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1931~1945年苏联对华政策及其成因(2)
其次,避免西线作战、重点防御西线的战略方针也对苏联对日妥协立场的产生起了一定的影响。从30年代起,随着德日法西斯的兴起,原来就处在资本主义包围中的社会主义苏联所处的国际环境更加恶化,英法美等国又采取了把德日这两股祸水引向苏联的绥靖政策,苏联面临着德日东西夹击的严重威胁,由于地域辽阔的苏联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都集中在西部,西线防御历来是它的战略重点。“九·一八”事变后,尽管日本在远东构成了极大威胁,它不得不加强东线防卫,但比较而言,来自西方的德国法西斯的威胁更大,苏联并未改变重点防西的战略,正如1939年苏联外长李维诺夫曾向蒋介石的特使蒋廷黻所说:“苏联必须西线绝对优先。”[(13)]所以苏联不惜作出一系列让步,在远东尽力缓和苏日矛盾,避免涉入军事冲突。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更是极力避免西线作战。直到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西线战争结束,苏联才掉过头来对日宣战。 再次,苏共对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和作用的轻视,甚至对中共无产阶级性质的怀疑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苏联对中共的支持。抗日战争爆发后,苏联认为中国共产党力量弱小,偏安一隅,无力担当抗日领导力量的重任。1940年,斯大林曾私下表示“由于中国共产党在国内的地位还不巩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人阶级要成为反侵略斗争的领导者,还显得太孱弱。”[(14)]苏联甚至还怀疑中国共产党的无产阶级性质。早在1937年,共产国际就认为中共党内工人成份很少,离工人阶级太远了。共产国际的看法实际上代表了苏联的看法。1944年6月10日,斯大林、莫洛托夫在会见美驻苏大使哈里曼时说,中共并非真正的共产党,他们是冒牌的共产党,就象人造黄油与真正黄油那样。[(15)]苏联如此看待中共,不仅是改善与国民党的关系,拖住国民党政府继续抗日的策略需要,更重要的是,它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苏联领导人对中国共产党的真实看法。苏联领导人对中国共产党充满着疑虑,不愿给予有力的支持,反而对看似实力强大的国民党给予大力支持,对其反共行径作出不应有的让步。 三 从根本上看,在中国人民进行的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期间,苏联对华政策始终围绕着苏联的国家民族利益的转移而不断改变。苏联对华政策中援华抗日的进步性对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产生了重大积极作用。 1.为中国军民抗战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支持,增强了中国军民抗日的信心和勇气。在中国人民浴血抗击日本侵略者期间,特别是在1931-1941年前10年里,美、英等列强都奉行“中立”政策,不予中国军民以支持,作壁上观。社会主义的苏联不但在道义上支持中国,而且在人力、物力上予以有力支持。在当时中国财政困难、军事装备落后,并与强敌殊死搏斗之际,苏联的支持犹如雪中送炭。而且,苏联政府还向中国政府多次表示,在适当时候苏联可能直接出兵对日作战。苏联的支持和许诺极大地鼓动舞了中国军民的士气,增强了中国军民的必胜信心,对中国军队进行有效的战略防御和持久抗战发挥了重要作用。 2.加速了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进程。1945年8月,抗战进入最后胜利之际,但日本拒不接受波茨坦公告,企图依靠中国东北、朝鲜和本土负隅顽抗。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8月9日,苏联百万大军出兵东北,迅速歼灭日军精锐关东军,彻底粉碎了日本原先的梦想,迫使日本于8月14日宣告无条件投降,大大加速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进程。正如毛泽东在《对日寇最后一战》中所说:“由于苏联的这一行动,对日战争的时间将大大缩短,对日战争已处于最后阶段。”[(16)] 3.苏联出兵东北为日后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发展革命力量提供了有利条件,赢得了宝贵时间,为东北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但是,我们不能不看到苏联对华政策的非进步性、非正义性也具有很大的危害性。 1.助长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气焰,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苏联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表示中立,对伪“满洲国”态度暧昧,直至后来予以公开承认,使日本帝国主义肆无忌惮,得寸进尺,迅速占领中国东北全境。加上西方大国的缓靖政策,日本帝国主义终于于1937年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1941年3月苏联与日本签订《苏日中立条约》纵容了日本对中国施加更大的军事压力。这年4月开始,日军在中国战场发动了猛烈攻势,并将其侵华兵力的70%压在解放区战场,造成中国军队损失惨重,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区进入最艰苦的时期。上述条约签订后,苏联开始削减对中国抗战的援助。受该条约的影响,退入苏联的东北抗日联军准备返回东北继续坚持和开展游击战争,他们也突然得到通知停止行动。 2.侵犯中国主权,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苏联撇开国民党中央政府,插手新疆的内部事务,并派军队入境。在南京国民党政府不能视事的情况下,将中东路卖给伪“满洲国”。在1945年8月对日作战胜利后,不仅恢复了在中东铁路方面的权益,而且进一步扩大了在中国东北的特权,特别是迫使国民党政府在外蒙主权问题上作出重大让步,这一切都对中国主权构成了严重侵害,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 3.损害了苏联在国际共运中的形象,对中苏两党关系产生了深远的不利影响。苏联在对华政策中以牺牲中国人民的利益换取日本帝国主义的让步,破坏中国的领土完整,不仅违背了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而且败坏了社会主义苏联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声誉。苏联共产党以正统的无产阶级政党自居,怀疑、否定中国共产党的无产阶级性质,对中共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原则,横加指责,肆意牺牲中共的利益。苏联的民族利己主义、大国主义和大党主义给中苏两党关系蒙上了深深的阴影,为60年代中苏两党大论战和两党关系破裂埋下了不良的种子。 注释: (1)引自《苏联与中国革命》,中央编译出版社1994年版,第429页。 (2)《国外中国近代史研究》第11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版,第356~395页。 (3)《苏联问题研究资料》,1988年第5期,第15页。 (4)《国际关系史资料选编》(上册),武汉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687页。 (5)(14)崔可夫《在华使命》,第33~35页。 (6)弗拉基米尔《延安日记》,第131页。 (7)引自《解放日报》,1943年8月23日、9月13日。 (8)《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战时外交》第613~620页。 (9)程天放《中苏关系史》,第211页。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10页。 (11)《列宁全集》第36卷,第63页。 (12)《蒋廷黻回忆录》,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196页。 (15)菲斯《中国纠葛》,第159页。 (16)《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1066页。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