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梦幻与现实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社会主义研究》 张重珩 参加讨论

1942年下半年,国际反法西斯同盟逐步取得战略主动权。此时,美、英、苏在协调共同彻底打败法西斯的同时,也在为战后世界格局、势力范围的划分,以及为获得各自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而展开斗争。本文试图从剖析抗日战争胜利前后美国的对华政策入手,揭示美国政府想在战后独霸中国,称霸世界的政治阴谋。从而为理解当今中美关系作一个历史的诠释。
    一、美国政府对战后世界格局的构想和对华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整个欧亚大陆陷入一片战火之中时,美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却迅速发展起来,达到了资本主义世界的顶峰。在大战结束之际,美国企图以它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做后盾,在世界范围内培植一大批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都依赖于美国并服务于美国利益的大大小小的傀儡政权,以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
    在远东,由于日本帝国主义在太平洋战争初期占领了西方老牌殖民主义者统治多年的殖民地。东南亚各国人民在反抗日本法西斯的同时也发展了各自的民族解放运动。一旦日本被打败,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将演变成民族、民主的革命运动。美国总统罗斯福曾预言,日本战败之后,日本的帝国将被剥夺,并降回到岛国的地位。毫无疑问,苏联将在东南北扮演强大的角色。民族主义者夺取权力之时,便是统治达两百年之久的英、荷、法诸殖民帝国崩溃之日。而拥有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中国,将以统一、新生的面目出现,并将重申它在历史上曾在东亚享有过的权力。摆在美国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就是要设计一项将这些变革力量引导到对美国最为友好的方向上来的政策。
    美国统治集团认为,由于苏联在反法西斯战争中表现出强大的力量,大战后,美苏两大国必然会在日本“大东亚共荣圈”的废墟上相互抗衡。而作为亚洲的一个大国的中国将是美苏两国政治、经济角逐的舞台,是美苏相互抗衡中的一举足轻重的砝码。如果中国成为苏联的一个傀儡国,那么苏联就会在实际上控制整个欧亚大陆。如果美国要实现对远东的独占,那就不允许苏联取得对中国的统治。这样一来,一个稳定、统一、亲美的中国是美国对整个亚洲政策,对苏联取得战略优势的关键。因此,美国政府在远东方面日益注重中国在战后的作用。
    在太平洋战争时期,美国对华政策,已经具有双重目的。其一,维持中国继续抗战以利用中国的全部力量去钳制住百万日军。其二,美国的长期对华政策在于培植一个亲美的中国用以填补由于日本战败而在亚洲所出现的权力真空,并且力图使中国成为一个大国,以便在未来的国际组织中为美国增添一张选票。这样,既能使中国在战后为美国在亚洲充当忠实可靠的附庸,又能使中国成为遏制苏联在远东的扩张的一支力量。罗斯福曾对英国外相艾登说:“在任何同苏联的严重冲突中,(中国)无疑将站在我们一边。”
    为了实现美国的长期对华政策,罗斯福拟定了四项原则:“第一、中国同俄国签订一项协定,防止俄国战后干涉中国的内政;第二、中国收复被日本和其它国家占据的全部领土,包括香港;第三、支持国民党政府,把它当作唯一能统一中国的政权;第四、以中美两国密切的工作关系为基础来制定美国的远东政策。”
