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人物 >

郭店楚简与《曾子》(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管子学刊》 罗新慧 参加讨论

简文的“弋”字本义为小木桩,有定、取之义。“弋其孝”即尽其孝;“弋其臣”即尽其臣道。舜能够在家孝事瞽叟,所以对于君主也能够尽其忠心。简文之意实是倡导将家庭内部伦理的孝转化为君臣准则--“忠”。《曾子立事》篇谓“未有君而忠臣可知者,孝子之谓也。……故曰孝子善事君”。在曾子的思想中,孝与忠相融汇通,孝可以转化为忠,朝廷中的忠臣在家中也必定是孝子;反之,家中的孝子也必定是朝廷里的忠臣。对于儒家学者所津津乐道的忠、孝关系的话题,后来的《孝经》对此发挥得淋漓尽至(注:《孝经·士》篇谓“故以孝事君则忠”,《广至德》篇谓“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此皆为儒家移孝作忠这一思想的典型体现。)。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曾子虽然倡导善事君,但在君臣关系的规定方面并未将父子关系与君臣关系完全合一,而郭店楚简则与此有别。简文《六德》虽有“为父绝君,不为君绝父”之论,但是同时又蕴含着君将臣以子视之、子视君如父的思想因素,所以《六德》篇又谓“非我血气之亲,畜我如其子弟,故曰:苟济夫人之善□劳其□□之力弗敢惮也,危其死弗敢爱也,谓之臣以忠事人多。忠者,臣德也。”简文将臣视为君之子弟,将父子关系与君臣关系完全融合,以之反映出君主绝对凌驾于臣下之上,这在今天可见的先秦儒家文献中是罕见的。尽管郭店楚简非出自一人之手,非写成于一时,但从“忠”与“孝”完全合一、将忠明确规定为臣德以及君与臣的关系规定方面来看,《曾子》应早于简文。
    再次,郭店楚简在论述人性问题时,十分看重“人”自身的地位,谓:
    道者,群物之道,……道四术,唯人道,为可道。(《性自命出》)
    莫不有道焉,人道为近,是以君子人道之取先。(《尊德义》)
    简文注意到了天地万物之道中,人道十分重要。曾子论述孝道时曾经从孝的角度出发,论及人在天地间的地位,谓“天之所生,地之所养,人为大矣”(《曾子大孝》)。儒家孝论经典《孝经》由此发挥,谓“天地之性,人为贵”(《圣治》)。曾子之论述,说明了人在天地万物中的主导作用,而简文和《孝经》则将其升华为“人道”与“人性”,显示出理论的成熟。这说明,《曾子》的成书要早于简文与《孝经》。
    从思想体系方面来说,宋儒曾经勾画出孔子--曾子--子思--孟子这一儒家学脉承继关系,其中一个重要根据,便是后者在向内求索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发挥了孔子学说。诚如学者所论,郭店楚简的内容使宋儒崇慕的思孟一派内在修习的线索凸现出来。不少专家力求从郭店楚简中分离出子思的作品,可谓持之有故,言之成理。然而很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是:在这些所谓的子思子的“作品”以及其它简文中是否有曾子思想因素存在?郭店简文中,《五行》篇是阐述儒家内转修习理论的典型篇章,是篇有谓“中心辩然而正行之,直也。直而遂之,□也。□而不畏强御,果也”,意谓内心经过省察,正直不偏,所以行为便义无反顾,即便客观有所阻碍,但心中有正气存在,也就毫不畏惧。这一篇与《孟子·公孙丑》篇的一段记载尤为相似:
    昔者曾子谓子襄曰:“子好勇乎?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缩”字,当从《释文》训为“直也”,《广雅·释诂》“直,义也”。由此理解曾子之意便是,反省自察的时候,正义若在我,则即便有千万人,我也会勇往直前。简文《五行》所谓心中有正直之气便会“不畏强御”,与曾子提倡的“大勇”,完全一致。简文《五行》,专家或谓其出于子思(注:金德建先生曾经指出《曾子天圆》篇立论的根据在《易经》,其内容“沾染于易学颇深”,其许多论述与《易》之《说卦》、《文言》、《系辞》、《坤卦·彖传》等有关(见其所撰《〈曾子天圆〉的述作考》,《中国哲学史研究》1986年第3期。)。若果然如此,则其思想脉络便可上溯至曾子。 由此也可以证实宋儒所勾画出的儒家传承线索并不为虚。
    
    《曾子》十篇中的《天圆》是很有特色的一篇文字,它集中论述了关于“天道”、“地道”、“阴阳”以及“气”等其它儒家文献中多不涉及的概念,由此引起人们的怀疑,或谓其为晚出伪作。从郭店简文内容看,这种怀疑不乏偏颇之处。
    首先,我们来看“气”的思想。先秦关于气的探讨最早见于《国语·周语》所载伯阳父的气论、太子晋的“导气”之论、单襄公的“六气”论等。那么,儒家是否将气论纳入自己的理论体系中?郭店楚简对此作了肯定的回答。郭店楚简儒家类著述中论气者凡七处,其中“血气”之论居多,如:
    节乎脂肤血气之情。(《唐虞之道》)
    非我血气之亲。(《六德》)
    凡有血气者,皆有喜有怒。(《语丛》一)
    这里所讲“血气”,指的是人赖以生存的生命机体要素。除此之外,《性自命出》篇谓“喜、怒、哀、悲之气,性也”,将喜怒等感情归类于气。《语丛》一谓“气,容司也”,所谓容,指人的容仪,其意与气质非常接近。简文《语丛》一又谓“察天道以化民气”,这里蕴含着民气与天道相通的意蕴,可见先秦时期儒家学派已将“气”的学说纳入自己的学术领域,因此,《曾子天圆》篇出现“气”论便不足为奇。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