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习心得、资料 >

疾病与唐蕃战争(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历史研究》 于赓哲 参加讨论

我们注意到,薛仁贵的部队经历了一个由低海拔向高海拔急速前进的过程。青藏高原本身是一个地形复杂、间有起伏的高原。唐军出发地点当在鄯州(今青海省乐都县),这里位于河湟谷地,海拔在2300米左右,这个高度上出现高山(原)反应的可能性很小。到了海拔4000米以上的乌海则会有相当一部分人出现高山(原)反应,有发生急性肺水肿、心脏病的危险,而多数人则会眩晕、头痛、心慌、腹泻、疲乏。更何况薛仁贵指挥部队“轻锐倍道”,也就是说快速由低海拔地带推进到海拔较高地带,缺乏适应高原环境的必要时间,而且体力消耗一定很大,这样造成的后果会更加严重。(注:一般来说,缓解高山(原)反应需要7-10天左右,而且是在静养的前提下。)因此,我们推测薛部失败的原因之一是部队已经被疾病折磨得疲惫不堪。大非川战役后,高宗曾经对薛仁贵说:“有人云卿乌海城下自不击贼,致使失利,朕所恨者,唯此事耳。(注:《旧唐书》卷83《薛仁贵传》。)这说明薛仁贵当时有消极避战的嫌疑,与其战役初期大胆深入敌境的勇气形成强烈反差。薛仁贵的胆怯是因为吐蕃军队人数上的优势吗?不能排除这方面的原因,但是薛仁贵战前应该对敌人兵力有所了解(既然是“围魏救赵”,薛仁贵应该知道此战会吸引来吐蕃主力),而且他不是没有经历过以少胜众的战斗,不至于害怕到如此地步,更何况粮草辎重丧失于面前,此生死存亡之关头也,非拼死一搏不足以自救,笔者认为此时薛仁贵避战是出于无奈,盖因部队在高山(原)反应作用下已经疲惫不堪,可谓心有余而力不足。
    大非川战役使得唐蕃双方都意识到高山(原)反应对于战局的影响,《册府元龟》卷991《外臣部·备御四》记载了青海战役后唐人魏真宰对于青藏高原作战的经验总结:“(吐蕃)又止(宋本《册府元龟》作“土”)有瘴气,不宜士马,官军远入,利钝难知。”说明高山(原)反应已经使唐军感到高海拔地带难以逾越。而《通典》卷190《边防典六》记载了万岁通天元年(696)(注:《通典》云会晤时间为万岁通天二年,《资治通鉴》系为元年。从《通鉴》。)吐蕃大将论钦陵对武周使者郭元振的一番议论,更能映证这一点。论钦陵明确指出,汉人军队无法克服青藏高原上的“疫疠”,因此无力越过乌海、河源威胁吐蕃腹地:“今吐蕃块然独在者,非汉不贪其土地,不爱其臣仆,实陵兄弟小心谨密,得保守之耳……且乌海黄河,关源阻深,风土疫疠,纵有谋夫猛将,亦不能为蕃患矣。”(注:《新唐书》卷216上《吐蕃传上》作“乌海、黄河,关源阻奥,多疠毒,唐必不能入”。)这里的“疫疠”,应该和“冷瘴”一样特指高山(原)反应,如果真的是某种平常意义上的“疫疠”,那么为何独独阻挡汉人而吐蕃人往来无碍?论钦陵所说的地点都是唐蕃交通要道,关于乌海前文已经提到,而所谓“黄河”和“源”当指黄河源,位于托索湖以西,由一片湖泊群组成,主要有扎陵湖、鄂陵湖等,海拔均在4200米以上,高山(原)反应当更剧烈。更何况背后还有平均海拔在5000米以上的巴颜喀拉山脉。因此论钦陵可以对武周使者放言汉人军队“不能为蕃患”,确实,没有证据表明唐朝军队曾经越过此地深入吐蕃腹地,薛仁贵就曾经说乌海地区“彼多瘴气,无宜久留”,(注:《旧唐书》卷83《薛仁贵传》。)可见这里堪称吐蕃中部的“安全门”。这是严酷的大自然设置在唐军面前的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
    虽然如此,唐政府还是没有放弃在青藏高原上与吐蕃角逐的努力。仪凤三年,为了抵御吐蕃的侵扰,唐朝又派出18万大军进行反击,结果又是一场惨败。《旧唐书》卷196上《叶蕃传上》载:
