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习心得、资料 >

论孙中山晚年与美国关系(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广东社会科学》 陈三井 参加讨论

1922年6月陈炯明叛变,孙中山被迫离粤,革命事业中挫,关余交涉暂告停顿。12年2 月,孙中山命滇桂联军合力击溃盘据广州的陈军后,第三度入粤建立陆海军大元帅大本 营,执行大元帅职权,亦再度提出分享关余的交涉。
    9月5日,孙中山令大本营外交部长伍朝枢,透过英国驻广州领事真密孙(James,Jamieson),正式照会北京公使团要求分享关余,展开第二波的关余交涉。照会所附说 帖,共分五款:首述军政府分领关余的前例,并对1921年美国国务院阻挠续拨关余之事 表示抗议;第二款驳斥国务院将关余悉数移交北京政府的理由,否认北廷能被视为“中 国的政府”,更进一步说明各省可同担外债偿还义务,但绝不能允许北方武人以西南关 余对付西南人民;第三款主张关余交付总税务司,依照比例分配南北政府,并且1920年 3月以后西南应得关余,理应全数补还;第四款否认内债整理基金有挪用关余的权力, 指出事实上以盐余及烟酒税,已足充此项基金;第五款希望外交团急速照办。10月23日 伍朝枢再度照会公使团,主张关余分配问题,应由各方面全部核定(注:吕芳上:《广 东革命政府的关余交涉》,《中华民国历史与文化讨论集》,第一册,第255、259、26 0、262页。)。
    北京公使团迟迟未对广州政府第一次照会作具体答复。10月24日,美驻华公使舒尔曼( Jacob G.Schurman)面告北京政府外交总长顾维钧称:“广东向使团力争属于东南部分 之关余,本使业经请示政府训令。今奉本国政事堂电开,美政府仍持往昔看法,以为使 团对于关余之关系,仅如信托人代表中国已经列国承认之政府,暂行经理而已。否则条 约上之根据,将完全消失。”(注:王聿均:《舒尔曼在华外交活动初探》,《中央研 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1期,1969年8月,第293、296页。)
    美国政府此一态度,实足以影响北京公使团之决定,彼等对广州政府两次照会,均迟 不作覆。12月1日,北京公使团以领袖公使荷兰籍欧登科(William J.Oudendijk)具名, 致电广州英领,对孙中山有意接管海关“骇人听闻的主张”,提出两点警告:(一)任何 方面如有干涉中国海关之事,公使团均不予以容纳;(二)如有上述情事发生,公使团即 当采取相当强迫手段。英国公使马克利也私下致函伍朝枢,表示公使团无权干预关余分 配,同时暗示公使团也不允孙中山干预海关作业。美使舒尔曼建议美国政府采取实质战 争以外的任何手段,以阻止广州政府接收海关。美国驻华代办贝尔(Edward Bell)积极 主张,“使用非战争的一切手段,吓阻广州政府,以维持海关现状。”远东司司长马慕 瑞竭力赞同贝尔的看法。国务卿许士则建议派遣美国南海舰队驶往广州参加示威,此议 并立即获得柯立芝(Calvin Coolidge,1872~1933,在任1923~1929)总统的许可。其 它国家也采取了类似的行动。12月初,外舰开始集结广州。至同月中旬,已有英、美、 法、日、意、葡等国军舰16艘,其中美舰最多达6艘,集结在广州省河向大元帅府示威 ,冲突有一触即发之势(注:李云汉:《中山先生护法时期的对美交涉(1917~1923)》 ,收入《中华民国史料中心十周年纪念论文集》,台北中华民国史料研究中心,1979年 ,第359~360页;吕芳上:《广东革命政府的关余交涉》,《中华民国历史与文化讨论 集》,第一册,第262~263页;陶文钊:《中美关系史(1911~1950)》,重庆出版社, 1993年,第102页。)。
