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是人类社会在艰难曲折的前进运动中取得空前伟大进步的世纪,是各个民族、各个国家和各个地区的历史完成向世界历史转变的世纪。在20世纪的历史舞台上,各种社会力量纷纷登场,演出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活剧,发生了多少震烁古今的历史事件,产生了无数名垂后世的历史人物,涌现了万千改变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发明创造,也使人类遍尝了大战的灾难和种种自然的和人为的祸患。值此旧世纪的身影正在悄然隐退、新世纪的脚步声已是清晰可闻的世纪之交,我们回眸20世纪整个历程时,究竟应该怎样认识和总结它呢?须知,20世纪历史巨变的具体内容纷繁复杂,各类矛盾纵横交织,发展图式多元多样。因此,我认为,不仅必须全方位、深层次地进行立体式的综合考察研究,而且理论上要有所突破、观念上要大力更新、视野上要更加扩宽,才能真正把握住20世纪历史巨变的基本脉络,才能看清20世纪历史巨变的总体轮廓。 下面,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就教于同行,以便共同把20世纪历史巨变的研究推向前进。 一、一个普遍规律--世界发展不平衡规律 20世纪的历史巨变究竟有没有规律可循?这是我们考察时首先遇到的理论难题。 应该说,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20世纪的历史巨变,不会是一连串互无关联的偶发事件的排列组合,而是有其客观规律的。我认为,其中最重要最根本的,就是世界发展不平衡规律。早在1915年,列宁就曾在《论欧洲联邦口号》一文中明确指出:“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注:《列宁选集》第2卷,第709页。)列宁当时是在整个世界处于无所不包的资本主义体系的情况下总结出这个规律的。自从诞生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世界划分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体系以及随后出现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三支基本力量以来,发展不平衡已演变和扩大为无例外地涵盖各大洲、各地区、各类型国家以及科技、经济、政治、军事、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普遍的、绝对的规律。整个世界均处于发展不平衡之中。 首先,发展不平衡表现在相同类型国家之间,不仅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发展不平衡,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同样发展不平衡,第三世界国家之间也发展不平衡。20世纪的整个历史进程已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例如,在20世纪的历史巨变中,正是由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使欧洲丧失了几个世纪以来对世界的支配地位;使美国得以迅猛崛起并取代欧洲而称雄于世。正是由于社会主义发展不平衡,使苏联、中东欧各国、中国等国的社会主义历史运动在其发展过程中起伏跌宕,出现了不同的命运和结局,使中国的社会主义在实行改革开放以后呈现出蓬勃生机和活力。正是由于民族主义国家发展不平衡,在独立后走上不同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而且其经济发展水平也有极大差异,联合国就此将其区分为四类国家,即高收入的石油生产国、中上等收入的新兴工业国和地区、中下等收入国家、低收入的南方不发达国家。 其次,发展不平衡规律还表现在不同类型国家之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发展不平衡,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与前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也是发展不平衡。例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30年代,当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因普遍遭受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而倒退或停滞不前之际,社会主义苏联的经济建设却取得了辉煌成就。二次大战后初期,东方社会主义国家力量迅速发展壮大且其发展速度也远远超过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但随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入新的一轮经济增长周期而使其发展速度超过了社会主义国家,从而使力量对比发生了不利于后者的嬗变。又如,在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下,原来倍受欺凌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人民逐渐觉醒并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民族民主运动,使资本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处境日蹙,最终彻底粉碎了殖民主义体系,一大批新独立的国家作为一支新兴力量登上了世界历史舞台,成为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并列的第三支基本力量。 最后,需要指出,各地区、各国家之间科技、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对20世纪世界发展不平衡起着关键作用。例如,在欧、美一些国家和地区率先兴起的科学技术的群体化、高速化、实用化发展,催生和带动了各国、各地区之间产业结构的差异性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由此产生的连锁反应是政治、军事、社会以及文化发展的不平衡。由于世界科技、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20世纪以来,世界格局和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几经变迁:从本世纪初的列强争霸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德意日、英法美和苏联的三角抗衡,到二战期间的法西斯同盟与反法西斯同盟的生死较量,到二战后美苏两极对峙、三个世界和东西南北关系的格局,到当前多极交叉即一超多强格局。正是以上三个方面的发展不平衡,构成了20世纪世界发展不平衡的总体图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