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南京市民热评“国家公祭日”:铭记历史 悼念逝者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中国社会科学网 葛勇 田雯 参加讨论

中新网南京2月26日电 26日,不少南京市民在得知中国将以立法形式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消息后纷纷表示,这是对逝者的沉痛哀悼,更加能够提振士气,铭记历史。
    25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草案,以此悼念1937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
    26日,许多南京市民通过媒体报道得知了此消息。“因为是南京人,南京大屠杀事件从小就接触到,对这段历史也比较了解。每一次到了拉响警报的时候,心情都是很沉重的。把12月13日通过立法设立为国家公祭日,除了南京人之外,能让全国甚至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并且铭记这段历史,不要重蹈历史覆辙。”南京市民张莉说。
    在街头采访中,不少南京市民都表现出了激动的心情,纷纷表示,南京大屠杀是一段苦难的历史,需要被铭记,设立国家公祭日能提振国人士气。市民王艳说:“这个是我们的苦难,大家是不可以忘记的。回忆这段历史,是对逝者一种沉痛的哀悼。”另一位市民刘小宝说:“日本人侵略我们的这段历史,绝对不能把它忘记。不仅我们要记住历史,也要叫下一代人、每一代人都记住。”南京市民沈国仪说:“设立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对提振我们的精神,让我们更加团结,也有很大的好处!”
    作为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常志强老人得知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日”将升级为“国祭”消息,显得很兴奋。他表示,日军当年在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至今历历在目,把对遇难同胞的悼念上升到国家的层面更好。“这次肯定要比以前做得更好,为了不要忘记历史,更重要的就是要让这段历史要一直延续下去,告诉所有全国的老百姓知道这件事情。”
    参加南京保卫战的抗日老兵程云的侄子程孝明表示,“国家公祭”能够提振国人士气,也以此告慰先人。“我听叔叔讲过他们在战场上的那种艰苦,他们是为了保卫国家。我们希望大家共同来关注这个事情,要让全世界人民都知道,这对我们后一代也是一种教育,是一种传承。”抗战老兵刘恒也表示:“我们对于日本军国主义还是愤恨的,现在日本的军国主义还在复活,要引起我们的注意啊!”
    据悉,截至2013年,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活人证”仅剩不到200人,平均年龄超过80岁,年迈多病。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认为,铭记历史,勿忘国耻,这不仅是国人追思逝者,更是中国人的和平诉求。“铭记历史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复仇,南京大屠杀这个历史,它是人类的浩劫,不仅仅是中国人,世界人民也要记住,所以用不同的方式来祭奠,这是历史的诉求,同时也是一个和平的诉求。”
    (责任编辑:高尚)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