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著作 >

《历史》:古典:西方:希罗多德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西方史学史》 参加讨论

希罗多德的毕生之作《历史》,因以记述希波战争为中心,故亦称《希腊波斯战争史》。其实这是后人加的名字,此书原来并无书名。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本子被分成9卷,这个分法显然不是出于作者原意,而是后来亚历山大里亚的注释家们所为。他们把每卷都冠以缪斯女神的名字,因此这部书有时也称作《缪斯书》。
    全书9卷虽以希波战争为主题,但却组合了许多独立的传说故事。每卷大致有一个相对独立的主题:第1卷记波斯国王居鲁士统一本邦,征服小亚细亚,以及对外征战的情况;第2卷几乎是一部可以独立成篇的“埃及志”;第3卷记波斯宫廷政变及大流士登位;第4卷记黑海沿岸民族趣事及波斯王的武力征战;第5卷记爱奥尼亚人起义,反对波斯帝国的情况;第6卷记波斯国王大流士入侵希腊及著名的马拉松战役;第7卷记波斯国王薛西斯入侵希腊及德摩比利(温泉关)之战;第8卷记雅典海军在萨拉米海战中大捷的情况;第9卷记普拉提耶和米卡尔海角之战,一直写到公元前478年希腊人占领位于色雷斯的塞斯托斯城为止。
    从内容上看,《历史》一书大体可分成两大部分。从开篇至第5卷第28节为第一部分,主要叙述了吕底亚、米底、巴比伦、埃及、波斯、西徐亚等地区|14西方史学史的情况,凡作者当时所知道的“异邦人”之世界,记述殆遍,并述及希波战争爆发的原因。从第5卷第29节开始至第9卷为第二部分,集中记述了希波战争的经过,从爱奥尼亚城邦起义,战幕渐启,随作者笔端,以时间顺序详记希波战争中历次主要战役之经过,至公元前478年希腊人胜利结尾。关于此书是否写完,近代史家意见不一。一种意见认为希罗多德写至普拉提耶戛然而止,一场伟大的民族自卫战争已告结束,文章已做得完美无缺;另一种意见认为,《历史》实在没有一个像样的结束,据称这是由于作者遽然而逝,故未能写完全书。
    《历史》一书内容丰富,作者以非常生动的笔法记载了西亚、北非以及希腊地区的地理环境、民族分布、经济生活、政治制度、历史往事、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名胜古迹等等,为我们展示了古代世界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民族的生动图景,俨如一部小型的“百科全书”。希罗多德以《历史》一书的写作实践,实际上在西方史学上开创了一种编史传统。综观西方史学发展史,从古代开始,就逐渐形成了三种史学传统:即以希罗多德的《历史》开创的社会文化史传统,其特点为宽宏丰赡,广采博收,他的《历史》也是西方史学上最早的一部社会文化史;以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奠定的政治军事史传统,内容集中于一为其主要特征;以圣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亦译作《上帝国》)确立的神学传统,记神事,载圣迹,上帝主宰着人间的一切。但是,后来西方史学的发展三者并未成鼎足之势,而主要是政治军事史这一传统的一枝独秀。从奥古斯丁至17世纪法国主教博絮埃撰《世界史论》,基督教的神学传统也曾企图霸占史坛。直到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领袖伏尔泰撰《路易十四时代》,才突破了这种占统治地位的政治军事史传统,同时也对神学史观进行了猛烈的冲击,遂使希罗多德开创的社会文化史传统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希罗多德在《历史》中采用的历史叙述体的形式,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新的历史编纂体例。古代世界各国的史书,大体采用以下三种体例:以年代为中心的历史编年体,以人物为中心的历史传记体,以事件为中心的历史叙述体。