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人物 >

论于谦(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故宫博物院院刊》 阎崇年 参加讨论

于谦之为官、为人,恤民公廉,品行高洁:“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注: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第1页,中华书局,1981年,北京。)。正如元好问在《薛明府去思口号》中所说:“能吏寻常见,公廉第一难。”于谦之所以能居官公廉,是缘于他“不辞辛苦出山林”,走出书斋,踏上仕途,便立下《咏煤炭》中的官箴偈言:“但愿苍生俱饱暖”。他一生清素,廉洁方正,“食不重味,衣不重裘,乡庐数椽,仅蔽风雨,薄田数亩,才供饘粥”(注:张瀚:《松窗梦语》卷七,第129至130页,中华书局校点本,1985年。)。籍没之时,家无余赀。他步入仕途,众醉独醒,官场生涯,险象环生。廿年官宦,洁不同污,烈火焚烧,视若等闲。一个做官人,不经烈火焚烧其身,不能成为公廉清官。
    古今中外,英烈雄杰,不经过烈火焚烧,不经受三灾八难,不能战胜群魔,也就不能成佛。
    于谦成为清官,百姓景仰,建祠祀之,标明他将承担大任,生命升华到一种新的境界。
    
    于谦同许多英雄杰烈一样,在其登上历史舞台之巅前,都要经过一番艰苦淬炼,方能锋利坚刚,淬砺成为人杰。于谦官尚书,彻悟--“粉身碎骨全不怕”,是于谦生命历程的第三种境界。
    于谦临大事,决大议,毅然果断,莫可夺志。他生命中的最大烤炼是遇上“两变”--“土木之变”和“夺门之变”(后节论述)。蒙古瓦剌部首领也先(额森)崛兴,其权力所控,西迄阿尔泰山,东达鸭绿江边,成为全蒙古的大汗。也先骄横,屡犯塞北。正统十四年(1449年)八月,他率骑大举南犯,兵至大同。瓦剌兵所过之处,剽掠人畜,“草房焚烧,人迹萧疏,十室九空”(注:于谦:《兵部为备边保民事疏》,《忠肃集》卷一,第15叶,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台北。)。时明朝已走过洪武、永乐、洪熙、宣德的兴盛期。但明英宗年轻气盛,在有着“父亲、母亲、老师、朋友、保姆”五重身份的太监王振怂恿下,不察敌情,毫无准备,率50万大军,御架亲征。师至土木,全军覆没(注:陈学霖教授《李贤与“土木之变”史料》考证:“李贤以御史扈从,在大军起行不数日,已察觉形势不利,大难临头,曾与三数同僚谋议,雇用一武士捽杀主谋宦官王振,然后班师回朝。此计虽未实现,但深具意义,对整个事件极为重要,宜为史官大书于篇。不过,近人对此事的认识却为夏燮《明通鉴》贻误,因为夏氏误书其主谋为吏部尚书曹鼐,张冠李戴,湮没李贤的功劳,影响后人视听。”上文揭载于《明代人物与传说》,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7年,香港。)。明英宗被俘,王振等皆死,“官军人等死伤者数十万”(注:《明英宗实录》卷一八一,正统十四年八月壬戌,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1962年,台北。)。败兵裸袒,争竞奔逸,“相蹈藉死,蔽野塞川”(注: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三二,第474 页,中华书局标点本,1977年。)。这在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朝鲜李朝世宗李裪也认为:“中国之变,千古所无”(注:《李朝世宗实录》卷一二六,三十一年十月乙丑,黎明社印,1960年,东京。)。败报传京,举朝大震。留守京师的兵部侍郎于谦,面临社稷兴亡、民族盛衰之际,显出大智大勇、英雄壮色。于谦在历史转折关头,“得失纷纷随梦蝶,公私扰扰付蛙鸣”(注:于谦:《连日灯花鹊噪漫成》,《忠肃集》卷十一,叶四四,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台北。),不计得失,不顾安危,大义凛然,勇担重任,内总机宜,外修兵政,“保固京师,奠安社稷”(注:陆容:《菽园杂记》卷四,第45页,中华书局,1985年。)。
