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即学校的历史,校史编研顾名思义就是对学校的历史进行编写和研究。这项工作在改革开放以后得到了许多学校的重视,尤其是高等学校普遍设立有“校史编辑室”, 经过近20年的发展,如今全国编研队伍已过千人,出版了大量的编研成果,丰富了中国 史的研究内容,形成当代史研究的一个新领域。 一、校史编研是一项新兴的史学研究 1.校史编研是一件新生事物 校史研究的对象是学校,换言之没有学校的历史就没有校史研究,而我国的近代学校 教育是从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出现的。1840年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战败,帝国主义列强逼 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国人开始探求拒敌强国之方 略,有识之士提出“师夷之长计以制夷”。清政府中的洋务派主张学习外国的“船坚炮 利”,学习外国的工业贸易,同时引进西学,兴办新式学校。1860年,恭亲王奕在给清帝的奏折中说:“查外国交涉事件,必先识其性情;今语言不通,文字难辩 ,一切隔膜,安望其能妥协。”[1]1862年奕又上奏开办外国语学校。是年, 经清政府批准在北京开设京师同文馆,培养外语翻译人才。京师同文馆的开办标志着我 国近代学校教育的开始。[1]而我国的高等教育则是中日甲午战争之后诞生的。1894年 中日甲午战争,清政府再次战败。这次失败不是输给西方列强,而是输给同是东方国家 的近邻--日本。面对一个泱泱大国败在弹丸之地的日本枪炮之下的惨痛教训,大清帝 国朝野震惊,国民激愤。举国上下无不在总结失败原因,积极寻求图强救国之路。维新 派提出改制、民主维新,认为中国衰弱的根本原因在于教育不良、学术落后,救亡之道 应从改良教育入手。1895年10月2日,经清朝光绪皇帝批准“北洋大学堂”在天津成立 ,这是中国高等教育的肇始。[2]中国近代的学校教育,尤其是高等学校教育的发展, 至今不过百余年的时间,其历史较短。加之从中国近代学校教育出现到“文化大革命” 以前的这段时间里,中国处于社会大动荡时期,学校更是动荡频繁。史学研究需要时间 的积累和史实的沉淀,因此,从时间和空间上造成了校史是一块新生的、未被开垦的处 女地。过去一些院校也曾经编写过一些学校介绍之类的宣传材料,一些个人曾发表过为 数不多的有关介绍学校的文章,但是都没有将学校的历史编写与研究作为专门的史学研 究,没有专门的研究人员和专门的研究机构,更没有设立校史研究的学科和开设校史课 程,校史研究基本上是一处空白。校史的编写与研究是改革开放以后近20年才出现的新 事物。1984年,国家高等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所有“文化大革命”以前建立的高等院 校着手组织力量编写校史,于是,建校时间较长的高校纷纷成立了校史编辑室,组织人 员开展校史的编写与研究工作。1988年,举办了第一届中国高等学校校史研讨会,成立 了全国高校校史编研的学术团体“全国高等学校校史研究会”。与此同时,在国家的组 织下,各省市新地方志的编纂工作也掀起了热潮。各省市在编纂地方志、教育志的同时 ,向所在地的高校下达了编纂高校史志的任务。这时,省市党史工作部门又下达了编写 高校党史、组织史的任务。从此,全国高等学校编史修志工作普遍开展起来。随着各省 市地方志的编写,校史编纂又涉及部分中学和一些历史悠久、知名度较高的小学,由此 校史编研涉及整个教育系统的各级学校。许多学校成立了固定的编研机构,有稳定的编 研队伍,成为一项长期的研究任务。 2.校史编研是一个新兴的史学研究领域 校史编研是一个新的史学研究领域,不仅是指这项工作开展的时间短,同时也是指其 研究环境与条件、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新。 首先是校史研究的研究环境与条件新。校史研究是应运而生,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的环 境和条件下、尤其是学校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旧中国战乱不断、民不聊生,学 校教育始终处于动荡的社会环境中,虽然一些学校办学有传统、有特色,但是学校教育 尚且举步维艰,校史研究更无法开展。建国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 高潮的掀起,学校教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学校数量和规模大大增加,教育质量和水平 得到了大大的提高。但是,学校也是受政治运动冲击最频繁的领域。“文化大革命”时 期学校成为重灾区,正常的教学秩序都无法维持,校史研究更无从谈起。“文化大革命 ”结束后,学校恢复了正常的教育秩序。改革开放以后,在国家和社会的重视下,学校 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尤其是中共中央提出“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后,学校教育进入 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教育活动空前活跃,教育内容空前丰富,教育成果空前丰硕。 盛世修史,正是国家的安定进步和持续发展为校史研究提供了成长的土壤和机会,提供 了丰富的研究内容,为校史研究的兴起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优越的条件。 其次是研究对象新。学校教育在我国是近代社会的产物,其高速发展期是在改革开放 以后的这20年。在当代中国,学校已经成为社会结构中最活跃、最具创新精神和创新能 力的部分。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发表标志着中国教育跨入 了一个新的时期。《决定》提出:“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 文化的重大任务。”“重点学科比较集中的学校,将自然形成既是教育中心,又是科学 研究中心。”[3]在邓小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思想指导下 ,学校教育走在了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改革前列。党的十四大提出了“科教兴国 ”的发展战略,将教育摆在了优先发展和重中之重的位置,学校教育进入了蓬勃的发展 期。1999年教育部颁布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建设世界一流水平的 大学,培养跨世纪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和世界领先水平的科研成果,这是跨世纪中国教育 改革和发展的蓝图。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国家和全社会对教育的高度重视与支持,中共 中央不断适时的提出教育发展的方针政策,促进教育不断与时俱进,尤其是作为教育事 业核心和骨干力量的学校教育,更是得到长足的发展。学校教育这种日新月异的发展变 化,为校史编研提供了全新的对象。 再次是研究内容新。新的世纪是科学文化高度发展的世纪,站在发展前沿的是教育, 尤其是高等教育。高等学校是先进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的汇集地,又是面向社会发展 的辐射源。高等学校不仅是教书育人的场所,而且是高新技术的产生地、是新产品的研 发地。不仅具有教育功能、文化功能,而且具有经济功能和管理功能,其自身是一个集 众多功能为一体的“小社会”,是社会结构中最为先进的部分。同时,高等学校又用自 身的优势与社会结合,联系和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学校教育的活动内容丰富多彩,这些 鲜活而又丰富的实践成果,为校史的编写与研究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内容。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