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习心得、资料 >

疾病与唐蕃战争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历史研究》 于赓哲 参加讨论

自古以来,疾病与战争就有密切的关系。例如马援南征交趾,遭受“瘴疠”侵害,士卒死亡十之四五,学术界更有观点认为正是他的南征给中原带回来了恶性疟疾;(注:郭霭春:《中国医史年表》,黑龙江出版社,1984年,第10页。)诸葛亮“五月渡泸,深入不毛”,据说就是为了避免“瘴气”;英帝国靠海军争霸世界,一度却因为水兵坏血病而导致舰队战斗力急剧下降,直到1747年海军军医詹姆士·林德(James Lind)寻找到以柠檬、酸柚汁治疗的方法,才使得英帝国海上霸权得以维系。(注:《剑桥医学史》,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中译本,第410-411页。)这样的例子古今中外不胜枚举。
    唐朝对吐蕃的战争也是典型的例子。关于唐蕃战争,历来研究者颇多,对于青藏高原特殊的地理环境对唐蕃双方的影响加以研究的有康乐《唐代前期边防》、王吉林《从大非川之役到中宗时代与吐蕃的关系》、林冠群《由地理环境论析唐代吐蕃向外发展与对外关系》等。(注:分载《台湾大学文史丛刊》,1979年;《西藏研究论文集》第2辑,台北:西藏研究委员会,1989年;《唐代文化研讨会论文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但是对下面这个问题研究者给予的关注并不充分——青海是唐蕃战争的主战场之一,双方拉锯般进出于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军队难道会不受海拔、气候变化的影响?
    本文认为,唐蕃双方都受到了疾病的困扰,双方的拉锯格局很大程度上有意无意中服从了自然规律的安排。具体来说,唐军受到了高山(原)反应的制约,吐蕃军受到了天生惧怕炎热天气的体质特性困扰。左鹏《汉唐时期的瘴与瘴意象》一文已经指出唐军在青藏高原上遭遇到的“瘴气”就是高原反应,(注:《唐研究》第8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但是由于文题所限,并没有抓住这点展开论述;林冠群先生的文章指出了吐蕃人畏热体质对吐蕃向外扩张行动的影响,但是没有谈到问题的另一个方面——高海拔塑造的独特体质束缚了吐蕃的手脚,但同时也使低海拔地区民族难以深入吐蕃腹地。本文将围绕高海拔对双方的影响展开论述。
    一高山(原)反应对唐军在青藏高原活动的影响
    高原病(High altitude disease)种类繁多,主要有心脏病、肺水肿、昏迷、红细胞增多症、血压异常症、病窦综合症、神经与精神异常、缺氧性颅内高压综合症、指甲凹陷症等等。根据西藏那曲地区人民医院的统计,“每个进藏人员进到2700公尺以后,由于缺氧、低气压,均有不同程度的反应”,(注:金淑梅等:《高山反应94例分析》,《西藏医药》1980年第2期。)例如心悸、气短等,海拔越高发病几率越大。主要的发病原因就是低压低氧,所以高山(原)病又可以称为“低压—低氧习服不良症”,(注:张彦博主编《高原疾病》,青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也有叫做高山(原)适应不全症的。(注:参看谢成范系列讲座《高山病(高山适应不全症〉》,连载于《西藏医药》1975年第1期、1976年第1期、1977年第1、2期(自1977年第1期开始改称《高原病(高原适应不全症)》)。)高山(原)反应的显著特点就是发病者主要是初上或者重返高原的世居低海拔者,而世居高原居民发病概率小。据那曲人民医院的统计,1979年该院收治高山(原)反应患者94人,其中汉族90人,藏族4人;第一次进藏者有79人,第二次进藏者9人,第三次进藏者6人。