    面对外舰的威胁,孙中山毫不畏缩。他于12月5日致电公使团,强调“中国海关始终为 中国国家机关,本政府辖境内各海关自应遵守本政府命令”。并申明两个星期之后如尚 未解决,大元帅府将截留广东海关之关余,以为地方之用;“此乃完全中国内政问题, 无与列强之事”(注:孙中山:《截留关税之决心》,《国父全集》,第二册,第586页 。)。
    在关余事件交涉中,孙中山对美国的倚信最深,而美国的态度却最为强悍。孙中山乃 于12月17日发表《致美国国民书》,沉痛指出:“吾人首倡革命,推倒专制及腐败政府 而建立民主之时,吾人实以美国为模范,且深望得一美国刺花逸(拉法叶Lafayette,助 美国独立战争之法国军人)协助吾等,使得成功。吾人之力争自由,于今已十二年矣。 但今由美国而来者非刺花逸,乃美国之罗连臣提督(Captain Lannon),同来之战舰较多 于别国,而与欲推倒吾等,以使中国之民主得以灭亡者相连。华盛顿及林肯之国是否誓 拒其对于自由之信仰,而转为力争自由国民之压制者乎?吾人实不信此,并深愿贵国舰 队人员详思此问题,然后放炮向吾等轰击。现彼等之炮已向此无炮垒抵御之广州城矣! 因何而欲炮击吾等乎?实因吾人对全国税关之收入,有合理要求,除清偿以税关作抵押 各外债之后,得取得余政府治下内各处收得所余之关税。夫此项收入,实属吾人,故余 政府定有此权。且此款为敌人所得,遂用之以购军械,转杀吾等,故不得不阻止之,与 君等先代投英国茶于波士顿埠港口之事无异。现贵国执政者或不肯扶助中国争自由,等 于扶助他方。设若贵国以海军军舰向我所辖境内争收关余,而令北方不良之军阀得获胜 利,实为一种愆咎及无穷耻辱也”(注:孙中山:《为争关余税收致美国国民书》,《 国父全集》,第二册,第128~129页。)。
    孙中山除了透过外交管道,希望迫使公使团理屈而退外,舆论的反应也站在南方政府 一边。换句话说,列强的蛮横行径也激起了广东各界人民的无比义愤。12月16日广州各 界在丰宁路西瓜园举行第一次公民大会,会议致电北京公使团,吁勿对关余作越轨干涉 。又致电各埠华侨,说明列强压迫中国真相,共勉为政府的后盾。会后一万多人参加大 规模的示威游行,游行的队伍曾在粤海关署前停息,演说争回关税;到了东堤,又派代 表赴大元帅府请愿,希望孙中山“勿为强权所屈”,即日收回关余。孙中山亲自接见, 表示将限期收回关余,并建议散发英文传单,以正谊公理劝告外舰上的水兵,冀其憬悟 。翌日,广州各公团又集会,决定组织“外交后援会”为政府后援。24日,广州工会联 合会等七十余团体共1万余人在广州市第一公园举行第二次公民大会,通过谴责列强炮 舰政策的宣言。会后游行,号召同胞“要分关余,就要民族自决,就要民族奋斗”!12 月20日广州市街出现了“抵制英美”的标语。25日“外交后援会”遵照孙中山的建议, 派发致外国海军水手传单,说“吾人只求和平与秩序,遵守公理收回关余,以揭去世界 并吞主义者之假面具”,要求水手们起而扶助被压制下的中国人。另外,在广东的联义 社、省港华人船主司机总工会有罢工、停止起卸外货的宣言,广东总工会、湖南旅粤学 会、梧州劳工联合研究会、上海外交大会、旅沪广东自治会、全国学生联合会、广东省 议会及广东中山学校校长等,或通电,或集会宣言,要求“即日收回关余”,要求收回 关税自主权,都誓作政府后盾(注:吕芳上:《广东革命政府的关余交涉》,《中华民 国历史与文化讨论集》,第一册,第266~267页;陶文钊:《中美关系史(1911~1950) 》,重庆出版社,1993年,第103页。)。
    面对广州政府的强硬态度,复凛于南中国民意之不可侮,列强意识到武力恫吓政策已 不再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政策。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