    上述美国政府在远东的战略设想和对华长期政策都是依据这样一种想象:国民党政权是能够长期存在下去的,战后的中国将是在蒋介石的领导下完成统一。但是,中国的现实却使得美国称霸亚洲,独占中国的战略难以实现。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日趋壮大,成为中国民族解放斗争的中流砥柱。而蒋介石政权则日趋没落,逐步走向崩溃。因此,在中国将会出现一个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的新生的政权。而蒋介石为了维护他的独裁统治,一直企图用武力消灭中国共产党。这样中国存在着爆发大规模内战的危险性。
    对于上述两种情况,罗斯福政权都不希望出现。作为一个资本主义世界的领袖人物,并且一心想遏制共产主义苏联影响的罗斯福当然不会欢迎和支持在亚洲出现一个中共领导的社会主义中国这一前景的。在他所构想的世界体系中反共的蒋介石政权是美国在远东的一个支柱。然而,罗斯福也不愿看到中国爆发大规模的内战。他认为,内战将使得中国问题复杂化,给苏联插手中国事务带来机会,破坏了美国在远东的战略计划。
    所以,无论是从反法西斯战争出发,还是出自于美国在亚洲的长期战略考虑,美国政府在当时是不希望蒋介石政权用内战的方式解决中共问题的。罗斯福公开向国民党表示“美国政府决不接受在中国以战争对付共产党的政策。”罗斯福希望国共合作,成立一个以蒋介石为领袖的国共联合政府。1943年11月开罗会议期间,罗斯福就曾对蒋介石说:“必须设法同共产党合作。”并要求蒋介石“在战争还在继续进行的时期与对方握手,组成一个联合政府。”美国政府的意图在于,中国联合政府的建立,一来可以解决国共纷争,防止内战的爆发,维持住蒋介石政权,不给苏联可乘之机。二来在国共合作之后,中共将以一个小党的地位被束缚在这个联合政府之内,其势力和影响将不将不会有所发展。苏联将无法利用中共来扩充其在中国的影响力,而美国则可凭借实力,利用国民党政府对美国的依赖关系,控制中国,从而实现美国对华长期政策。
    随着大战即将结束,美国政府越来越积极地介入国共斗争,插手中国内部的政治事务,并把解决国共斗争,推进国共联合政府的建立作为美国对华政策的中心环节。
    二、罗斯福认为苏联对美国在华政策的支持是解决中共问题的关键长期以来,美国政府对中国共产党缺乏了解,认为中共是听命于莫斯科的,是苏联在中国的代理人。罗斯福认为,要实现美国在华政策就必然取得苏联方面对美国在华政策的支持和合作,苏联是解决中共问题的关键。为此,罗斯福试图寻求与苏联在远东问题上达成妥协和谅解,即使作出一定的让步和利益上的牺牲也是必要的。
    1944年6月,罗斯福派副总统华莱士访华,希望他能说明蒋介石同共产党谈判,以达成一项协议以及在促成国民党政权与苏联合作方面作出努力。此时,罗斯福已开始把促进国民党政权与苏联的关系作为解决国共斗争的一把钥匙。华莱士在访华途中曾在西伯利亚作了停留。这时美国驻苏大使哈里曼在莫斯科就远东问题拜会了斯大林。斯大林表示苏联不支持中国共产党,对蒋介石也无恶意,并且希望改善苏联和中国的关系。会见后哈里曼赶到西伯利亚的塔什干把这一信息告知了华莱士。由于华莱士访华主要是与国内竞选有关,并未制定什么切实步骤和具体措施来促进国共关系的改善。因此华莱士访华八天毫无成果。真正开始着手执行这一任务的是赫尔利。
    在赫尔利来华之前,罗斯福曾给赫尔利口头训令,要他访问莫斯科,并从苏联方面得到一项不援助中国共产党的保证。罗斯福认为,如果俄国避开中国,中国共产党便无从指望外部的支援。这样,国共之间的妥协就较易安排。除非达成这样一项解决办法,否则内战必将爆发,这不仅会毁灭中国,而且会使美国的战后计划破坏无遗。
    遵照罗斯福的旨意,赫尔利一行绕道莫斯科,以寻求苏联在华问题上对美国政策的支持。在莫斯科,赫尔利拜会了苏联外长莫洛托夫。赫尔利向莫洛托夫表明,“美国政府必须支持蒋委员长,使中国达到完全的统一。”莫洛托夫表示苏联政府“深盼美国对中国事件,在经济上、政治上和军事上居领导地位。”以后赫尔利把这次同莫洛托夫的会谈当中苏联对中国问题上发表的意见,整理为如下四点:(一)所谓的中国共产党事实上并不是共产党。(二)苏联政府并不支持中国共产党。(三)苏联不愿中国有纷争或内战。(四)苏联不满中国对在华公民的待遇,但坦白希望在中国,有日趋密切和和睦的关系。
