时对现实也不乏参考借鉴意义。对中国近代史学科的发展来说,这一新研究领域的开拓也为历史学与现实的结合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并为近代史研究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活力,帮助近代史研究者摆脱了以往那种片面的“单线突进的阶级斗争史观”的思维定式,开始对中国近代历史作全方位多层面地考察与研究,这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进展。 五近代中国城市史研究的开展国内学者对近代中国城市史这一新课题的探讨,也是始于80年代中期。与国外的有关研究相比较,虽然也起步较晚,但同样发展较为迅速,不仅先后在成都、上海、武汉、天津等地举行过有关的国际学术讨论会(仅在上海即曾举行过3次),而且已取得一批较为可观的研究成果。 研究近代中国城市史的论文现已为数不少,除散见于各报刊者之外,自1989年起天津城市科学研究会和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还联合主编了《城市史研究》专刊,由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作为中国近代史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很快即拥有自己专门的辑刊,这在当时并不多见,可见史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相当重视。 有关的学术著作不久也相继出版,如周勇主编的《重庆:一个内陆城市的崛起》(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隗瀛涛主编的《重庆城市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分别系研究重庆发展史的专著和专题论文集。杨蒲林、皮明庥主编的《武汉城市发展轨迹--武汉城市史专论集》(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0年版),是探讨武汉城市各方面发展历史的论文结集。张仲礼主编的《中国近代城市企业·社会·空间》(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则是1996年上海社会科学院主办的近代中国城市发展史国际学术讨论会的论文集。资料方面的著作,也有周勇、刘景修译编的《近代重庆经济与社会发展(1876-1949)》(四川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在推动近代城市史研究发展的过程中,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小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七五”期间,规划小组即将上海、天津、武汉、重庆等四个不同地区有代表性的重要城市列为重点研究课题,分别由这四个地区的近代史研究者承担;“八五”期间又将近代区域城市群的发展及不同类型城市的比较研究也列为规划课题。因此,目前主要是以研究这四个城市的课题组所取得的成果最为突出。除了上述各书之外,其终端成果也已分别出版。如张仲礼主编的《近代上海城市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隗瀛涛主编的《近代重庆城市史》(四川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皮明庥主编的《近代武汉城市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天津近代城市史的专著也已出版,只是笔者至今尚无缘看到该书。这些专著都颇具份量,堪称中国学者研究近代城市史的第一批力作。 有关近代中国城市群的区域性研究成果也逐渐问世,如张仲礼主编的《东南沿海城市与中国近代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即是以近代化的发展为主线,对上海、宁波、福州、厦门、广州等东南沿海重要城市进行了对比研究。王笛的《跨出封闭的世界--长江上游区域社会研究》(中华书局1993年版),也是一部从各方面探讨长江上游城市群如何从传统向近代发展的重要著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