(注:金淑梅等:《高山反应94例分析》,《西藏医药》1980年第2期。)可见高山(原)反应主要危害内地赴高原者。这一点需要特别注意,正是由于高山(原)反应具有这样的特点,才使得唐军在青藏高原上举步维艰,而吐蕃军队却来去自如。而且高山(原)反应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平时身体强健者抵御反应的能力不一定比体弱者更强,有时候甚至比后者更容易受到某些高山(原)病的侵害,以高原肺水肿为例:“本病在高原地区患病率,国外资料为5.7%-12.7%,国内为9.4%。本病男女老幼皆可发病,但以肌肉发达的男性较女性多见。20岁前后最易发生。”(注:《高原疾病》第30章《高原肺水肿》,第311页。)而军队的主要组成者正是这种强壮的青年男性。
    至少从汉代开始,中国已有关于高山病的记载。《汉书》卷96《西域上·罽宾》:“(赴槃宾国)又历大头痛、小头痛之山,赤土、身热之阪,令人身热无色,头痛呕吐,驴畜尽然。”大小头痛山在今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西南,(注:复旦大学历史地理所编《中国历史地名辞典》,江西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268页。)属于葱岭山脉,葱岭海拔之高众所周知,《汉书》所记载的病症是典型的高山病病症。对于高山(原)反应发病原因,古人进行过各种解释,如中毒说、(注:例如《通典》卷193《边防典九》“渴槃陀国”条引宋膺《异物志》:“大头痛、小头痛山,皆在渠搜之东,疏勒之西。经之者身热头痛,夏不可行,行则致死。唯冬可行,尚呕吐,山有毒药气之所为也。”前文已经说过,大小头痛山上的症状是高山反应,这里却被当作“毒药气”,另外吐蕃人也把高山反应当作中毒,11世纪波斯文作家加尔迪齐(Gardizi)《记述的装饰》中记载了西域前往吐蕃的道路,其中写道:“说到去吐蕃的道路,那是从和阗去AI.shan,而且是顺着和阗的丛山走……顺着这些山可到AI.shan。往前走是一座桥,从山的这边搭向另一边。据说,桥是和阗人在古时候修建的。山从这座桥一直绵延到吐蕃可汗的都城。走近这座山时,山上的空气使人喘不过气来,因为没法呼吸,说话也变得困难了,许多人就因此丧命,吐蕃人把这座山叫做‘毒山’。”转引自王小甫《唐、吐蕃、大食政治关系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33-34页。)鬼怪作祟说等,(注:例如《洛阳伽蓝记》卷5:“(惠生、宋云等)至不可依山,其处甚寒,冬夏积雪。山中有池,毒龙居之。昔有商人止宿池侧,值龙忿怒,咒煞商人。”(杨衒之撰,范祥雍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不可依山既然冬夏皆积雪不化,那么其海拔之高就可想而知了,笔者认为这里所谓的“毒龙”就是指高山反应,毒龙所害乃是外来宿止的商人,这符合高山(原)病特点——发病者多为外地初上高山、高原者。很可能以前就有外来者不明不白死在这里(其实是高山病发导致死亡),当地人不明就里,以为水池里有什么怪物害人,于是演变出“毒龙”的故事。)不过,最通行的还是瘴气说。例如《高僧传》卷3《宋黄龙释昙无竭传》:“登葱岭、度雪山,障气千重,层冰万里”,此处“障气”应通“瘴气”。《通典》卷190《边防典六》记载吐蕃地理时云:“山有积雪,地有冷瘴,令人气急,不甚为害。”这一说法被后来许多著作沿袭,例如《唐会要》、《册府元龟》以及郑樵《通志》等。“瘴气”说摆脱了迷信色彩,但仍然是一种错误认识。这种说法认为高山(原)反应不过是瘴气的一个种类而已,古人经常使用“瘴气”这个词,甚至到了滥用的地步,日本丹波元简著《医賸》卷中统计瘴气名称计有四十多种。(注:收入皇汉医学丛书,陈存仁编校,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93年。)