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康乾盛世下清准贸易与清准关系研究(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近代中国网 柳岳武 参加讨论

三、乾隆时期准部贸易与对准政策
    (一)、前期清准贸易与清廷的准部政策。
    乾隆继承了雍正晚期与准噶尔议和政策,他虽在表面上称“请和不请和在彼,我惟固我疆域”[1]276,卷7,但内心还是倾向于议和的,以求换取一个相对安稳的西北环境。乾隆四年十二月,准部派来的使节哈柳向清廷正式提出了西藏熬茶、熬茶贸易以及其他正式贸易问题。准部台吉噶尔丹策零要求将熬茶人数增加到300人(原100人),而对于熬茶贸易以及正式的贸易问题却没有写入表文中,而是让准部使节当面恳求“允行”。[1]P593,卷106乾隆对于准部的这一傲慢行为加以回击,他告诉准部使行人员,贸易的事情“命大臣与尔定议。”双方“贱视”贸易地位的行为都深受中国传统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思想的影响。[27]里仁第四
    而对于清廷而言,对准部的贸易只是中国传统政治策略中“天子之于夷狄也,其义羁縻勿绝”[28] 卷117的再次利用。
    乾隆五年正月,清方的尚书海望与准部哈柳正式达成了双方的贸易事宜。该贸易事宜要求如下:第一,贸易按俄罗斯例,自备资斧,定期四年。第二,贸易分两地进行,一者为北京,一者为肃州。到北京贸易的应该走内地而不可走喀尔喀地方,贸易人数不得过二百人;到肃州贸易的,也为四年一次,人数不得过一百人。两者限期为八十天。第三,要求每当贸易之年准部先将起程日期、到达日期报告驻边大臣,然后由驻边大臣报告部院,“奏请派遣章京、笔帖式等照看。”第四、要求除禁物外都可以买卖。第五,贸易具体的年限与俄罗斯相分开。俄罗斯为子辰甲年,因此准部于寅、午、戌来北京贸易,子、辰、甲年到肃州贸易。第六、为了防范准噶尔贸易人员扰乱喀尔喀,决定他们由内地来北京,但由于路程遥远,清方答应无偿地提供马匹济运。[1]P621-622,卷109
    随后清廷又议准了准部的另一种正规的贸易即熬茶贸易。熬茶贸易规定如下:第一、应准部要求,定人数为三百人。第二、路线由扁都口边界到东科尔贸易,事毕即由此处护送进藏。第三、清方从理藩院拨章京二人,到哈密军营,由提督李绳武拔兵五百名,派军官率领,同章京一道协同办理。[1]P625,乾隆五年正月下
    此后双方贸易得到了正式恢复,准部从事着北京贸易、肃州贸易和哈密贸易等正式贸易,和使节贸易、私人贸易和熬茶贸易等非常规性贸易。这一贸易至乾隆十三年之前都进行得相当顺利。
    乾隆十年十二月哈柳再次来京,目的是告诉清廷,准噶尔老台吉噶尔丹策零已死,新台吉策妄多尔济那木札勒立,并秉承新台吉之命,向清廷请求赴藏熬茶;另外对准部在北京贸易一事进行修改,要求以后北京的贸易改为就近在肃州贸易。而此前,准部已于乾隆八年十一月到藏进行了熬茶[29]P478。清廷答应了准部熬茶请求,并将北京贸易改到肃州。自此原来到京的四年一次贸易改到了肃州,肃州从此为两年一贸易,直到准部灭亡。
    (二)、乾隆十三年及其后的对准政策和清准贸易变化。
    乾隆十三年,准部进京使节唵集又来北京,这次又多带货物,并要求将“瘦乏牲畜,在哈密变价”。乾隆拿他们没办法,只得命令李绳武照上次加恩之例,准其将所带牲畜变价,但再次要求李绳武“晓以与例不符,姑因玛木特未经告知,致尔误带”。[1]P49,卷309
    清廷一直想限制准部的贸易额。其原因在于:第一、贡使来的频率要比正规贸易的频率高得多,使节的频繁往来,在肃州的频繁活动,使清廷认为它不仅浪费钱财,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种不安分因素。第二、准部“频繁更换使节,以此来寻找借口”做法也使清廷非常反感,而且出于政治军事的考虑,清廷不希望准部在与清国的长期贸易中再次壮大,威胁到清国的安全。再者、准部到西藏的熬茶以及熬茶贸易让清廷感觉到准部在西藏和其他靠近蒙古的活动时刻像一颗定时炸弹,都会给清国带来危险。因此乾隆在准部完成第二次熬茶后,传谕驻藏大臣和达赖喇嘛等“嗣后非有特殊事故,不准准噶尔人入藏熬茶。”[30]P300
    清准贸易这一时期规模如何?可以从乾隆十三年的贸易中看出。乾隆十三年是准部第三次到肃州贸易的年份,准部带到肃州的货物要比十一年多一倍。安西提督李绳武以“向来求售,提臣等代奏,屡经降旨允准,此次所带牲畜既倍上年,其疲乏牛羊,应令酌量于哈密设措售卖,仍申明成例,令其不得视为故。”[1]P170,卷315乾隆虽对提督等的因循守旧很恼怒,但对准部所造成贸易的既成现实。这次贸易的结果是准部卖出了部分牲畜,其作价为十八万六千二百余两,兑给内地绸缎、茶、线等项,作价为十六万七千三百余两。清方给准部的现银为一万八千八百余两,可见规模不小。
