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古是以农民为主体的国家,农民在人口中一直占着很大的比例,不管是哪个阶级在国家中居于统治的地位,农民的向背都是国家兴衰的决定力量。但是历史学界除了对农民的革命斗争史、小农经济有较多的研究外,对农民史的其它问题却很少研究,因而农民史成为史学园地中的一大空白。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首先要研究和了解中国的国情。对国情没有深入的研究,就很难找到它的特色。要了解中国国情就要研究农民问题,如果对农民史缺乏深入的研究,中国历史上的一些重要问题,比如封建专制主义的统治、周期性的动乱、资本主义萌芽等就无法揭示其本质和规律;同样,如果不了解历史上的农民状况,也很难解决好现实的农民问题。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农村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就是建立在充分认识农民对土地这一长期历史要求基础上的。如果不解决农民对土地的要求,中国的革命和建设都不会取得成果。 从中国农民史看,农民进入商品经济,主要是进入商品生产而不是商品流通的领域。由于部分农民进入商品流通领域后,会给农村的生产结构造成破坏,所以历代统治者都对农民离乡经商持反对的态度。明清时期在江南一些地区商品经济有比较大的发展,出现了一批进行商品生产的市、镇,如江苏常熟的支塘市、沙头市、福山镇、梅李镇、吴江的黎里镇、平望镇、同里镇、江南市、新杭市、震泽镇、黄漯市、盛泽镇;浙江嘉兴的濮院镇、新城镇,湖州归安的双林、菱湖、琏市,乌程的乌镇、南浔等。这些市镇上的商品生产者都是农民和手工业者,他们的产品主要是由商人来收购,这些商人大多数不是由农民转化的,所以生产的结构比较稳定。而西汉初期商品生产也有一定的发展,有一批从事商品生产的农民进入了流通领域,成为专业的商人,结果造成汉武帝时农业生产结构的不稳定,封建统治者不得不采取极端的打击商人的措施,把进入流通领域的农民逼回农村后,生产结构才得以稳定下来。根据对中国农民史的认识,大力提倡农民进行商品生产是对的,但同时也鼓励农民进入流通领域,往往会影响农业生产结构的稳定性,并不一定妥当。搞活流通应当由专业的商人来进行,才能不但不影响农业生产结构的稳定,反而会促进农村商品生产的正常发展。 从中国农民史看,农民进行商品生产才能发家致富。在他们发家致富后,资金的主要走向是购买土地,其次是修建住宅、庙宇和祠堂,还进行文化教育和公共福利事业建设,很少将资金用在改善生产条件和环境上。现在土地退出了商品领域,所以农民致富后首先的投资是盖新房,然后就将剩余的资金投在修神庙和祠堂、坟墓等封建迷信的建设上。从中国农民史看,要制止这种封建迷信的投资是很难的,但却可以将这方面的一部分投资,诱导转移到地方的文化教育事业上,因为农民也有这方面的传统。如果根据农民的这一传统的资金走向,引导得力的话,富裕起来的农村的文化教育事业发展,有可能赶上甚至超过城市,成为推动中国文化教育事业大发展的基地。 对中国农民史的深入研究,不但是解开很多历史之谜的关键,而且对于了解中国的国情,更深入地推进中国农村和城市的改革,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过去一些重点研究农民战争史的历史学家,现在开始转向研究中国农民史,以便从更广阔的视角研究农民的问题,这是一个很好的起点。相信随着他们研究的深入。中国历史科学中的一门专史,即中国农民史的研究和建立,将会把对中国农民问题的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