冯汉镛先生认为中国古代医书中所说瘴气多数情况下指的是南方热带病,包括疟疾、痢疾、温病、脚气、沙虱病、中毒、喉科病、痈疽、指头感染、脱发等,而“冷瘴”一词实指青藏一带的缺氧综合症,(注:《瘴气的文献研究》,《中华医史杂志》1981年第1期。)前揭左鹏先生文章亦持同样观点。杜佑所说的“令人气急”符合高山(原)反应中呼吸不畅的状况,而所谓“不甚为害”,大概是因为唐人经常与吐蕃人打交道的青海湖地带海拔一般都在3200米左右,高山(原)反应不像在喜马拉雅山、兴都库什山上那么致命。但是这也不是绝对的,《唐故工部尚书赠太子太师郭公墓志铭》记载墓主郭虚己“天宝五载(746),以本官兼御史大夫、蜀郡长史、剑南节度支度营田副大使,本道并山南西道采访处置使……前后摧破吐蕃不可胜纪……七载,又破千碉城,擒其宰相。八载三月,破其摩弥、咄霸等八国余城,置金川都护府以镇之。深涉贼庭,蒙犯冷瘴,夏六月,舆归蜀郡,旬有五日而薨。”(注:樊有升、鲍虎欣:《偃师出土颜真卿撰并书郭虚己墓志》,《文物》2000年第10期。“金川都护府”似不见于传世文献,不过唐代有保宁都护府,该都护府是天宝八载郭虚己、鲜于仲通破吐蕃摩弥等城后设置,此事与郭虚己墓志所述“金川都护府”设置过程吻合,而且管辖区域与“金川都护府”亦重叠,由此估计该都护府初设时名为“金川”,后改名“保宁”。关于保宁都护府问题,郭声波撰有《唐弱水西山羁縻州及保宁都护府考》(《中国史研究》1999年第4期),他考证了保宁都护府设置时间和治所(史书记载保宁都护府治故洪州,郭声波认为“洪州”为“拱州”误),认为在今四川省马尔康县梭磨河,查《分省中国地图集》第146页“四川省地形图”,可知这里海拔至少在3000米以上(中国地图出版社,2002年)。)郭虚己作战地点在川西高原,是青藏高原的一部分,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肺水肿、心脏病等高山病在这个高度上有可能发作,郭氏大概就是因此而丧命,可见唐人也意识到“冷瘴”能害死人,不独“令人气急”那么简单。
    综合以上可以看出来,古人对于高山(原)反应缺乏正确的了解,要正确把握该病的发病机理必须要有关于“氧气”、“气压”的知识,这对古人未免苛求了。我们在古来名医如张仲景、陶弘景、王叔和、巢元方、孙思邈等人的著作里,没有见到关于高山(原)反应的明确记载。目前可以看到的隋唐时代治疗高山(原)反应的方法是服用青木香。隋炀帝曾经西巡吐谷浑,吐谷浑位于青海湖附近,海拔3200米以上,汉人会有高山(原)反应,樊子盖进献了青木香,《隋书》卷63《樊子盖传》:“(大业)五年(609),车驾西巡,将入吐谷浑。子盖以彼多鄣(瘴)气,献青木香以御雾露。”《新修本草》卷6《草部上品》:“木香(即青木香)……疗气劣,肌中偏寒,主气不足。”(注:(唐)李勣等著,尚志钧辑复,安徽科技出版社,1981年。)《本草纲目》卷3上《百病主治药上》:“青木香,主心腹一切气散、滞气,调诸气。”由此可见,以青木香治疗高山(原)反应,用意在于取其“主气不足”的作用。其实这是本末倒置,高山(原)反应发病原因在于外界氧气不足、气压低,并非人肺本身机能失调,医家只看到患者气喘的病症,于是机械地照搬医书,以青木香调整肺部机能,收效可想而知。
    现代治疗高山(原)反应还处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但是现代医学掌握了发病原因,所以至少有办法减缓患者痛苦,并且明确警告有心脑血管疾病和呼吸道疾病者慎入高原,减少发病几率。古代没有这些措施,高山(原)反应为害更烈。因此,当唐朝军队来到平均海拔4000米的世界屋脊时,面对的不仅有骁勇的吐蕃武士,同时还有那看不见的恶魔——高山(原)反应。一直到安史之乱爆发时为止,唐蕃军队频繁在青海湖周围以及松潘等地展开激战,期间亦有短暂的和平,但是不论何时我们都可以看到这场战争受到自然规律制约的痕迹。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