    但是准部日益增大的贸易量引起了清方的注意,清方加紧制订措施来限制准部的这种行为。乾隆十五年六月陕甘总督尹继善在上奏夷使交易事情时称“但准夷自交易以来,货物渐增,宜示节制。”要求自此次开始,“夷人到肃,责其违例,不准全数交易。如果情词恭顺,再行酌量办理。”并要求制订嗣后章程。[1]P1051,卷367而乾隆十五年的准部使节贸易的数量也确是惊人,诺洛素伯等带来牲畜就有十六万零,比十三年增加了近五倍。乾隆称准部的这一贸易行为“实系无耻之徒”,要求尹继善等相商妥办,以绝其后无厌之欲也。[1]P1058,卷368
    乾隆十五年九月,陕甘总督尹继善制订了针对准噶尔人贸易的“日后章程”,该章程要求:“嗣后,羊不得过三万只,各项皮张不得过三万张,牛马共不得过一千,总共的贸易成交量不得过银七万两。[1]P1123,卷373这是清准贸易以来清方定出的唯一一个贸易额限度。
    但是随着准部内部的分裂和冲突的加剧,准部在内乱中极大地削弱了自己。清廷开始改变对不再强大的准部政策,同时也在改变对准部的贸易政策。乾隆十六年,准部的喇嘛达尔扎在准部内战中战胜,原台吉失败。十七年新任台吉喇嘛达尔扎遣使图卜济尔哈郎进贡,要求使臣往来时不受人数的限制,到肃州贸易时牲畜内疲乏的准许买卖。乾隆对新台吉喇嘛达尔扎本无好感,对准部频频内乱,日益削弱的形势早已了如指掌。因此对准部的贸易要求可谓不屑一顾。乾隆要求贡使人数以五十人为限,肃州贸易照乾隆十三年最多之数。并称”贸易一节,原系小人谋利之事。尔等携来不堪之物,虑我中国之人不用。若我中国之人将不堪之物给尔等,尔等肯受乎。此事琐屑,朕所不问,即我封疆大臣,亦不屑办理,尔等何必以此渎奏。“[1]P330,卷406
    到了乾隆十八年,准部内乱进一步扩大,达瓦齐在同阿睦尔撒纳、喇嘛达尔扎的战争中获胜,成为准部台吉;而阿睦尔撒纳等人又联手对付达瓦齐,准部实力就在连绵不断的内战中日益削弱。清方对准部贸易政策密切地配合对准部的总体政策而变化。清廷自此决定中断同准部的贸易往来,而采取武力收复伊犁。因此当乾隆十八年十二月,永常奏报”准夷贸易“之期将界,请求为此而准备时,乾隆的指示是:如果达瓦齐果真遣使到哈密,要求将他们”即行却回。“[1]P903,卷453其后准部于乾隆十九年七月,派阿济伯克等到边卡请求贸易,乾隆以”此度贸易,出自达瓦齐,乃欲自比噶尔丹策零,是以大皇帝不允“而拒绝了他们;并要求,等达瓦齐派往北京的使者敦多克回到伊犁后传谕达瓦齐,如果达瓦齐能够”一一遵旨,恭顺恳恩,亦不妨仍准贸易。“[1]P1062,卷468但这只是清廷安抚达瓦齐的假象,清廷早已作好了明年收复伊犁的准备,自此清准贸易完全结束。
    四、康乾盛世下清准关系和清廷藩部贸易政策评价
    (一)   积极意义
    清准关系既体现了清初清国藩部贸易政策的继续,又体现了对藩贸易政策的更张。清初对西北蒙古诸部的贸易政策基本上是放之任之,而到了康熙中后期,特别是乾隆朝,清国实力开始上升,康乾盛世局势也日渐打开,其对西北蒙古地区的控制也日益加强,从而将西北蒙古各部的贸易政策开始纳入了国家总体政策之内,通过贸易政策的变化来左右西北边陲的各藩部,达到对各藩部进行有效控制的目的。
    清准贸易对双方都具重大意义。对准部而言,清准贸易具有以下功能:首先,清准贸易促进了准部与内地物资交流,活跃了准部经济。准部虽在阿睦尔撒纳和噶尔丹策零领导时期进入了所谓的”准噶尔汗国“的黄金时期,但准部地处西北高原,相对恶劣的自然地理环境使得他们资源仍然十分有限,许多生活物资得不到满足,这些都迫使他们不得不同其他部落或国家进行贸易。正是出于这种原因,准部不得不不断地派人到哈萨克、南疆和北面的沙俄从事贸易[3]P183。而清准贸易的展开,部分程度上缓和了准部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而且通过雍正末期乾隆前期准部清国的经济交往,准部的内部经济却有所提高。其内部水利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西域水道图》称:“涉水之区,资其灌溉,种艺滋丰,今者广辟耕屯沃野万里,详求水利,沾被益多。”[20]P93可见这一开发是在准部原有开发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扩大。并且清准贸易也进一步促进了准部内地冶炼等手工业的发展。帕拉斯在《蒙古历史资料汇编》中也说准噶尔人能用自然结晶硝制作火药,他称“他们把硝品放在用白杨或桦木灰制成的浓烈碱液中烧煮,使之结晶,……直到液体开始成为颗粒为止。”[24]P14准部在雍正末乾隆初期的二十几年时间内与清方的经济往来恰恰为这些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经济上的基础。
