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习心得、资料 >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运城高专学报(社科版 李金堂 参加讨论

马克思指出:“对人类生活形式的思索,从而对它的科学分析,总是采取同实际发展相反的道路。这种思索是从事后开始的,就是说,是从发展过程的完成的结果开始的。”⑤他又形象地说:“人体解剖对于猴体解剖是一把钥匙。低等动物身上表露的高等动物的征兆,反而只有在高等动物本身已被认识之后才能理解。”⑥这种“从发展过程的完成的结果开始的”思索和分析,正是历史认识过程次序的当代性。
    当然,历史认识的这个特点决不应导致错误的理解:似乎不存在什么客观的历史发展过程,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任意地改写历史。承认历史发展过程具有客观实在性,根据确凿的史料努力对历史作真实的叙述,并不排除历史家根据对当代社会生活的理解和感受去不断加深自己的历史认识,不断进行新的探索,不断对历史问题给予新的评价。恰恰相反,对当代社会生活的认识越深入,对历史的理解也越深刻。历史资料记叙不清的,难以理解的东西,当代社会生活有时却提供了解决问题的答案,道理正在这里。但是,正如马克思所说:承认这种特点,决不应导致“抹杀一切历史差别”⑦,也不应把当代与历史完全等同起来。
    第四、历史认识检验的当代性。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历史认识的检验,自然也离不开实践。直接现实性是实践的重要品格,它决定了历史认识的检验也必然具有当代现实性的特点。但是,由于历史认识对象的已逝性,对历史认识真理性的检验,不可能通过重复原来的历史实践活动来进行,而只能依靠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社会实践,特别是历史研究者的史学实践活动来进行。这就使历史认识的检验具有自身的特殊性。
    当代是历史的延续和发展。具有普遍性的历史认识,如历史观、历史规律等,是人们历史经验的总结。它虽不可能再受以往历史活动的检验,但在现实生活中继续发生作用,因此就必然会被当代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所检验。对这部分历史认识的检验,和一般科学认识的检验相同,是直接的检验。它的当代现实性是不言而喻的。
    历史的发展不仅有延续性的特点,而且发展是不平衡的,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因此,尽管历史不会重演,以往社会生活的某些情况,仍然在现今的生活中一再地表现出来,这就是所谓的历史残迹,对它的考察可以检验我们对这部分历史的认识。即使大多数地区早已逝去的、遥远的古代生活,今天还存留于某些落后地区或民族的社会生活之中。对这种古代历史的“活化石”的研究,也可以检验我们对古代社会的历史认识。这种检验方式,是历史认识所特有的;它说明,一些虽非普遍性的历史认识,还是可以通过当代历史家的史学实践进行检验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某些问题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加之新史料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等,都会推动历史家去不断检验已有的历史认识,纠正认识中的错误,使之渐臻完善。这就是对历史的重写。从历史认识检验的角度看,这种重写正是建立在历史家史学实践基础之上的。
    所以,历史认识的检验虽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其中某些认识一时难以检验其正确与否,但总的说,和一切认识的检验一样,无论如何也离不开当代社会的实践活动,特别是历史家的史学实践活动。
    从以上四个方面,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切历史认识无不具有当代性的特征。“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正是对历史认识这一重大特征的概括。因此,这一命题的正确性是无可怀疑的。我们不应该由于克罗齐曾赋予它某些过于强烈的主观色彩而拒绝对之作正确的理解。否则,在泼污水的时候,就连澡盆里的孩子也一齐抛弃了。
    二“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命题对于当代史学研究之重要意义
    长期以来,我们没有建立自己的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体系,只是满足于引证唯物史观的现成结论;对外国的史学研究采取封闭和排斥的态度,拒绝借鉴他人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历史认识论方面的成果,以丰富和发展我们自己。结果是教条主义泛滥,人们的思想被禁锢;而在具体的史学研究中,仍然以史料的考证和文献的叙述为主。这种史学,本质上是实证主义的而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史学界许多理论问题长期争论不休,可以说是它的最生动的注脚。虽然我们取得了许多成就,也有不少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写出的史学著作。从历史认识论看,这种史学的最大缺陷之一,就是严重忽视了对认识主体的研究,具有强烈唯史料论的倾向。
    诚然,史料对于历史认识具有特殊的作用:它不仅是通往认识已逝社会生活的特殊桥梁,除此别无他途;它还是历史认识的凭证,舍此无从认识以往的人类历史。这表明,历史学与自然科学及其它社会科学都不同,它的认识主体与客体之间,必须经由史料的中介,否则无法发生联系。这是历史认识的间接性。因此,历史认识主体在借助史料认识客体上,有着十分重要的能动作用。不研究主体,不研究主体如何正确而深刻地认识客体,史学研究要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是不可能的。
    另一方面,我们对于史料也应取分析态度。一切历史资料都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决非纯客观的东西。尤其是文字的记载,大多属于当时统治集团的人们按照自己的利益和理解对历史过程进行的叙述和评价,必然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和主观性。此其一。这种记叙既不可能是历史发展进程的全貌。而又经过多次社会动乱的损坏,很难完整地保存下来,因而必然是片断的,残缺不全的。此其二,就是保存下来的部分史料,也由于经历了长期历史岁月的冲刷,由于距离今天现实生活的遥远,而变得模糊不清,难以辨认。此其三。历史资料所具有的主观性、片断性、模糊性,给人们认识历史带来了巨大的障碍。历史家必须对有限的史料进行认真鉴别、考订,进行分析、批判,然后才能运用,以求恢复历史事实的原貌,探寻历史发展的规律。这就决定了历史认识的主观性和相对性。虽然,一切科学认识无不具有主观性和相对性,比较而言,历史认识的主观性和相对性是十分突出的。因此,历史认识仅仅考证史料并据以叙述历史的进程是远远不够的。同样,它必须十分重视认识主体的作用。不发展主体的认识能力,也就不能更好地运用史料去认识和反映客体,史学研究要取得巨大进展是不可能的。那种认为历史学就是史料学的观点固不足取,认为历史学只需研究客体的看法也是不全面的。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观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⑧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