    第一,斥迁都,惩阉奴。英宗被俘,国中无主,君出虏入,朝野惶惧。在廷议战守之策时,“群臣聚哭于朝”,人心惶惶,明祚危危。侍讲徐珵言:“天命已去,惟南迁可以纾难”(注:《明史·徐有贞传》卷一七一,第4561页,中华书局校点本,1974年,北京。)。于谦恸哭(注:郑晓:《吾学编》卷六九,第3叶,明万历二十七年刻本, 北京图书馆善本部藏。)斥曰:“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势去矣,独不见宋南迁乎”(注:《明史·于谦传》卷一七0,第4545页,中华书局校点本,1974年,北京。)!众是其言,守议乃定。在朝堂之上,廷臣议请族诛王振,振党马顺抗辩,相互击打,朝班大乱。王疑惧,欲避退,大臣亦多敛避。时“谦坚立不动,掖王且留,请降旨宣谕顺罪应死”(注:《嘉靖浙江通志》卷四六,叶二八,明嘉靖年间刻本,北京图书馆善本部藏。)!于是,王宣谕曰:“顺等罪当死!”众官激情渐稳定(注:《明英宗实录》卷一八一,正统十四年八月戊辰,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1962年,台北。),于谦袍袖,为之尽裂。以上两事,见其胆识,时于谦仅为贰卿。明大学士叶向高评论道:“当其时,举朝仓皇,莫知为计。至倡南迁之议,而忠肃公以一贰卿,奋然当祸变之冲,独任天下之重,力排邪说,尊主重皇”(注:叶向高:《于忠肃公集·序》,《于忠肃公集》卷首,明万历年间刻本,收入武林往哲遗著丛书,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国体弥尊,辰枢再奠。
    第二,立新君,主战守。英宗被俘,社稷危难。“上北狩,廷臣间主和,谦辄曰:‘社稷为重,君为轻’”(注: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二二,第458页,中华书局标点本,1977年,北京。)。于谦等拥立郕王即位,是为景泰帝。于谦为兵部尚书(注:李贽:《太傅于忠肃公》,《续藏书·经济名臣》,卷十五,第307页,中华书局,1959年。),主持京师防守大计。他精心备战:分派官将,严守九门;缮备器械,简兵补卒;支出仓粮,坚壁清野(注: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六载:“己巳之变,议者请烧通州仓以绝虏望。于肃愍曰:国之命脉,民之膏脂,顾不惜耶!传示城中有力者恣取之。数日粟尽入城矣。”)。他提督各营军马,列阵九门外,抵挡瓦剌也先来兵。他移檄切责主和者,由是“人人主战守,无敢言讲和者”(注:《明史·于谦传》卷一七0,第4547页,中华书局校点本,1974年。)。他申约束、严军令:“临阵,将不顾军先退者,斩其将;军不顾将先退者,后队斩前队”(注:《明史·于谦传》卷一七0,第4546页,中华书局校点本,1974年。)。军纪为之肃然,军威为之大振。
    第三,督军民,卫京师。十月,也先率军,拥载英宗,兵临北京城下。于谦“躬擐甲胄,率先士卒,以死自誓,泣谕三军”(注:《万历杭州府志》卷七七,叶二,明万历七年刻本,北京图书馆善本部藏。)。官兵皆受感奋,勇气百倍,矢志“捐躯效死,以报国恩”(注:于谦:《兵部为边务事疏》,《忠肃集》,卷二,叶三一,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台北。)。于谦提督各营军马,镇于九门,奋力御守。明军在德胜门、西直门、彰义门先后分别击败瓦剌军。也先弟孛罗和平章卯那孩中炮死。也先又移军京师北土城,“居民皆升屋,以砖瓦掷之”(注:《明英宗实录》卷一八四,正统十四年十月辛酉,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1962年,台北。),号呼击寇,哗声动天。军民合力,奋勇打拚,激战数日,击退瓦剌,取得保卫京师的胜利。景泰元年(1450年)春夏间,败瓦剌军于万全,并加强了居庸、大同、宣府的御守。也先兵攻不胜,用间不逞,始有送还英宗之意。
