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明代初期建州女真的社会形态(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满族研究》 蒋维忠 参加讨论

建州女真当时的人口,估计约为一万五、六千人(15),逃亡的汉人奴隶和建州女真人口的比例是1∶10,而得以逃脱的只能是少数,绝大部分仍处于被奴役地位。由此可知,建州女真社会中,仅掳来的奴隶,就占有很大的数量。
    建州女真社会的另一个重要奴隶来源,是买卖奴隶(16)。猛哥帖木儿曾对朝鲜官员说:“管下人将牛马衣服买得人物,逋入庆源、镜城之境,则以杨木答兀管下人例论,专不送还,管下人痛心欲掳掠庆源龙城人物,以偿所亡”(17)。凡察曾多次向朝鲜政府提出“抗议”,抗议将其逃跑的买来的汉人奴隶解送辽东,杨言“将掠庆源、城镜、甲山、闾延之人为奴使唤”(18)。对待这件事朝鲜政府十分为难,曾准备“实属凡察所买者,勿受,送还”(19)。凡是女真奴主持有买卖文书(“文券”)为证据的”(20),都还给女真奴主,可是怕明朝政府谴责。如果照例解送辽东,又怕引起边衅。如果给以偿价,收买下来再送辽东,还怕“野人若见我买被掳汉人,谋利之徒,争来买(卖)之……援例求偿”,“必将所掳,不论老幼,事必卖之,则边将难支矣”(21),朝鲜政府受不了。
    建州女真社会不仅有汉人奴隶和朝鲜人奴隶,其本族人也有沦为奴隶的。正统七年(1442年)朝鲜政府给明朝政府的报告说:“凡遇中国军民,自辽东逃来人,不拣汉人、女真人……随到随解”(22)。《李朝实录》上从来是记载逃来的奴隶的族别的、如汉人、唐人、本国民、本国边民。
    建州女真社会大量奴隶,是用于农业生产。“农业是整个古代世界的决定性的生产部门”(23)。建州女真社会也是如此,从事农业生产的奴隶之有无,关系到女真奴隶主的生存。《李朝实录》记载:凡察与土官金得渊说道:我的使唤人口,虽系上国人民,既已作妾为奴,如今农忙月被夺转解,深以为闷(24)。江界满浦口子相对:彼土皇城(今集安县附近)住兀良哈张三甫,与镇抚安有谦说:我等奴婢,汝节制使节送京师,使我等不得存接。故……乘隙渡江,剽掠江边农民,可以偿吾所亡(25)……”唐女三之,莫只,被掳野人,转卖于柳尚冬哈,逃来锺城。尚冬哈来言曰:我以牛马购奴婢,若不及还,亲操耒耜必矣。乞还之(26)。
    不仅建州女真使用奴隶耕作,海西女真也是如此。《明实录》有所记载:锦州卫指挥佥事吴良奏:臣奉命使海西,此女真野人家多中国人,驱使耕作,询之有为掳去者,有避差操罪犯逃窜者,久陷胡地,无不怀乡(27)。
    从上面史料可知,所谓“使唤人口”“奴婢”等,不可误认为不事耕耘,仅供家内使用的家用奴隶。恰恰相反,主要是“驱使耕作”,“操耒耜”的农业生产奴隶。
    综上所述,可知建州女真在明代前期,是以奴隶来从事农业生产的。这种奴隶,在其社会总人口的比例,是相当大,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主要承担者。
    那么建州女真社会的奴隶占有是采取什么样的形态呢?
    《李朝实录》记载汉人奴隶阿加化说:“俺年十四岁时,为建州贼松古老等所抢,随住其家。松古老妻一人,子二人,女一人,唐女二人”(28)。据此可知松古老的一家,是由“若干数目的自由人和非自由人在家长的父权之下组成一个家庭”(29)。它的特点,“一是把非自由人包括在家庭以内,一是父权”(30)。父权体现了个体家庭私有,奴隶、牛、马和其它财物,都是家长的财产。这种家庭形式,恩格斯称之为“父权支配着妻子、子女和一定数量的奴隶”(31)的家庭,这种奴隶是“家内奴隶”,“随着家长制家庭的出现,我们便进入了成文历史的领域”(32)。即进入了奴隶制时代,这种家长制家庭占有的家内奴隶,是早期奴隶的占有形态。但是,建州女真社会的家长制家庭和恩格斯所说的“完善的典型”的家长制家庭不同,已经超越了“包括一个父亲所生的数代子孙和他们的妻子”。“住在一起”(33)的阶段,而是,分为小家小户的小家庭的家庭奴隶占有。具有了“达到充分发展的奴隶制”(34)之一种形式,“古代的劳动奴隶制”(35)的性质。这种奴隶占有形态的特点,在于奴隶没有个人经济,他的生活一切,全包括在奴隶主家庭内,从事生产劳动。这种奴隶,有的是单身奴隶,有的是有妻的。如:1426年被掳逃来(朝鲜的)汉人李善辈(冀?)妻奴奴、子拘子、女唆儿等(36)。
    1436年(徐)庆守将有小三口,自野人逃来。有野人指挥佟木哈追来,请还日……吾买于辽东,为奴使唤已有年矣。偷予世传指挥诰命及杂物而逃”(37)。
    上述两例说明这种奴隶是有妻小的,但是奴隶的配偶,“只被看作简单的同居”(38)。他们没有自己的家庭,即没有自己的经济。这是一种占有形态:家内奴隶。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