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习心得、资料 >

史记忆的集体构建:“高丽棒子”释意(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 (韩)黄普基 参加讨论

    结语
    
本文主要利用“燕行录”文献,验证了王一元有关朝鲜“棒子”的记述,并对“高丽棒子”一词的来源和流变得出较为清晰的认识:“棒子”最初来源于韩语词汇“帮子(bang za)”,该词在朝鲜王国本用来称呼国内的仆役阶层。而在朝鲜朝贡使团中绝大多数成员都属于“帮子”阶层。随着朝鲜朝贡使团的频繁来华,“帮子”一词逐渐为中国人所熟知。而朝鲜“帮子”在中国违法乱纪,骚扰沿途百姓的行为,使其在中国人心目中留下恶劣的印象。“帮子”开始成为令人厌恶的代名词。由于朝鲜使团主要由“帮子”构成,再加上朝鲜使团的出使会给沿途百姓带来诸多麻烦,“棒子”一词迅速扩大为中国人对整个朝鲜人的轻蔑称呼。而明清时代,中国人普遍把朝鲜称作高丽的习惯,以及朝鲜官员用棒子行刑的现场记忆,又形成了“高丽棒子”的特定称呼。根据洪大容的《湛轩燕记》,最迟在清代乾隆年间“高丽棒子”的称法在中国已非常流行。直到今天,“高丽棒子”仍是中国人对朝鲜人最为常用的带有轻蔑意味的称呼。
    朝鲜王国五百年,包括朝鲜国王在内的整个朝鲜上层都极为看重朝鲜王国在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国际体系中的地位和形象。不管是出于意愿还是被迫,为了树立“恪尽责守”、“知书守礼”的国家形象,朝鲜王国每年都要派出使团前往中国“朝天”。即使是在国内动乱、外敌压迫的情况下也未曾中断。而朝鲜朝贡使团的使臣们也在尽忠尽职地完成国王交付的使命,不敢有丝毫懈怠。时至今日,随着这段历史的远去,除了少数学者,绝大多数中国人都已忘记了这些使团的存在。而只有“高丽棒子”一词深深烙印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并一直延续至今。我想这是当年朝鲜国王所不曾预料的吧。
    注释:
    
①《高丽棒子》,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0809/10/607082_44704996.shtml。
    ②《高丽棒子》,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0809/10/607082_44704996.shtml。
    ③王一元著、靳恩全点校注释:《辽左见闻录注释》,铁岭市政协学习宣传和文史委员会印行,2007年,第22页。
    ④罗继祖:《枫窗脞语》,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98页。
    ⑤金昌业:《老稼斋燕行日记》,《燕行录选集》第4辑,首尔:民族文化推进会,1985年,第3-5页。
    ⑥金昌业:《老稼斋燕行日记》正月二十五日,第100页。
    ⑦金昌业:《老稼斋燕行日记》十一月二十八日,第24页。
    ⑧金昌业:《老稼斋燕行日记》十二月二十八日,第71页。
    ⑨金昌业:《老稼斋燕行日记》十二月十三日,第40页。
    ⑩金昌业:《老稼斋燕行日记》正月十五日,第86页。
    (11)金昌业:《老稼斋燕行日记》十二月初六日,第32页。
    (12)金昌业:《老稼斋燕行日记》正月三十日,第108-109页。
    (13)金昌业:《老稼斋燕行日记》二月十四日,第133页。
    (14)麟坪大君:《燕途纪行》十一月七日,《燕行录选集》第3辑,首尔:民族文化推进会,1985年,第47页。
    (15)金昌业:《老稼斋燕行日记》二月初九日,第127页。
    (16)金景善:《燕辕直指》卷5《留馆录(下)》二月二十九日,《燕行录选集》第11辑,首尔:民族文化推进会,1985年,第47页。
    (17)金昌业:《老稼斋燕行日记》十一月二十八日,第25页。
    (18)许篈:《荷谷集·朝天记(下)》十月初五日,《韩国文集丛刊》第58册,首尔:景仁文化社,1996年,第478-479页。
    (19)朴思浩:《心田稿》十二月十二日,《燕行录选集》第9辑,首尔:民族文化推进会,1985年,第20页。
    (20)无名:《蓟山纪程》二月二十四日,《燕行录选集》第8辑,首尔:民族文化推进会,1985年,第110页。
    (21)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8《燕记》城北游,《韩国文集丛刊》第248册,首尔:景仁文化社,2001年,第300页。
    (22)徐庆淳:《梦经堂日史》一月十五日,《燕行录选集》第11辑,第198页。
    (23)李宜显:《庚子燕行杂识(下)》,《燕行录选集》第5辑,首尔:民族文化推进会,1985年,第30页。
    (24)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10《燕记》场戏,《韩国文集丛刊》第248册,第304页。
    (25)洪大容:《湛轩书·外集》卷8《燕记》希员外,《韩国文集丛刊》第248册,第272页。
    (26)赵宪:《重峰集》卷11《朝天日记(中)》八月十七日,《韩国文集丛刊》第54册,首尔:景仁文化社,1996年,第378页。
    (27)王一元:《辽左见闻录注释》,第21页。
    (28)金熤:《竹下集》卷4《诗·朝鲜馆》,《韩国文集丛刊》第240册,首尔:景仁文化社,2001年,第291页。
    (29)王一元:《辽左见闻录注释》,第22页。
    (30)金昌业:《老稼斋燕行日记》正月三十日,第108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