在古希腊,编年体出现较早,公元前6世纪或再早些的年代里,古希腊一些城邦就出现了充满神话色彩的城市编年史。而历史叙述体最为发达。所谓历史叙述体是以某一历史事件为中心,记事前后连贯,叙事翔实生动,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与我国古代史书中的记事本末体相类似。希罗多德的《历史》,便是以希波战争为主题,把大量的材料组合在一起,纳入一个大体完整的体例之中,构成了一部记述希腊人和异邦人的历史业绩,并把历史真实性与艺术性结合起来的鸿篇巨著,为后世的历史叙述体奠定了基础。当然,希罗多德写作时的历史叙述体尚属草创阶段。综览《历史》全书,人们不难发觉,该书前半部分糅合了大量的民间传说和趣闻逸事,似游离于主题之外,至后半部则显得集中与严谨,更能切合全书之主旨,两部分为什么有这样的差异?我们认为,希罗多德的《历史》的写作并不是一气呵成的,最初,他未必有拟写一部完整的希波战争史的想法。早年,他自己也是一位“史话家”,对所见所闻具有无穷的好奇心,于是,随旅途所见陆续撰写了若干国家和地区的旅行记。从文学角度看,也可称得上是些杰出的游记,它的布局大体相似:始述某国的自然概况和地理位置,继谈它的居民、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再记这个地区的名胜古迹,最后讲这个国家的政治历史。这些篇章大都可以独立成篇。后来,希罗多德到达雅典之时,正值希波战争结束后的两年,作者一方面为那时日益高涨的雅典文化的热潮所鼓舞,另一方面,又切身感受到希腊一方的胜利给整个希腊世界(尤其是雅典)所带来的巨大变化,加上当时友人的大力支持,于是他才决心写一部完整的希波战争史,为的是要“保存人类的功业,使之不致由于年深日久而被人们遗忘”。
    作者成功地写下了希腊与波斯之间战争的历史,然后他又回过头来,把自己的旧作(即第一部分)加以修订,增补、润饰,在行文中不时插入一些说明,作些解释,力图使读者随时不忘全书之主题。他以为这样就可以使全书首尾一贯,融为一体,组成一部希腊人与异邦人冲突的历史著作。殊不知,纵然希罗多德有巧夺天工的本领,也不能使这不相和谐的两部分合成为天衣无缝的作品。这一点正好告诉人们,希罗多德也有一个从“史话家”向历史学家转变的过程。
    希罗多德《历史》取材广泛,史料充实。归纳起来,它的史料主要来自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作者充分利用了当时他所能看到的各种资料,诸如谱系、神话、史诗、碑铭以及前辈作家的著作。这里,特别要述及到荷马史诗及前人作品对他的影响。记述希腊史迹的荷马史诗对希罗多德的《历史》发生过深刻的影响,他在书中表现气象万千的场景时,就仿照了荷马史诗的风格。他的《历史》曾被后人称作是散文写成的史诗,可见他受荷马史诗影响之深。希罗多德还读过不少前人记叙希波战争的作品,只是后来失传了,我们还难以说明希罗多德究竟从他们的作品中借鉴了多少。不过,希罗多德大量引用前辈作家赫克泰阿斯书中的材料,这却是没有疑义的。此外,档案文献、演说词、“贤者名言”以及宗教文献等等,都是《历史》一书素材的来源。第二,亲身采访和实地调查所得的材料,这是希罗多德的《历史》更为重要的史料来源。在古希腊语中,“历史”一词一般指通过调查考察后而获得的成果。在古希腊用文字记载史实是较晚的,希罗多德手边并无一般现代史家写书时所拥有的浩繁的文献资料,因此对他来说,要编纂这样大部头的《历史》,不得不依靠自己亲身采访和实地调查。他采访所得的材料中,以口述资料为主。随着广泛的旅行,他和各色各样的人接触,上至国王大臣,下至平民百姓。从他们的口中,他获知许多人类过去的故事,其中尤以第2卷与第4卷关于埃及和西徐亚等记载最为详尽,是《历史》中口述资料用得最多的地方。其实口头流传的资料大多是古希腊史家觅取资料的主要来源。广泛的游历更给了作者以亲自考古的机会,他书中大量记载着亲眼目睹过的遗迹,包括古代神庙、工程建筑以及碑铭等,这些都增添了叙述的可靠性。必须指出,在采访中,他常常注意区分下列两种不同的材料:一种是道听途说,一种是经过他亲身调查的材料。希罗多德注重“亲自观察,判断和探索”,他认为,只有这样,材料的可靠性才会更大些。