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明代初期建州女真的社会形态(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满族研究》 蒋维忠 参加讨论

二、建州女真的最基本的社会单位是家,即户。
    那么建州女真的“家”是怎样分法?有何特点?下面仅举三条材料加以剖析。
    被掳逃出的汉人奴隶阿家化说:“建州贼松古老家是“妻一人,子二人,女一人”③。
    建州卫首领李达罕(即光者秃,李满住之孙)的第三子沙乙豆(即撒鲁都)向朝鲜国王李娎请赐鞍马说:“父达罕关我云:前者,子包“罗大(即弗喇达,长子),李多乙之介(即多之哈,次子)受大国鞍马而来,不胜感戴。然皆别居,无益于我。汝则同居一家,幸蒙上恩,又受鞍马而来,则我得而资之矣”④。
    建州一酋长金主成可的女婿童尚时说:“主成可率二子同居,长子、次子及我则各居”⑤。
    这三家都是建州女真的酋长,而且李达罕是建州卫的首领,可是他们的家庭成员都不多。首先,建州女真的家是小家庭。是一家一户,小家小户。其次,建州女真的分家是先长后幼,结婚则分居。再次,家和“个体经济”是同一个意思。一家一户就是一个经济单位。
    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建州女真的小家小户的个体经济家庭,已经超越了氏族制度末期野蛮阶段的家长制的家庭公社,超越了“包括一个父亲所生的数代子孙和他们的妻子,他们住在一起”⑥的家庭公社。但是这种小家庭和现代意义的小家庭根本不同。其本质性的差别,一是它是村落组成的单位,对部落和部落联盟承担参加狩猎和战争的义务,有分得狩猎和战争所获的权力。从这一点来说,建州女真的家庭个体经济,受着部落的制约,它还没有超出“野蛮阶段”的家庭。
    三、部落或部落联盟,基本上是族缘性的,但是已经出现了破坏和超出族缘关系的因素,部落联盟酋长也超出了部落联盟的界限。《李朝实录》中有下列一段记载:
    永乐二十二年(1124年)“婆猪江住野人李都巨等5名,指挥童凡察等41名,……各月到闾延郡小甫里口子……皆欲乞粮为生”⑦。凡察是建州左卫斡朵里部猛哥帖木儿的异母弟,建州左卫指挥使,也是部落的首领之一。前年,随其兄自辉发河上流迁到图们江下游会宁一带,迁徙时第三批的领队。此时,却到婆猪江(佟家江)建州卫胡里改部李满住管下任指挥。其后,正统初年(1436年),凡察又回到建州左卫斡朵里部,猛哥帖木儿死后,又代替其成为斡朵里部首领,职掌建州左卫事。凡察出入于斡朵里部落联盟和胡里改部落联盟,更说明两个部落联盟的界限处于被突破的过程。这对建州女真族的形成上,有着历史性的意义,它标志着建州女真的形成。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曾说过:
    住得日益稠密的居民,对内和对外都不得不更紧密的团结起来。亲属部落的联盟,到处都成为必要的了;
    不久,各亲属部落的溶合,从而各个部落领土溶合为一个民族的共同领土,也成为必要了”⑧。
    十五世纪中叶的建州女真正处于这种状态。关于建州女真的村落密集情况,《李朝实录》记载颇多。密集的村落,排除了“彼此由广大边境地带隔离开来”⑨的状态。建州女真社会氏族制度的三级组织,更处于悄悄地但又是激烈的变革之中,一方面保存着氏族制度的外壳,另一方面,血缘关系的姓和族的联系在瓦解、消失着。建州女真的这一变革过程,也正是由“野蛮”进入“文明”的过程。
    二、建州女真的奴隶占有形态
    “生产关系的总合起来就构成为所谓社会关系,构成所谓社会,并且是构成为一个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具有独特的特征的社会”⑩。在已经产生阶级对立的社会里,生产关系中起着决定性质作用的是阶级关系,即不同阶级的成员,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什么样的联系,对立着的具体特点是什么。这种特殊性规定着其社会的特殊性。
    明代初期,在建州女真的社会里,存在着大量的掳掠来的汉人奴隶和朝鲜人奴隶。《李朝实录》中记载:斡木河,婆猪江等外地面散住野人等类,与叛人杨木答兀结为群党,掳掠辽东开元等处军民男妇及本国边民为奴使唤,前头被掠人口等,不胜艰苦(11)。建州女真掳掠汉人(或称唐人)和朝鲜人为奴隶的情况,是十分惊人的。据《李朝实录》记载,自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十年间,汉人奴隶自建州女真逃来朝鲜,被朝鲜政府送还辽东都司的有“五百六十六名”(12)。至景泰三年(1452年)20年间“在先人口陆续逃来转解辽东共该八百三十四名,又于近年辽东等处被掠人口,或逃来小国边邑,或野人带来遂为边将收夺,节次解送共计一百六十九名”(13)一千零三人。此外,明朝政府派遣官员直接从建州左卫讨还被掳为奴的汉人为566人(14),总计1500多人。此后,这种从建州女真逃来朝鲜的汉人奴隶,在《李朝实录》上,一直不绝于书。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