    美国政府一直担心苏联在对华问题上采取不合作的态度,也一向认为中共的背后有苏联支持。这次赫尔利访苏摸清了苏联的底,也就感到放心多了。当赫尔利到达重庆后,就力图使蒋介石相信中国共产党并不是苏联在中国的代理者,可以将中共看作是一个和外国没有纠葛的中国政党来寻求解决的办法。赫尔利认为在美国的压力下,失去任何支持的中共必定会被迫妥协就范。于是,1944年11月7日,赫尔利事先没有通知就飞往延安。
    毛泽东主席与赫尔利举行了为期两天的会谈。会谈结果达成了“中国国民政府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之协议”。毛泽东和赫尔利在草案上签了字。协议有这样五点:国共通力合作为击败日本而统一所有国内武力;国民政府改组为容纳一切抗日政党及无党派政治团体所组成的联合政府。军事委员会也同时改组为联合军事委员会;联合政府遵照孙中山先生所倡导原则,创设一民治、民享、民有之政府;所有抗日军队应遵守并实施联合政府和联合军事委员会的命令,所获的外国的军事援助,应公平分配;联合政府承认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及一切抗日政党的合法地位。”赫尔利认为“建议草案中几乎所有的基本原则都是美国的。”在赫尔利看来,采取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方式解决国共问题,不但不会损害国民党政府的根本利益,而且会有助于国民党政府对全国的实际统治,联合政府的建立既可以防止国民党政权崩溃又阻止中共取得胜利。他认为,“最重要的是引诱共产党交出军队,无论付出什么代价,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就算成功了。”
    可是,当赫尔利回到重庆时,他发现国民党根本不接受这个方案。蒋介石深知,他是靠武力靠独裁维持其统治的,国民党政府和国民党军队的任何一点民主的改革和民主的尝试都将导致国民党统治的垮台。因此蒋介石反对这“五点协议草案”,认为此建议案最终会导致共产党控制政府。赫尔利虽然有点失望,但他毫不迟疑地支持了国民党提出的三点反建议。因为赫尔利理解他的来华使命就是“防止国民党政府的崩溃和支持蒋介石作为中华民国的主席与军队和委员长。”
    三点反建议的核心是要中共竭诚拥护国民政府,且交出所有的军队并将其改编为国民党军队的一部分,然后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毛泽东说,“如果我们屈从于委员长所能强加给我们的种种限制,如果放弃我们仅有的自卫手段(这种自卫手段就是我们的军队),那么,我们不会或根本不会有什么合作手段了……如果双手被反绑着,那么一只脚跨进大门也是没有意义的。”(13)中国共产党的基本原则就是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组织民主联合政府。由于国民党政府对民主改革毫无诚意,中国共产党认为已无继续谈判的必要。这样,赫尔利调解国共关系只能是以失败而告终。
    三、杜鲁门认为用非内战的方式解决中共问题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军队大肆向中共领导的根据地发动进攻,抢夺胜利果实,大规模内战一触即发。由于中国事务未能按照美国预先所设计的格局发展而成为美国政府十分关心的问题。美国政府担心随着国共军事冲突的发展将造成中国的分裂,即由国民党控制华南,中共控制华北的局面。这种格局不符合美国所追求的在华目标。美国政府权衡再三,于1945年11月下旬得出结论:必须由美国政府施加影响。“继续促成蒋与共产党双方之间的全面政治解决,并且为此目的向蒋施加压力。”促使双方成立联合政府,这是罗斯福时期就已定下的政策。杜鲁门显然认为国民党在美国的大力扶助下,能够用非内战的方式取得对中国共产党的胜利。他说:“中国各种不同势力是能够被说服使这个国家统一起来的。当然,争夺政权的斗争还会继续下去,但是没有理由认为国民党政府就不能在这个斗争中取得胜利。正如欧洲的非共产党政府那样。”
