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赋予民族文化新的价值意蕴 在直观的感性的民族文化符号背后,是不同时代的民族成员将那一时代的价值观附着于民族文化符号之上,因此,这些文化符号所蕴含的价值观随着时代变化可以在实践中加以变化。在全球化交往中,我们要在两个轴向(民族文化与世界多元文化中的外部关系轴向、中华民族价值观的内部轴向)上来思考我们的民族文化蕴含的价值观。在外部关系轴向上,我们需要反思我们的民族文化价值观存在着哪些缺陷和不足,将外来文化平等、宽容、多元文化和谐交往的文化价值理念以及法治清明、社会正义、秩序政治等政治价值理念编码进我们原有的民族文化符号中。在内部轴向上,需要用国家统一的价值观来凝聚各民族,形成价值共识。需要寻找各民族共同价值的动态表达,尊重各民族文化和宗教的价值观,并用社会主义的共同价值观如“公正”、“文明”、“进步”、“富强”来统领各民族的价值观,引导“社会成员通过走向他们共同目标的构想,形成一个价值共同体”。(15) (三)国家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教育和动员 “教育制造着身份认同”,教育是形成民族国家认同的关键。在民族认同的建构中,国家要对民族“价值观、象征符号、记忆以及诸如此类的东西”进行“证实、培育、选择、确定、保存和灌输”,(16)要利用“行政机构、司法体系、教育和通讯网络”进行政治动员。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它是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价值和各民族价值观之上生成的,是中华民族价值观在当前的最新书写和深刻表达。因此,要通过大众传媒的宣传、各级各类学校、社区、单位,结合各民族各地域各成员的生活特点,探索各种灵活多样的教育和宣传形式,对全体社会成员进行有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以价值共识来引导各民族成员在各民族认同之上的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认同。 2.社会主义公民身份认同教育 中华民族认同是一种国家认同,在文化身份认同上成员不仅应具有“中华民族”的文化身份认同,而且应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政治身份认同。在多民族国家中,公民认同“是一种比种族联系和地域更加广泛的新的政治联系,它提供了将种族上的亲族认同(文化民族)与和国家相联系的政治认同(国家民族)相分离的办法,即把政治认同从亲族关系转向政治地域关系的有效途径”。(17)公民身份认同是超越各族群认同之上的国家的统一政治身份认同。在大众传媒、教育机构中加强国家法律和制度规范教育,利用国家面对自然灾害,举办国际博览会、展览会、体育赛事的时机,通过志愿者服务、社会互助行为等,培养公民的社会义务感和社会责任感;利用国家的重要节日、纪念人物、纪念地、国庆庆典活动、国家重要事件、重要活动、国家象征物等资源,通过社会公共环境、政治仪式、庆典活动、参观展览、优秀人物宣传等进行“培育和灌输”,培养成员统一的国家意识、培育公民的身份意识、国家危机忧患意识、为国奉献意识,培养对国家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热爱感。 3.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教育 在各民族内部要通过文化机构、各级民族教育机构进行各民族特色文化教育和历史教育,梳理各民族文化特色符号,挖掘各民族的文化特殊记忆,传承各少数民族历史、文化、语言、宗教、习俗,传承各民族文化的特殊性,同时在更高层面上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符号和历史共同记忆。通过制度性规范,对民族文化仪式、文化的重现和反复实践提供制度保证;在历史教育和文化教育中,凸现那些各民族交往的共同记忆和文化符号,通过仪式、典礼、节日、展览等直观形式,在小说、诗歌、艺术作品、学校教育、大众传媒中予以“证实、培育、选择、确定、保存和灌输”。 注释: ①[英]拉雷恩:《意识形态与文化身份:现代性和第三世界的在场》,戴从容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11页。 ②董建:《超越国家--从主权破裂到新文明朦胧》,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年,第220页。 ③[英]拉雷恩:《意识形态与文化身份:现代性和第三世界的在场》,戴从容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30页、第221页。 ④刘海平:《文化自觉与文化认同》,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60页、第49页、第63页。 ⑤[英]拉雷恩:《意识形态与文化身份:现代性和第三世界的在场》,戴从容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11页。 ⑥肖滨:《两种公民身份与国家认同的双元结构》,《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⑦[英]安东尼·D.史密斯:《全球化时代的民族和民族主义》,龚维斌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第104页。 ⑧肖滨:《两种公民身份与国家认同的双元结构》,《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⑨高永久:《论多民族国家中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民族研究》2010年第2期。 ⑩高永久:《论多民族国家中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民族研究》2010年第2期。 (11)[法]阿尔弗雷德·格罗塞:《身份认同的困境》,王鲲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3页。 (12)[英]安东尼·D.史密斯:《全球化时代的民族和民族主义》,龚维斌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第72页。 (13)李盎:《新形势下中国民族团结研究的价值和意义》,《西部时报》2009年7月21日。 (14)[英]安东尼·D.史密斯:《全球化时代的民族和民族主义》,龚维斌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第107页。 (15)[德]阿克赛尔·霍耐特:《为承认而斗争》,胡继华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第128页。 (16)[英]拉雷恩:《意识形态与文化身份:现代性和第三世界的在场》,戴从容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07页。 (17)[美]菲利克·格罗斯:《公民与国家》,王建娥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年,第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