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人物 >

论吕思勉“经世致用”的史学观与实践活动(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 吴士勇 参加讨论

   
        吕思勉先生“经世致用”史学观的最主要特征是:研究学问,“为当世效实用”。他 强烈反对那种为学问而学问,或“著书皆为稻梁谋”的学者。他说:“小时所遇读书人 ,其识见容或迂陋可笑,然其志则颇大,多思有所藉手以自效于社会国家,若以身家之 计为言,则人皆笑之矣。今也不然,读书者几皆以得一职求衣食为当然。”[8]他叹息 近来讲旧学、讲社会科学者,经世致用讲得太少,实则从反面表达了自己的治学宗旨。 他认为,研究学问从根子上讲,是研究现实问题,因为只有现实的一切才是学术研究的 基础,研究学问并不是学术的归宿,而应是为社会改革服务的起点。他说:“大凡一个 读书人,对于现实社会,总觉得不满足,尤其是社会科学家,他必对于现状觉得不满, 然后要求改革;要求改革,然后要想法子;要想法子,然后要研究学问。若其对于现状 ,本不知其为好为坏,因而没有改革的思想;又或明知其不好,而只想在现状之下,求 个苟安,或者捞摸些好处,因而没有改革的志愿,那还讲学问做什么?所以对于现状不 满,乃是治学问尤其是社会科学家真正的动机。”[9]作为一个历史学家,他的最大的 愿望便是矫正社会病态,臻于郅治。他认为,研究学问看上去与社会改革无关,其实不 然,要进行社会改革,“非徒有热情,便可济事”,还必须有适当的手段,而这适当的 手段,就是从学问研究中、尤其是从社会科学的研究中来。所以,“学问之事,原不限 于读书。向者士夫埋头钻研,几谓天下之事,尽在书籍之中,其号称读书,而实不能读 书者矣,即真能读书者,其学问亦多在纸上,而不在空间。能为古人作忠臣,而不能为 当世效实用”[6]。显然,读书者的任务是将书本上的东西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如此 ,则书本所载,与阅历所得,合于一身,才是真正的学问。明晓此理,则阅历所及,皆 为学问,自不必兢兢于故纸堆中讨生活了[10]。
        讴歌进化,寄希望于未来,是吕思勉先生“经世致用”史观的又一特征。早在20世纪2 0年代,他就曾揭橥:“现在读史,自然和从前的眼光不同,总得在社会进化方面想。 ”[11]后又说:“历史是研究整个社会变迁的,读了历史,才知道人类历史进化的道理 ……若真正知道历史,便知道世界上无一事不在变迁进化之中,虽有大力莫不能阻了, 所以历史是维新的佐证,不是守旧的护符。”[12]考察整个历史,他认为,世界无一息 不变,后世总比前世要好,因而在社会新旧冲突中,“新的大概是合理的,因为旧的动 摇了,然后新的会发生,而旧的所以要动摇,即由于其不合理”[13]。难能可贵的是, 他还意识到历史环境的变化,是渐变与突变的统一,是“风化”与“山崩”的统一。由 此,他得出结论,我中华民族在外辱的刺激下,只有不断地磨砺自我,实施彻底的改革 ,方能自强。“迨乎近世,世界大通,西力东侵,我国与相异的欧洲文化接触,不得不 起彻底的大变化,这是中国所遇到的旷古未有的变局,也正是我民族革新的机会。”[1 4]他大半个世纪的教学与著作过程,正是中华民族饱受外国侵凌,民族灾难深重的时期 ,但他对于民族自强,一直“有一百二十分的自信心”。他“讴歌进化,鼓舞信心,竭 精殚智,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诚可谓鞠躬尽瘁焉”[15]。在《吕著中国通史》的最后 一章《革命途中的中国》中,他揭示中国必然走向社会主义,必然走向民主政治,用“ 大器晚成”来预祝中国的前途光明。他说:“中国既处于今日之世界,非努力打退侵略 的恶势力,决无可以自存之理……我们现在所处的境界,诚极沉闷,却不可无一百二十 分的自信心。岂有数万万人的大族,数千年的大国、古国,没有前途之理?”[15]
       
