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地理环境与中国传统水利的特征(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徐海亮 参加讨论

中原古代水文化,说到底归结到一个”土“之上。它是黄土农业文化的水文化。五行之中,核心是土,这不是偶然的,正是传统文化的体现。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水利文化相对滞后于黄河发展,受到中原文化的熏陶和影响。但它们不完全同于中原水利文化,即发展水利,并不完全归结到”土地“之上,往往与流通、商品经济发展联系。表现出了近海的三角洲文化的特点。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深刻地指出:“象水一类东西,在它归于一个所有者所有,表现为土地附属物的限度内,我们是把它作为土地来理解的”。这也是研究中国传统水利历史的参考。近代水利科学的巨匠李仪祉先生,深谙传统水利之弊,也认为:“古代之水利工程,是附在田制上设施”,传统的运河工程,“都是为着漕粮,竟无一点工业上的关系”[7]。言简意赅,何其深刻!
    四、中国古代传统水利的某些特征
    中国传统水利,指的是以中国宗法的地主社会之水利为代表的,附着在宗法的、地主的、专制帝王的政治与土地制度之上,从属于宗法、地主经济的古代水利形态。从文化观念意义上,它的首要特征是宗法、地主、专制集权的国家水利。它由中央集权的政府统一规划决策、投资拨款、主持操办、董役兴工,规模较为宏大。古代的治河防洪、运河工程、灌溉水利,不论从工程量看,从经费看,还是从调动的官民力量看,在世界史上都是最宏伟的,许多工程不愧是封建文明的象征。需要补充的是,与郡县制相适应的地方水利乃至村社水利,从本质上说仍是这类型的补充。治水活动从来就是安邦定国的大事,它决定着农业经济的成败与宗法制、地主制为基础的专制王朝的存亡。从大禹王到汉武帝,从隋炀帝到宋太宗,迄至康、雍、乾三帝,象中国君王那样亲自过问、主持水利兴役,在马克思研究的东方各国,也是不多见的。重视农业水利成了考核中央、地方官吏的政绩的重要方面。《大唐六典》明确规定每年府县派官员督察溉田,“岁终,缘其功以为考课”。
    其二,它与宗法地主社会区域性经济的发展变化紧密相联。中国近代第一个试图用马克思学说去解释中国水利史的人是冀朝鼎,他提出了“基本经济区”的概念[8]。阐发的正是马克思关于东方水利的观念。从他的分析中,区域水利随着基本经济区的兴衰、转移而变动;在某种意义上,也是这种区域水利的兴衰,反过来又影响着基本经济区的形成、发展、衰败、转移。水利区域是在历史条件下形成,依赖于一定的人文环境和自然地理环境--特别是气候与水系、流域环境的。
    其三,它是宗法地主社会的自然经济的水利,它从属于货币投向购置地产的传统,目的为发展产品经济。而西欧一些典型的历史水利,以及清末以来中国的一些商品化水利则不同,发展水利就是为了发展商品经济,其资金的积累与由来,决不单靠中央集权的国家财政拨款,而可能来自于社会、来自于民间,来自于金融组织,来自于国际资本,当然也来自于社会化的机构。中央集权的朝廷与农业水利资本主义的萌芽存在对立的关系,如河套清末垦务水利中清廷与王同春的冲突。
    其四,在中国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传统水利,构成了一种特型的水利文化。治水者治国。从禹王开始,治水与治政始终是联在一起的。大规模渠灌体系取代井田制的沟洫工程,反映了土地制度变革。秦汉以后,水利机构官僚化。而防洪、水利组织往往是军事化、准军事化的,汛兵、屯田兵就是一种型式。频繁的水利活动,升华出传统水利特具有的文化意识。
    这些特征作为水文化遗产,代代相袭,既有积极的一面,也存在包袱与负面的影响,本文就不赘述了。
    五、古代水利文化中的天人关系
    “易”的思想体系,最充分地表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水”的关联。老子认为:“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甚,故几于道”;“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水性已人格化、哲理化了。孔子认为: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由水象,将人的心理与自然勾通;“夫水者,君子比德焉”,水又与伦理道德相通。荀子认为“水则载舟,水则复舟”,道出千古不灭的政理。《管子》认为:“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流通者也……;”是以圣人之化世也,其解在水。故水一则人心正,水清则民心易“,从自然环境角度,从社会哲理谈到水的深刻喻义。《尚书·禹贡》从九州向黄河中心的贡赋水道,反映出神圣的大一统思想,召公谏周厉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又以政治文化形式体现出来。先秦时期丰富、深邃的水文化之例,是举不胜举的。这些思想,延续了二千多年,以至在当代仍在发挥作用的深入人心的文化教义,也是”天人合一“的自然价值观的具体体现。
    到西汉末,朝野对于水旱地震等自然灾害,谈的特别多,并不完全是社会因素所致。西汉末洪涝,在谷永传中也有反映:“建始元年以来二十载间,群灾大异,交错锋起,多于春秋所书’。汉哀帝罢免孔光、师丹,谈到”朕既不明,灾异重仍,日月无光,山河崩决,五星失行“,”间者阴阳不调,寒暑失常,变异娄臻,山崩地震,河决泉涌,流杀人民“,决非简单的”天人感应“,也不是言辞夸张,的确汉代后期灾异群发频甚,治水特别引起关注不是偶然的。近年来,对明清小冰期的灾害异常有较多的研究,历史上还有一个类似的两汉宇宙期,即公元前200年至公元200年的地象、天象、气象异常期,震灾、海浸、冰川,山崩地裂、特大水旱、河患、蝗灾、大风飞大雪严寒、瘟疫都有异常出现[9]。环境变迁的重大冲击振动,对水利活动、意识有较大作用。诚然,在科学不发达的过去,天人关系的水利观、灾异观,不能不穿插”天人感应“的狭隘迷信倾向。
    从水利文化角度,人与自然的关系集中地有三种倾向:消极无为,人与自然协调融合,”人定胜天‘。古代从大禹治水获得的精神力量是深远的,人们承认自然环境的巨大作用,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威胁,但在水利历史中,人们最崇尚的仍旧是通过自身奋斗可以战胜水旱灾害,可以去控制黄河,他们这样去想,也这样去作了。从《天问》到《农政全书》中的“人能胜天”,都体现了这一思想。从自然哲学观到社会哲学观,人们从治水获取了巨大的社会实践信心。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