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习心得、资料 >

美国自由的一种历史阐释(5)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世界历史 李剑鸣 参加讨论

    

另外,中国读者在阅读《美国自由的故事》时,可能还会不自觉地在内心发问:为什么美国人如此钟情于自由·自由为什么能够成为美国文化的一种核心价值·美国自由和英国自由、法国自由存在什么差异和一致性·这样一些问题来自于中国读者的特有关切,因为人们在阅读时难免和本土文化及本国历史加以对比,随之产生种种联想。而且,从学理上说,要深刻理解自由在美国生活中的意义,也的确需要运用比较的方法。方纳虽然提到“自由的历史是一部实实在在的国际史”,但他在书中仅仅涉及不同历史时段之间的纵向比较,而没有在不同国家之间进行对比。既然自由并非为美国所独有,就完全可以进行显性或隐性的比较。即便某些社会没有英美意义上的自由概念,也谈不上作为历史经验的自由,但基于差异性的比较,也有助于加深对美国自由的认识。当然,治学须有侧重,著述须有选择,方纳讲述的是“美国自由”的故事,比较研究乃是另一种类型的课题。这里提到的比较,毋宁是中国学者在研究美国自由史时应当重视的问题。
    实际上,中国学者向来十分关注美国历史中的自由和权利问题,已经出版的论著不止一种。中国学者大多强调美国自由的阶级性和矛盾性,注重美国历史中那些侵害自由或不自由的现象,对没有自由的群体争取自由的斗争着墨尤多,而超历史的思想观念对于主题的选取和史实的剪裁有着支配性的影响。其实,中国学者注重的问题在方纳的书中也有讨论,但不同的是,方纳更注重历史的“情境”,在细节上更加准确,持论更具有历史感;而且,方纳的眼界更加开阔,关注的问题更具有学理的深度。
    注释:
    [1] 美国宾夕法尼亚印第安纳大学历史系王希教授提供了部分资料,并对本文提出了颇有见地的意见,特此致谢。
    [2] 埃里克·方纳的《美国自由的故事》于1998年由纽约的诺顿公司出版,中文版由方纳的学生、宾夕法尼亚印第安纳大学历史系教授王希翻译,于2002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3] 美国学术界以自由为主题来讨论美国政治史和思想史的著作为数不少,影响较大者有路易斯·哈茨的《美国自由主义传统》(louis hartz, the liberal tradition in america: an interpretation of american political thought since the revolution, new york, 1955)等;方纳研究的是美国人生活中的自由观念的演变,而不是自由主义思潮的历史。
    [4] 埃里克·方纳:《美国自由的故事》(王希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37页。以下凡未注明出处的引文,均出自该书。引文均与原文进行了核对,某些译法和中译本可能有一定的出入。
    [5] 弗雷德里希·奥古斯特·哈耶克:《自由宪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81-106页。
    [6] 哈耶克:《自由宪章》,第21页。
    [7] 王希:“方纳:一个并非神话的故事”,见方纳:《美国自由的故事》,附录,第514-515页。
    [8] 在美国学术界,从学术上对《美国自由的故事》提出批评或商榷者不止一人,而历史学家西奥多·德雷珀同时还从思想倾向方面对方纳的写作进行质疑。他认为,方纳忽略了普通美国(白)人对自由的感受,而过于关注那些受到极度压迫的群体,涉及的大多是自由的阴暗面,其大部分内容乃是充满失意和挫折感的“美国不自由的故事”。见西奥多·德雷珀:“自由及其不满者”(theodore draper, “freedom and its discontents”),载《纽约书评》(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1999年9月23日,第59-61页。
    [9] 埃里克·方纳、汪晖、王希:“关于《美国自由的故事》的对话”,《读书》,2003年第6期,第58页。
    [10] 参见詹姆斯·奥克斯:“激进的自由派和自由的激进派:美国政治文化中的持异议传统”(james oakes, “radical liberals, liberal radicals: the dissenting tradition in american political culture”),载《美国史学评论》(reviews in american history),第27卷,第3期(1999年9月),第503-511页。
    [11] 参见理查德·霍夫斯塔特:《美国政治传统及其缔造者》(richard hofstadter, the american political tradition and the men who made it),纽约1973年版。
    [12] 埃里克·方纳:《重建:美国未完成的革命》(eric foner, reconstruction: america‘s unfinished revolution 1863-1877),纽约1988年版。该书长达700页,是20世纪中期以后少见的大部头史学论著之一。
    [13] 时殷弘:“历史研究的若干基本问题”,《史学月刊》,2001年第6期,第12页。
    [14] 方纳:《美国自由的故事》,第513-534页。
    [15] 埃里克·方纳:《自由土地、自由劳动和自由的人》(eric foner, free soil, free labor, free men: the ideology of the republican party before the civil war),纽约1970年版。该书是方纳在霍夫斯塔特指导下完成的博士论文,出版时他年仅28岁。
    [16] 阿克顿:《自由与权力》,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1页。
    [17] 邦雅曼·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23-48页。
    [18] 美国历史学家加里·纳什在一篇关于《美国自由的故事》的评论中指出,自由是一个很大的题目,方纳的书只是一种综述性的考察,而不是要开辟新的领域;因此,这本书在更大程度上是一本面向普通读者、而非专业历史学家的著作。见加里·纳什关于《美国自由的故事》的书评,载《美国历史杂志》(the journal of american history),第87卷第1期(2000年6月),第182页。
    [19] 诚如王希教授指出的,上述几种著作的写作背景、读者对象各不相同,而且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失;而《美国自由的故事》也具有以上作品所无法比拟的优点。将方纳的书和这些作品对比,意在说明,一部优秀的史学著作在学术、写作和风格各个方面均应具有出色的品质。
    [20] 伯纳德·贝林:《美国革命的思想意识渊源》(bernard bailyn, the ideological origins of the american revolution),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1967年版。
    [21] 王希:“自由:一个尚未结束的美国故事--读埃里克·方纳的《美国自由的故事》”,《美国研究》,2002年第2期,第128页。
    [22] 参见安东尼·德·雅赛:《重申自由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8-59页。他对将目标转化为权利的做法持批评态度。
    [23] 李剑鸣:“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前的政治辩论及其意义”,《历史研究》,2000年第4期,第84-87页。
    [24] 这个术语借自约翰·罗尔斯,但涵义与他的界定有所不同。见约翰·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41-183页(本文的译法与该书中译本有所不同)。需要说明的是,“自由观念”作为美国社会各种冲突的见解和利益的“交叉重合的共识”,并非人为“建构”出来的,而是在历史中自然形成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