    第四,迎英宗,设京营。是否迎回英宗,于谦处境两难:朝臣意见不一,景泰帝亦不悦。于谦从大局着眼,劝景泰帝奉迎太上皇。景泰帝勉强言曰:“从汝,从汝”(注:朱国祯:《涌幢小品》卷二0,第5页,上海进步书局,1936年。)!《明史》本传载:上皇归,“谦力也!”这是对当时舆论界认为于谦反对迎归英宗的辩驳。朱祁镇回京,被安置于南宫(注: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英宗“先以正统十四年八月十五日壬戌车驾北狩,至次年八月十五日丙戌还京。凡蒙尘恰一年,不差一日。自是居南宫者七年,以天顺元年正月十七日壬午复辟登极,至天顺八年正月十七日己巳晏驾,前后不差一日。”见同书第1卷,第21页,中华书局,1959年。)。“一时君臣自信,旧君决无反正之理”,但是,“嫌积衅开,恨深仇巨”(注:周复俊:《泾川诗文集》卷六,叶五六,明万历二十年刻本,北京图书馆善本部藏。),易位之变,埋下祸根。于谦为加强皇都卫戍,改革京营旧体制,设立团营之制。先是,永乐帝迁都北京后,逐渐健全京军三大营,即五军营(肄营阵)、三千营(肄巡哨)、神机营(肄火器)。但土木之败,京军败没几尽。于谦认为传统军制弊病在于:三大营各为教令,不相统一,临期各地调拨,兵将互不相识。这种军队,不能适应新形势御敌之需。他整顿军伍,严肃军纪(注:于谦:《兵部为整点军伍疏》、《兵部为禁约操军疏》,《忠肃集》卷五,叶四一,卷六,叶一一,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台北。),加强卫戍,奏设京营。于谦奏请:“于诸营选胜兵十万,分十营团练”(注:《明史·兵志一》卷八九,第2177页,中华书局校点本,1974年。)。其意义在于:一是统一指挥,二是选拔精萃,三是严密组织,四是分明责任,五是兵将相习,六是严明号令。京营之制,由此一变。《明史·兵志》说:“于谦创立团营,简精锐,一号令,兵将相习,其法颇善。”但是,英宗复辟,于谦死,团营罢。后复之,旋又罢。尔后,京营腐败,武备废弛,军“官多世胄纨绔,平时占役营军,以空名支饷,临操则肆集市人,呼舞博笑而已”。临阵时,“驱出城门,皆流涕不敢前,诸将领亦相顾变色”(注:《明史·兵志一》卷八九,第2179页,中华书局校点本,1974年。)。京营军制的腐败,后来在嘉靖庚戌之役和崇祯己巳之役,先败于蒙古军,后败于满洲军,就是两个例证。
    于谦保卫京师的历史意义,查继佐将其比做朱棣的靖难之役:“而谦之再造,更光于靖难”(注:查继佐:《罪惟录》卷十一上,第1368页,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此论偏隘。前者仅囿于帝统血胤的承续,后者则干系民族文化的盛衰。袁裘则论曰:“于公以一书生,砥砺狂澜,屹然不动,坐使社稷,危而复安。观其分守九门,移营城外(注:《明英宗实录》正统十四年十月丙辰载:“敕有盔甲军士但不出城者斩。是时有盔甲者仅十之一云。”),坚壁清野,三鼓士气,空房设伏,诱败敌骑(注:《康熙钱塘县志》卷十八,叶四,清康熙五十七年刻本,北京图书馆善本部藏。)。而丧君有君,庙算无失,专意战守,罢诎和议,计擒喜宁,芟除祸本。故能返皇舆于绝漠,正帝座于黄屋。谋国之善,古未闻也”(注:谈迁:《国榷》卷三二,第2024页,中华书局,1958年。)。同上评论,轨出一辙,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揭示:“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于谦率领中原军民,抗击瓦剌也先南犯,其历史意义在于:不仅是维护大明社稷、保卫皇都北京,而且是捍卫农耕文明、抵御草原文化侵扰。于谦保卫京师之业绩,实践了其文山像赞辞:“衣间别有文山句,千载令人拭泪看”(注:于谦:《和何知州交趾死节韵》,《忠肃集》卷二,叶三一,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台北。)。一介书生,一个官员,不经粉身碎骨锤炼,焉能成为英烈豪杰。
    古今中外,英烈雄杰,不经过大悲大劫,不身历大苦大难,绝不能建树大功大业,盖不能成就千古英烈。
    于谦成为勋臣,国之栋梁,百姓景仰,但是,泰极否来,月盈则亏,他的生命又升入一种新的境界。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