为此,在许多情况下,他总是有意离开既定的路线,特地去某个地方探访,以便获知更确凿的材料。例如,他为了核实一下埃及祭司所讲的历史掌故的真伪,曾特去黑里欧波里斯访问;为了考察腓尼基一座神殿的详情,他专程奔赴推罗,特地在那儿作了一次海上旅行;为了打听一种名叫带翼的蛇的奇闻,他甘冒酷热,毅然踏上了阿拉伯的国土等等。就这样,他跋山涉水,不辞辛劳,在实地调查与采访的过程中,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从某种意义上说,《历史》一书是希罗多德身临其境、实地探访的丰硕成果。他这种探究的精神,为不少希腊罗马史家所效法,并为日后许多严肃的西方史家所继承。
    希罗多德在《历史》一书中,已能初步运用历史批判方法,与前人相比,显示了史学的进步。他对史料的鉴别和批判,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开门见山,直陈己见。对某些传说,希罗多德常常公开指出“我是不能相信这个说法的”②,或者公开表明“人们虽然如此说,但我是不相信这个说法的”③。如传闻涅乌里司人每年都要有一次变成一只狼,若干天后,又恢复原形。希罗多德闻之则公开指出这个说法是不可信的。又如当时有一个颇为流行的说法,说波斯大王薛西斯乘船归国,海上遇到狂风暴雨,全船人危在旦夕,此时掌舵的腓尼基人说唯一得救的办法是把一部分人投到大海里去。薛西斯这时要波斯人表示对他的爱戴,于是有许多波斯显贵纷纷投海自尽,以表示对国王的忠心。后来船到码头,波斯大王下令赏赐舵手一顶金冠,因为是他救了国王的身家性命;但由于他使许多波斯人丧生,因而又下令将他斩首。对此,希罗多德说,在这样紧急的关头,国王只会叫波斯人下到船舱,并把那些相等数量的腓尼基人桨手投入海里,而不会与之相反。
    对一条史料的真伪不能确定时,他的态度是不盲从,不武断,而是引用诸说,承认有所不知,让其存疑。他常说“这可能是真的”,或者说“我不知道是不是真有其事”。书中这样的“声明”,俯拾皆是,显示了作者对读者的负责精神,说明他是一位态度严肃的学者。
    对史料采取“客观主义”的态度,把一切在他看来重要的事情都作为历史的材料记载下来。他公开声称:“我的职责是把我所听到的一切记录下来,虽然我并没有任何义务来相信每一件事情。”又说:“我的规则是我不管人们告诉我什么,我都把它记录下来。”当然,作者未必能严格恪守这个“职责”或“规则”,而他的这种“有闻必录”的做法,常失之于轻信,使其书不无谬误之处。但他的批判能力还是超出了同时代的作家。
    希罗多德的《历史》还颇具文学价值。在西方文化史上,希罗多德不仅是个伟大的历史学家,同时也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他长于叙事,其《历史》常常被认为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著名的散文作品。因此,他也有“散文学之父”的称号。《历史》的结构引人入胜,富有魅力,它的布局通常是:先有一个总的故事,然后一个接一个,包罗万象又互相连贯,从而深深地吸引读者。《历史》写人物富有个性,书中人物,有国王、大臣、政治家、祭司、学者、士兵、行商、译员等各类人,但大多性格鲜明,栩栩如生。如书中先后出现四位波斯国王,三位斯巴达国王,若干个雅典政治家与军事统帅,都各具个性,互有特征。如作者在第1卷第29节至33节,描述了希腊政治家梭伦与吕底亚王克洛索斯相见及对话的情景,在他笔下,鼠目寸光的吕底亚王克洛索斯和聪颖贤达的梭伦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令人难忘。
    《历史》的语言也是丰富多彩的,书中的词汇丰富,文笔华美,行文流畅可诵而又有韵致。它有像荷马史诗那样气势不凡、色彩绚丽的风格;也使用娓娓动听的民间故事的语言;在描写可歌可泣的悲壮情景时,运用了阿提卡的悲剧词汇;在诉说各种意见争辩时,采用了修辞学的手法。从希罗多德撰写《历史》开始,希腊人第一次学到了写作真正历史的艺术。在西方史学史中,《历史》这部巨著成了后世把历史真实性与文学艺术性相结合的最早的一个范例。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