    上元三年(676),进寇鄯、廓等州,杀掠人吏,高宗命尚书左仆射刘仁轨往洮河军镇守以御之。仪凤三年,又命中书令李敬玄兼鄯州都督,往代仁轨于洮河镇守。仍召募关内、河东及诸州骁勇,以为猛士,不简色役。亦有尝任文武官者召入殿庭赐宴,遣往击之。又令益州长史李孝逸、雋州都督拓王奉等发剑南、山南兵募以防御之。其年秋,敬玄与工部尚书刘审礼率兵与吐蕃战于青海,官军败绩,审礼没于阵,敬玄按军不敢救。俄而收军却出,顿于承风岭,阻泥沟不能动,贼屯于高冈以压之。偏将左领军员外将军黑齿常之率敢死之士五百人,夜斫贼营,贼遂溃乱,自相蹂践,死者三百余人。敬玄遂拥众鄯州,坐改为衡州刺史。
    这次战役失利的主因在于主帅任非其人,李敬玄本是文臣,不谙戎马,但是却被刘仁轨恶意推荐为洮河道行军大总管,《旧唐书》卷81《李敬玄传》:
    调露二年(调露二年是公元680年,当为仪凤二年,公元677年),吐蕃入寇,仁轨先与敬玄不协,遂奏请敬玄镇守西边。敬玄自以素非边将之才,固辞。高宗谓曰:“仁轨若须朕,朕即自往,卿不得辞也。”竟以敬玄为洮河道大总管,兼安抚大使,仍检校鄯州都督,率兵以御吐蕃。
    实战中,李敬玄怯懦畏敌,导致前军战败,幸亏黑齿常之率敢死队夜袭敌营,才使得敌人自相混乱,避免了唐军全军覆没的惨剧。所以笔者认为,主帅的人选不当是战败的主因。
    但是,高山(原)反应的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我们先来看这支部队的组成,上引《旧唐书·吐蕃传上》已经说得很明白,由“关内、河东及诸州骁勇”组成,也就是说几乎全部来自于低海拔的内地。其中绝大部分应该属于“初上高原者”,此种人群最容易发生高山(原)反应。那么这次战役发生在什么地点呢?《旧唐书·吐蕃传上》说“战于青海”,也就是说在青海湖附近发生的,不过这个地点说得还是有些模糊,根据前引史料,刘审礼部与吐蕃军队率先接战,战败后,李敬玄是“收军却出,顿于承风岭”,即撤退到承风岭的。吐蕃在西,因此可以断定刘审礼战败地点在承风岭以西,严耕望先生认为“约今贵德峡稍南或即千户庄”,(注:《唐代交通图考》卷2《河陇碛西区》,第533页。)唐军是由此前出,前军战败后回撤到承风岭的,换句话说,主要战斗地点极可能在青海湖偏西南。
    青海湖湖面海拔3196米,属于高山(原)反应发作地带。其周边地区只有东边河湟谷地海拔比湖面低,其余地方只高不低,因此可以断定刘审礼部战败地点海拔至少在3200米以上。前文已经说到,这支唐军基本全由内地人组成,由海拔2300米左右的鄯州前出至海拔3200米以上地区作战,海拔快速升高近千米,而且大敌压境,肯定也没有习服高原环境的足够时间,所以其战斗力被高山(原)反应削弱是毫无疑问的。
    至此,八年之间,唐军两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都以惨败告终。高山(原)反应束缚了唐军的手脚,相反吐蕃军队却可以纵横驰骋于高原之上。唐朝君臣对此十分无奈,青海战役结束后,高宗曾经问策于群臣,给事中刘景先说:“攻之则兵威未足,镇之则国力有余,宜抚养士卒,守御边境。”(注:《册府元龟》卷991《外臣部·备御四》。)群臣多附和这个观点,可见两次战败已经使唐君臣深刻地意识到消灭吐蕃是不可能的。由此一直到天宝十二载近百年时间里,唐军在青藏高原上再也没有大规模的战略进攻,所发生的一些战役只是战略防御下的局部战争,唐军在青藏高原上的主要使命是保住河湟谷地,不使吐蕃居高临下切断河西走廊。而在其他地方,例如西域以及剑南道,双方进行的是频繁的拉锯战,互有胜负。这说明,在低海拔地带,吐蕃对唐朝的军事优势是会打折扣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