    清准贸易对于清方而言也同样不可忽视。首先、清准贸易也促进了西北地区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内地客商的纷纷带货赶往肃州又形成了一股物资流动的潮流。有学者称“清政府对准噶尔作战促进了人、金、物的流动……另一方面投入大量的银币,不仅使这些地区经济活跃,而且对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31] P17而实际的情况不仅是战争推动了西北经济的发展,清准间的贸易、社会生活、习俗的交流同样地推动了西北地区的发展,而且后者的功能比前者可能更为重要。
    其次、清准贸易还促进了准噶尔和其他蒙古以及内地的交流。它主要表现为两地间的民间贸易交往行为。清准贸易原则上不允许有私人贸易行为存在,但是清准间一轮轮的“官方”贸易不可能不诱使私下贸易的发生,而乾隆十六年喀尔喀坐卡侍卫前锋和准部的私相贸易的发觉却引出了一个长达十几年的整个喀尔喀人与准部私下贸易的内幕。清方发现与准部私下贸易各喀尔喀旗都有,而且已经存在了十几年了。清廷无法对所有的喀尔喀进行清查,也无法对各喀尔喀施加处罚,只得宣布以前的既往不咎,同时禁止此后的一切私市,包括脱境与回人私市[32]P14437。可见清准贸易起着推动内地与西北地区民间经济交流的作用。
    (二)、局限
    康乾盛世下清准贸易具有巨大的局限。首先、清廷的这一贸易政策导致国家贸易中内外政策使用上的混淆。清廷对藩部贸易政策的更张主要体现为将“贸易”等经济活动纳入为政治服务的范畴之中,让经济贸易行为政治需要服务。自康熙朝开始,清廷开始将贸易等活动作为对西北周边各蒙古地区实行政治、军事控制的“松紧带”。视西北边部各蒙古特别是准部的“驯服”与否来调节“经济贸易”松紧带的松紧度。这种将传统儒家思想上的“怀柔”远人的理想同国家的实际需要相结合,运用经济利益与政治利益的互动来达到“和戎”和“化外”的做法是康熙时期“边部贸易政策”的特色。不过这一政策也有其消极性。一方面,这种通过经济贸易带动政治,军事需要的“松紧带 “ 的内藩做法很容易被挪用到外部问题的处理上。在对待属国以及非藩属的西洋大国时,也常常加以滥用。这样一来,就完全弄混了政策的使用前提,其结果只能是使清国越来越陷入一种无知的自大中。另一方面,这一经济贸易”松紧带 “政策也容易同传统的”怀柔 “相等同,即在缺乏国家强大实力的前提下,错误地将它用到不同的对象上,其结果又陷入到传统的”议款求和“的旧圈之中。
    其次、封建性贸易活动同样因封建帝王封建思想的制约而使其社会功能大打折扣。封建统治阶级传统的”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的重义轻利思想使得他们向来轻视贸易行为。清方在贸易过程中始终是以一种消极的心理来看待清准贸易,这与清国对待其他属国或西洋国家的做法同出一辙。封建帝王只将同藩部、属国的贸易看作怀柔远人的一种手段,而不曾将它看成是发展自身同时也是发展藩部经济的一种途径。清代无论是康熙、还是雍正或者乾隆天下一统观中的理想社会仍然是自给的”农耕“社会。因此自康熙二十二年[7]P12上-13下,卷112开始对准部、蒙古等藩部贸易作出限额后,清廷一改初期藩部的自由贸易政策,开始对边部的贸易加以严格的限制。而此时清国正是康乾盛世的鼎盛时期,边部却不能分享鼎盛时期的经济发展成果,结果使得西部与中国的东、中部的距离进一步拉大,对西部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消极影响。康乾盛世时期的清廷对边部的贸易总是”限制“多于”鼓励“,贱视多于认同,其结果不仅没有发展全国经济,反而使西部与中东部差距拉得越来越大。
    注释:
    [1]《清高宗实录》[Z],中华书局, 1986版。
    [2]《准噶尔史略》编写组编:《准噶尔史略》[M],人民出版社, 1985年版。
    [3] [苏]伊。亚。兹拉特金著, 马曼丽译:《准噶尔汗国史》[M],商务印书馆, 1980年版。
    [4] 巴德利(J.F.Baddeley)著 吴持哲,吴有刚译:《俄国·蒙古·中国巴德利 》[M],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1 年。
    [5] 托津纂:《钦定大清会典》 [Z],嘉庆朝,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 民国79年(1990)版。
    [6]《清会典事例》,中华书局,1991版;林铁钧 主编:《清史编年》[M],第二卷,康熙上,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7月版。
