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习心得、资料 >

试论郑观应的史学思想(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人民出版社 陈鹏鸣 参加讨论

    

怎样变法才能自强呢?郑观应主张应模仿俄国、日本的做法进行变法革新,实际上也就是在政治上由封建君主制变为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制,用郑观应的话说,就是由“专制政治”变为“立君政治”。“专制政治即君主之国,乾纲独断,令出而人莫敢违……立君政治者,即君民共主之国,政出议院,公是公非,朝野一心,君民同体,上无暴虐之政,下无篡逆之谋”[44]。
    除了政治上的改革之外,郑观应还提出与列强进行“商战”的思想,并认为“习兵战不如习商战”,这是因为:“故兵之并吞祸人易觉,商之掊克敝国无形。我之商务一日不兴,则彼之贪谋亦一日不辍。纵令猛将如云,舟师林立,而彼族谈笑而来,鼓舞而去,称心餍欲,孰得而谁何之哉?”[45]在他看来,“西人之富,在工不在商”。为了发展中国的工业,他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改革建议,希望通过实行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发展资产阶级工商业,增强国家经济实力,与列强进行“商战”。郑观应以为富与强二者互相促进,他说:“国非富不足以致强,亦非强不足以保富。富与强固互相维系者也。”[46]能对富强之间的关系有如此辩证的认识,这在当时是比较难得的。
    在近代中国,富国强兵、抵御外侮是人们的共同心声,也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郑观应能自觉地顺应时代的要求,高扬爱国主义旗帜,这种思想是应该予以充分肯定的。
    当然,郑观应的思想中也有不少糟粕,除了上面提到的一些错误观点或不准确的言论之外,特别应该指出的是,在他的一些著作里充斥着大量的封建迷信思想。由于许多改革建议没有得到当权者的采纳,再加上事业不顺,郑观应不禁有些心灰意冷,转而向佛教、道教中寻找精神寄托。在致友人的信中他写道:“弟自经世累,饱阅风霜,艰苦备尝,不问世事,所谓梦醒黄梁者。”[47]郑观应不问世事、钟情于佛老之说,在《盛世危言后编》里有不少反映。对于一位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人来说,这样的结局虽是无可奈何之事,但在近代史上却又是多么屡见不鲜呀!
    [1] 关于郑观应的生卒时间,生年采用夏东元的说法,见其所著《郑观应传》,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页注1;至于郑观应的卒年则采用王学庄的说法,见其所撰《郑观应的卒年》(《近代史研究》1994年第6期)。
    [2] 郑观应:《盛世危言·自序》,《郑观应集》上册,夏东元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33-234页。
    [3] 郑观应:《易言·论公法》,《郑观应集》上册,第66页。
    [4] 郑观应:《盛世危言·华人宜通西方说》,《郑观应集》上册,第284页。
    [5] 郑观应:《盛世危言·英士李提摩太七国新学备要论》,《郑观应集》上册,第280页。
    [6] 郑观应:《盛世危言·旗籍》,《郑观应集》上册,第476页。
    [7] 郑观应:《盛世危言·考试下》,《郑观应集》上册,第301页。
    [8] 郑观应:《易言·论公法》,《郑观应集》上册,第67页。
    [9] 郑观应:《易言·自序》,《郑观应集》上册,第173页。
    [10]  郑观应:《盛世危言·中国宜求格致之学论》,《郑观应集》上册,第282页。
    [11] 西学中源说可说是晚清思想界的一种共识,最早倡立此言的是清初数学家梅谷成,集大成者为王仁俊。对此的深入研究,可参看全汉升《清末的“西学源出中国”说》一文,载1935年8月出版的《岭南学报》第四卷第二期。后收入《中国近代史论丛》第一辑第五册《自强运动》(李定一、包遵彭、吴相湘编纂),正中书局1977年版。
    [12] 郑观应:《盛世危言·藏书》,《郑观应集》上册,第306页。
    [13] 郑观应:《盛世危言·西学》,《郑观应集》上册,第275页。
    [14]  郑观应:《易言·论议政》,《郑观应集》上册,第103页。
    [15]  郑观应:《盛世危言·西学》,《郑观应集》上册,第276页。
    [16]  郑观应:《易言·论公法》,《郑观应集》上册,第66页。
    [17]  郑观应:《盛世危言·学校上》,《郑观应集》上册,第248页。
    [18]  郑观应:《盛世危言·西学》附录,《郑观应集》上册,第280页。
    [19]  郑观应:《盛世危言·旗籍》,《郑观应集》上册,第476页。
    [20]  郑观应:《盛世危言·邮政上》,《郑观应集》上册,第670页。
    [21]  郑观应:《盛世危言·增订新编后序》,《郑观应集》上册,第932页。
    [22]  郑观应:《盛世危言·游历》,《郑观应集》上册,第382页。
    [23]  郑观应:《盛世危言·练将》附《储将才论》,《郑观应集》上册,第846页。
    [24]  以上引文俱见郑观应《盛世危言·教养》,《郑观应集》上册,第479-481页。
    [25]  郑观应:《盛世危言后编》 卷三《致翦淞阁主人书》,《郑观应集》下册(夏东元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40页。
    [26]  参见吴泽主编《中国近代史学史》上册,第415页。
    [27]  郑观应:《盛世危言·学校上》,《郑观应集》上册,第245页。
    [28]  郑观应:《盛世危言·日报上》,《郑观应集》上册,第345页。
    [29]  郑观应:《盛世危言·刑法》,《郑观应集》上册,第499页。
    [30]  郑观应:《盛世危言·弭兵》,《郑观应集》上册,第923、925页。
    [31]  郑观应:《盛世危言·自强论》,《郑观应集》上册,第338页。
    [32]  郑观应:《盛世危言·吏治上》,《郑观应集》上册,第352页。
    [33]  郑观应:《盛世危言后编·自序》,《郑观应集》下册,第11页。
    [34]  郑观应:《盛世危言·原君》,《郑观应集》上册,第332页。
    [35]  郑观应:《易言·论吏治》,《郑观应集》上册,第110页。
    [36]  郑观应:《盛世危言·训俗》,《郑观应集》上册,第488页。
    [37]  郑观应:《盛世危言·原君》,《郑观应集》上册,第331-334页。
    [38]  郑观应:《易言·自序》,《郑观应集》上册,第173页。
    [39]  以上引文均见郑观应《易言·论边防》,《郑观应集》上册,第113-114页。
    [40]  郑观应:《盛世危言·边防一》,《郑观应集》上册,第774页。
    [41]  郑观应:《易言·论公法》,《郑观应集》上册,第67页。
    [42]  分见郑观应《盛世危言·边防六》(十四卷本),《郑观应集》上册,第796、798页。
    [43]  分见郑观应《盛世危言·边防六》(八卷本),《郑观应集》上册,第801、804页。
    [44]  郑观应:《盛世危言·自强论》,《郑观应集》上册,第338页。
    [45]   郑观应:《盛世危言·商战上》,《郑观应集》上册,第586页。
    [46]  郑观应:《盛世危言后编·自序》,《郑观应集》下册,第10页。
    [47]  郑观应:《盛世危言后编》卷一《复罗君星谭书》,《郑观应集》下册,第27页。
    (原载台湾《中国文化月刊》2003年12月总第276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