        中国知识分子有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传统,然而,大多数知识分子 以才能自诩,不满足于书斋空谈,都希望直接入世任事,一展平生所学,以实现“兼济 天下”的生平抱负。不过,现实的残酷往往将这些美丽的肥皂泡打得粉碎,在屡屡遭受 碰壁的现实面前,他们只好收拾起“兼济天下”的入世面孔,打出不与浊世合流的“独 善其身”的出世旗号。对此,吕思勉先生有着清醒的认识,他自忖自己不适合做官,对 于当时的政界风气也看不惯,所以最终选择了治学和教书的道路。他曾评价康有为、梁 启超、章太炎“都是长于计划,短于任事的”,“不脱书生本色”[16],这也同样可以 看作是对自己真实的写照。他说自己“与趋事赴功,宁以言论自见,设遇机会,可做幕 僚而不可做官。作幕僚或曰无机会,言论不能云无”[6]。因而,他总是写文章、发议 论、提倡议,希望以自己的呐喊推动社会变革。
        吕思勉先生一生写了大量的倡议社会改革的时论性文章,它们都触及到了社会的症结 ,如涉及社会政治经济的:《文官考试宜严》(1912)、《论社会之根本变革》(1919)、 《救济米荒之一策》(1920)、《一个足兵足食的计划》(1928)、《论中国户口册籍之法 》(1935)、《改良盐法刍议》(1940)、《抗战的总检讨和今后的方针》、《战后中国经 济的出路》、《战后中国之民食问题》、《怎样将平均地权和改良农事同时解决》(194 5)、《论美国助我练兵宜缓行》(1946)、《论外蒙古问题》、《如何根治贪污》(1947) 等;涉及社会生活方面的有:《禁奢议》(1935)、《吃饭的革命》(1936)、《上海风气 》、《向慈善家进一言》(1940)、《生活的规范》(1941)、《妇女就业和持家的讨论》 (1944)、《吕思勉谈派报问题》(1946)、《致叶圣陶、周建人建议便利汉字分部书》、 《日报版式印数诤议》、《书店印行完全书目议》(1952)、《致<解放日报>再议报纸发 行书》(1953)等;涉及教育方面的有:《小学教授国语宜用俗语说》(1909)、《全国初 等小学均宜改用通俗文以统一国语义》(1910)、《职业教育之真际》(1918)、《反对推 行手头字提倡制定草书》(1935)、《中学历史教学实际问题》(1937)、《学校与考试》 、《青年的教育问题》、《青年修养》、《国文教学质疑》(1941)、《论中学国文教科 书》(1945)、《学制刍议》、《如何培养广大的群众的读书兴趣》、《读书的方法》、 《读书与现实》(1946)等[10]。这些文章或言时弊、或抒民困、或倡革新,虽不脱书生 本色,但一个抱有强烈的“经世致用”理想的知识分子的形象,已跃然纸上。我们以吕 思勉先生最关注的几件事作为实例,来具体阐述:
        (一)学校的建设与改革。先生将毕生的精力付于教学与著述,虽没有参与行政工作, 但他对于学校的建设与改革,是极其关心的。1927年、1928年,针对兴办学校及改革社 会,他两次上书光华大学,提出“足兵足食”的战备建议。他预言“以今日中国之处境 ,迟早总不免与凌我者一战”[8],学校与社会的各项举措,均应立足于斯。为此,他 建议学校行政当局:将学校的学生军推行校外,“使人民皆有当兵之技,平时即豫为成 军之备而已”;在学校所在的法华镇建立社仓,“平时借贷于民”,“战时资为军粮” ,并提倡人们多食杂粮及寒食,节省做饭时间;奖励人民多藏军械,“一旦有事,皆国 家之用也”(注:第一次《致光华大学行政会书》刊于《光华大学周刊》第一卷五、六 期上,第二次未刊出。1928年两信合刊于《小雅》杂志,取名为《一个足兵足食的计划 》,编者在前言中讲,其原理“各地方、各团体,皆可师其意而行之”,“书中计划, 眼光远大而切近易行,无锡钱君宾四,叹为西京贾、晁之论,良非过誉”(张耕华:《 史学大师吕思勉》,第75页)。)。
        (二)“吃饭的革命”。先生认为,中国人花在饮食方面的时间和精力,实在是太多了 ,很有改革的必要。他主张多办公共食堂,多吃寒食和杂粮,这样就可以使妇女从繁重 的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也更符合现代社会的经济状况和生活节奏。这种思想,后来愈 发成熟。1936年,光华大学计划添建一新食堂,吕思勉先生便在校务会议上提议,新建 食堂应与公厨改革一起推行,他在校务会议上做了演讲,并写成《吃饭的革命》一文, 详细地介绍了公厨改革的原则,并对公厨的规模、人员安排、财务开支、卫生标准等, 做了具体的设计。他还希望这种改革由学校开始,渐次普及社会。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