    [7] 齐木德道尔吉等编:《清朝圣祖朝实录蒙古史史料抄》[Z],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8] 马汝珩,马大正著:《厄鲁特蒙古史论集》[C],青海人民出版社, 1984年版。
    [9] 包文汉整理:《清朝藩部要略稿本》[Z],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1997版。
    [10]《清圣祖仁皇帝实录》[Z],中华书局, 1986年版。
    [11] [后晋]刘桒等撰:《旧唐书》[Z],中华书局, 1975年版。
    [12] [清]蒋良骐撰 林树惠,傅贵九校点:《东华录》[Z],中华书局 ,1980年版。
    [13] 金启孮:《清代蒙古史札记》[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0年11月第一版。
    [14]宝音德力根主编:《明清档案与蒙古史研究》[M],第一辑,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0年。9月版。
    [15] [清]]刘献廷撰:《广阳杂记》[Z],台北 广文书局, 民国75年(1986) 版。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一
    [16] 乌云毕力格:“康熙皇帝第二次亲征噶尔丹的满文文书及流传”考证的结果是“康熙帝尚未到达宁夏,噶尔丹在4月4日已病故”,非实录所说的服毒而死。宝音德力根主编:《明清档案与蒙古史研究》[M],第一辑,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0年。9月版。
    [17] [清]俞正燮撰, 涂小马, 蔡建康等校点:《癸巳奏稿》[Z]卷八,“驻扎大臣始末” ,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1 年版。
    [18] [日]佐口透:《俄罗斯与亚细亚草原》[M],P119-122。转引自准噶尔史略编写组编:《准噶尔史略》,人民出版社, 1985年版,P123。》
    [19] 松筠 撰:《西陲总统事略》[Z],台北 ,文海出版社 ,1965版, 转引自《准噶尔史略》编写组编:《准噶尔史略》[M],人民出版社 1985版。
    [20] 傅恒著,钟兴麒,王豪,韩慧校注:《西域图志校注》[Z],疆域五乌鲁木齐 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2年9月版。
    [21] 国立故宫博物院故宫文献编辑委员会编 :《宫中档雍正朝奏折》[Z],第一辑,国立故宫博物院出版, 民国67-69版。史松编:《清史编年》[Z],第四卷(雍正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1年11月,第一版。
    [22] 魏源:《圣武记》[Z],中华书局, 1984版。
    [23] 《军营档》[Z],乾隆十一年十一月十四日抄录奏片。
    [24] [德]P.S.帕拉斯著 邵建东,刘迎胜译:《内陆亚洲厄鲁特历史资料》[M],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2版。
    [25] 牙含章编著:《达赖喇嘛传》[M]人民出版社1984年9月第一版。
    [26][清]印鸾章:《清鉴纲目》[Z],长沙岳麓书社出版,1987年版……
    [27] 张馨主编:《四书》[Z],里仁第四,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年5月第一版。
    [28]司马迁著:《史记》[Z],“司马相如传”,商务印书馆, 民国24年[1935]印。
    [29] 丹珠昂奔主编:《历辈达赖喇嘛与班禅额尔德尼年谱》[Z],中国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2月第一版。
    [30] 郭成康:《清史编年》[Z],乾隆朝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11月第一版。
    [31] [日]香坂昌纪:《清朝前期对准噶尔作战的经济效果》[A],《史学集刊》2000年11月,第四期。
    [32] 赵尔巽:《清史稿》[Z],中华书局,1977年8月第一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