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保守主义左右美国外交近几个月以来在伊拉克问题上,国际社会和平努力最终未能阻止美国战车的自身逻辑。3月17日布什对伊拉克发出最后通牒,20日美国绕开联合国,不顾世界各国的反战浪潮,打响战争,将谜底展示给世人:不论国际社会作何种恳求,美国一定要攻打伊拉克。 美国为什么如此着迷地抓住伊拉克不放?有人给出两个解释。第一个理由是石油。伊拉克的石油,原来探明储量是世界第二,现在据说是世界第一,打了伊拉克,控制了中东,对全球战略的影响巨大。第二个理由是安全,讲“9·11”事件是对美国人民的安全意识的巨大冲击。突然间,美国人意识到原来所讲的安全依然是不安全的,现在必须有新的安全观,要先发制人,消灭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 这些解释不无道理,但都不充分。美国的战争与石油有关系,但比石油问题要复杂得多,美国志在高远。而且,对伊拉克战争也不能完全用“9·11”事件解释。有一个材料,1998年2月,一群著名人士给当时克林顿总统写信,要求克林顿出兵攻打伊拉克。在信上签名的有今天的国防部长拉斯费尔德,国防部副部长沃尔福维茨,著名的共和党理论家威廉姆·克里斯托弗,伊拉克战争主要战略的制订者理查德·珀尔等。当时他们提出打伊拉克的理由,一是要解放伊拉克,使伊拉克人民摆脱独裁控制;二是认为伊拉克仍然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对美国构成威胁。所以,夸大“9·11”事件对美国对外政策的影响,实际上是没有道理的。美国整个大战略的转变始自1994年。但“9·11”确实给右派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机会,使他们能够尽快说服美国人民接受他们的主张。 那么,美国为什么要打伊拉克?它下一步将会怎么做? 为了理解这一问题,我们必须研究现在美国掌握权力者究竟是些什么人,他们有何种全球战略。 对目前美国外交大权影响最大的势力是“新保守主义”,新保守主义主要在共和党里面,也包括里根民主党派一些人。二战后,美国共和党经历了一场保守主义的革命。 构成这种保守主义革命的主要有三股势力,第一股势力是所谓经济新自由主义。第二股势力是基督教原教旨主义。这股势力非常庞大。但这两股势力所关注的主要是经济和社会问题,真正主导共和党外交政策的是新保守主义者。 谁是新保守主义者?有一篇文章对新保守主义做了描述:新保守主义是一帮“喜欢轰炸、喜欢帝国的重量级知识分子”。他们大都是学者,很少有商界或军界出身的背景。这些人最近被称为“战争党”。文章描述他们“大部分人从来没有到过国外”,“从来不说外国语”---这个讲得不对,这些人虽不讲外国语,但很多精通拉丁语和希腊语---“他们都好战,但从来没有在部队里面打过仗”。 新保守主义主要代表人物有:理查德·珀尔,普林斯顿大学政治学硕士,在里根时期任国防部副部长,现任美国国防政策委员会主席,伊拉克战争主要战略制定者。 保罗·沃尔福维茨,美国国防部副部长。在里根时期任国防部次长。布什政府上台前,他在华盛顿大学战略研究所当所长。他由康乃尔大学毕业。当时,施特劳斯的大弟子布鲁姆在康乃尔教西方政治思想史,沃尔福维茨非常爱听西方思想史的课,最后干脆就放弃数学,到芝加哥大学政治系读博士。他是一个特别强硬的人,鹰派代表人物。布什主义的蓝本就是沃尔福维茨主义。 威廉姆·克里斯托,通常被称为共和党智囊、理论家。他原是副总统丹奎尔的助手、办公室主任,丹奎尔卸任以后,克里斯托在哈佛教书。他是现在美国最红火的右派杂志《旗帜周刊》主编,“美国世纪”协会主席。哈佛大学政治系毕业,师从曼斯费尔德。曼斯费尔德是列奥·施特劳斯在东岸的大弟子。 新保守主义的主要杂志是《新共和党》、《旗帜周刊》,这是专门杂志。同时,他们又在《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著名报纸任专栏作家,特别是《华尔街日报》,这几年完全被他们控制了。 现在美国重要的智囊机构,除极个别外,全部是由新保守主义主导的。其中有“美国企业研究会”,“胡佛研究所”,“卡内基基金会”,“布鲁津斯研究所”。大概只有两三个机构是明确持反新保守主义立场的。其他大部分机构,尤其是在外交政策方面,新保守主义是主流。 有一个说法是,美国大学里面的经济学系是新自由主义者控制的,社会学系是马克思主义者控制的,政治学系是列奥·施特劳斯学派、即新保守主义控制的。 2.新保守主义的政治哲学要想知道新保守主义的战略,就要了解他们的政治哲学。 1994年美国共和党发生了一个重大变化。老布什总统竞选落败后,共和党右翼发起了一个运动,要和美国人民签订一个“新契约”,这是共和党政治转变的里程碑。“新契约”刚一出来,《纽约时报》就发表长篇评论文章说,如果人们要理解这些新契约,一定要了解政治哲学教授列奥·施特劳斯,文章把施特劳斯称作新保守主义“教父”。 施特劳斯是犹太人,生于德国,1930年代因怕纳粹迫害而离开德国,先到英国,后到美国,在芝加哥大学教政治思想史和政治哲学。施特劳斯写了一大批优秀的书,更重要的是他带出了一大批学生,现在在美国政坛上最活跃的那些人都是他的徒孙。 应该说,施特劳斯是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政治哲学家之一。他几乎是单枪匹马颠覆了几百年以来的自由主义话语。就从批判自由主义的角度言,所有后现代主义、社群主义和施特劳斯比较起来,都显得肤浅。 自由主义是什么?它是欧洲宗教改革的产物。新教改革后引发了基督教的分裂,导致长期的宗教战争,造成欧洲巨大的痛苦,在此背景下,欧洲发展出了自由主义。自由主义的出发点是颠覆古典政治哲学。西方古代政治哲学的核心就是寻求美好生活,古代人相信存在美好生活,人必须追求它。这种观念也浸透到基督教理论中。由于新教改革,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内容有不同的理解,所以经常互相打仗。自由主义作出一个大贡献,就是提出文化多元主义或价值多元主义。也就是将美好生活的问题从政治剥离出来,使它成为私人信仰问题,政治只解决秩序问题,就是让俗人、庸庸碌碌的大众能够在一起过一种和平生活。自由主义把美好生活降低为和平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