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流派 >

校史编研:当代史研究的一个新领域(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当代中国史研究》 王杰 参加讨论

二、校史编研是一项与科教兴国紧密相连的史学研究
    校史编研在落实“三个代表”的思想和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中,日益发挥着存史 、资政、育人、凝聚、交流等作用。
    1.借鉴历史,指导现行
    邓小平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大学是我国发 展高科技和培养高技术人才的重要基地。校史中科技发展和人才培养是其编研的主要内 容。解放初期,大学以教学为主,少有科研;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以后,大学增加了应 用性研究,随后在一些重点大学中科研工作不断加强;改革开放以后,大学科研进入了 一个空前未有的大发展时期,如今大学中的科研已经成为国家科研的一支重要的骨干力 量。校史中关于学校科研发展史的研究,为今后大学科研乃至国家科研事业的发展提供 了借鉴。再如,人才培养。解放以前,以学习西方教育经验为主,实行人才的宽泛培养 ,提倡知识传授的广博。建国初期,学习苏联教育经验按照专业培养人才,提倡知识传 授的专一;改革开放以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提倡本科培养在“专”基础上 的“博”,研究生培养在“博”基础上的“精”,形成了高等教育多层次的培养结构。 校史中关于人才培养史的研究,对于增强我国人才培养的国际竞争力,无疑是十分宝贵 的经验。从宏观上看解放前我国高等教育重文轻理,大学里科系设置的数量是文科多于 理工科,培养学生的数量也是文科多于理工科,这与当时我国民族工业不发达、经济落 后、国力贫弱相一致。建国以后,根据国家建设的需要,大力发展理工、农、医类学校 ,形成了大批专门类学校。改革开放以后,面对信息时代的来临,大学又开始合并专门 类学校,向综合类学校发展。建国后我国高校学科建设有经验也有教训,校史中关于高 校学科结构的研究,对于21世纪我国高校的学科建设与布局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总之 ,校史研究对于今后学校教育的发展,乃至“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有着积极的现实意 义。因为,我国的特点是:国家是方针、政策的决策者,学校则是具体的实施者。高等 学校的实施过程,是一个社会实践过程,是对于国家方针、政策的检验和落实。国家则 必须通过这种检验来验证和调整使其不断完善。学校的实践过程形成了学校的历史,而 具体研究学校在办学实践中的经验教训与得失,则是校史编研工作的主要任务。
    2.贡献社会,互动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与社会各方面的关系越来越紧密。解放前的大学相对封闭,主 要是培养人才,与社会交流甚少。解放后曾一度强调大学师生要下厂下乡与工农相结合 ,但重点是为了通过与工农结合改造教师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素质。改革开放以后,进 行现代化建设,社会需要知识、科技和人才。大学凭借在这些方面的优势,开始和社会 的全方位的结合。它与政治、经济、文化乃至自然环境等方方面面发生着互动和影响。 大学对于社会的作用与贡献越来越大。研究大学与社会的关系,反映一所大学在所在地 的作用、影响、优势和潜能,也是校史编研的内容之一。它为社会提供了认识大学的工 具,提供了打开大学之门的钥匙。因此,校史编研不仅是学校内部的需要,也是社会的 需要,是整个时代发展的需要。
    3.弘扬校风,优育人才
    学校的中心任务之一是教书育人,而育人也是校史编研的任务,更是校史的功能。一 所学校的校风、教风和学风,是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总结这一办学的宝贵 财富,弘扬优良的校风、学风,对于今天的教书育人有着重要的作用。如天津南开中学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爱国、乐群、敬业、科学、创新”的南开精神和“允公 允能,日新又新”的校训,培养出的杰出人才如群星灿烂。如新中国的两代总理周恩来 、温家宝。著名校友有:邹家华、林枫、吴阶平、范文澜、梅贻琦、曹禺、老舍、周汝 昌、杨石先、王大中等几十人。编写南开中学校史用以教育学生,无疑是最生动的教材 。现在有些学校将校史列入了学生的选修课,有的作为新生入校后校长为学生上的第一 课。校史在教书育人中发挥着其他教育形式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三、校史编研是一项有着发展前途的新课题
    虽然校史编研已经开展了20年的时间,但是作为史学研究仅仅是一个开始。
    其一,校史研究工作本身有待于进一步发展。校史作为一个独立的史学门类,有待于 专业化、系统化,有待于产生更多的成果,校史也将随着学校的办学实践的发展而不断 发展。目前校史研究正在向纵横两个方面发展,纵向看,校史研究的内容更加细化,学 校管理史、学校教育思想史、学校学科结构史、学校留学史、学校研究生培养史等研究 ,校史研究正走向深入。横向看,校史研究的功能正在扩展,许多学校建立了“校史展 览馆”,成为学校对外展示的窗口,开设校史选修课,发挥校史的教育功能,甚至将校 史列入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和学校参谋决策的重要部门,与现实工作紧密结合。
    其二,校史编研更有待于走出校门,成为中国史学界乃至社会关注和参与研究的课题 。同时校史编研的大量成果,可供其他史学研究参考。如编写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等书时 ,编写的起点时间为1949年10月1日,忽略了建国以前相当一段时间进行的大量的筹备 建国的史实。而从京津冀陕及东北高校校史中,可以了解到更多有关1949年以前我党组 织大量的建国筹备工作的史料。这些校史内容对于今后建国史的修订无疑是很好的补充 。再如,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践,高校成为了国家的科研主力军之一,高等学校 的科研史,无疑是中华民族科研史的重要内容。校史可供其他史学研究借鉴的例子不胜 枚举。
    其三,我国的校史研究要与国际接轨,与国际上先进学校的校史研究同步和共同发展 。我国的历史比西方悠久,但是近代学校教育的历史却比欧美国家短。同样,校史研究 开展的也比欧美院校晚。“美国的院校研究起源于校史研究”[4],产生于19世纪末, 在20世纪初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逐渐传到世界其他国家,现在已成为 一个国际性的现象。20世纪上半叶是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时期,从精英教育进入大 众化教育,高等学校规模不断扩大,高等教育开始从社会边缘走向中心,高等学校投资 渠道多样化等等。[5]面对这一发展,美国的校史研究开始从研究历史为重点转向研究 现实为重点,并在学校管理中发挥了参谋作用。美国的这一做法很快为国际上先进大学 所效法。我国的高等教育经过改革开放后几十年的发展,同样进入了一个重要的发展时 期,许多发展情况与世界上先进国家的高等院校的发展情况相类似。而我国高校的校史 研究也面临着从研究历史为重点转向研究现实为重点,研究当代学校教育的发展史为重 点。因此,建立具有中国特色,并且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我国学校的校史研究,任务十 分艰巨。困难与机遇并存,在迎接挑战中发展,校史编研必将会有更大作为,也必将对 当代史研究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炳照等:《简明中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86页。
    [2]张凤来等:《北洋大学--天津大学校史》第1卷,天津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 1~23页。
    [3]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第2285~2289 页。
    [4]蔡国春:《美国院校研究的起源、发展及影响》,《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第24卷 ,第47页。
    [5]赵炬明:《现代大学与院校研究》,《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第24卷,第40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