    1945年11月27日,杜鲁门总统宣布任命美国陆军上将马歇尔以大使的身分为总统特使前往中国,调解国共关系,阻止内战的爆发。
    为了明确美国对华政策的最终目的,马歇尔来华前夕会晤了总统和国务卿。马歇尔领悟到美国对华政策的主要点依然是全力援助蒋介石政权,无论调解成功与否,美国的这个基本点是无法改变的。在会晤中马歇尔说:“假如蒋委员长未能做出合理的让步,使取得政治统一的努力都归于破灭,而美国又放弃对蒋委员长的继续支持,那么接着将发生这样的悲剧后果:一个分裂的中国;俄国可能再度在满洲取得权力;其结果就会使我们太平战争的主要目的归于失败或遭到损失。”马歇尔问,在此种情况下,“是否还要他在那种不幸的不测事件中继续下去,并协助蒋委员长将军队调运进华北。这样做将意味着美国政策不得不取消它的自尊心和它的许多政策。”马歇尔说:“万一我无法从蒋委员长那里获得我认为是合理的可取的行动时,对美国政府来说,仍有必要通过我继续支持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在已宣布的美国政府政策和条款范围内通过蒋委员长进行长期支持。”
    这就是说,马歇尔使华的目的仍然是追求那种幻想--即建立一个亲美的统一的并以蒋介石为领袖的联合政府,既要使中共处于从属的地位,又要防止俄国插手中国事务,限制苏联在远东的影响。它是与冷战的考虑所分不开的,而且这种美苏冷战的格局早已在支配着华盛顿对华政策的制定。它表明美国在华政策是无法调整的,即使国民党政权犹如一条正在下沉的船也罢,美国也必须支撑住它。
    马歇尔使华取得了一些桌面上的成效,这就是国共达成“停战协定”、“整编军队协议”以及政协“五项协议”。政协所通过的五项协议在不同程度上贯彻了和平、民主的原则,否定了国民党独裁内战政策。因此,它有利于人民,而不利于蒋介石的法西斯专制。这就使得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获得了主动权。相反,“国民党认为政协各项原则除了反映共产党人的观点外,也反映了中国民主人士的观点,这些原则过于民主化了,并为共产党夺取政权开辟了道路。”(18)美国国务卿艾奇逊说,政协会议后,“国民党愈来愈流露出这样一种信念:追求统一和民主的中国,意味着他们丧失一切。”马歇尔也清楚地看出,“蒋委员长倾向于把武力政策作为唯一可能解决的办法。”
    为了实现美国对华政策,马歇尔告诫蒋介石,美国不愿看到以内战的手段解决中共问题。中共已经是一支大得不容忽视的军事和社会力量,要靠军事行动是不可能消灭共产党的。因此,当务之急是要争取共产党人参加政府,而不能让军事行动破坏了这种努力。马歇尔对蒋介石说,国民党目前的做法“可能导致共产党控制全中国。现在正在发展中的混乱状况不仅将削弱国民党,而且将为共产党提供一个破坏国民政府的绝好良机。它也会给予苏联以特殊机会,直接地或隐蔽地用对中国共产党有利的方式,来从事干涉。”
    1946年下半年,国民党已经做好了大规模发动内战的准备。蒋介石认定,此时国际形势对国民党十分有利,苏联此时已无法公开援助中央,美国正在全球遏制共产主义。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以大举围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发动了大规模内战。11月9日,周恩来乘飞机返回延安,从而结束了自1月开始的国共谈判。这样,马歇尔在华使命也就告终了。
    1947年1月6日,杜鲁门宣布召马歇尔回国。1月7日,马歇尔发表声明,承认他的调停失败。马歇尔的召回,标志着美国在中国所追求的幻想已经破灭,也表明了美国政府放弃了在中国促成建立一个包括共产党在内的联合政府的政策,开始公开地与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为敌,积极赞助国民党打内战。这样,中国大地上,光明和黑暗两大势力的搏斗,便主要取决于战场上的军事斗争了。美国欲保持住国民党这具腐朽的政治躯壳所作的长时期的努力,终于在人民解放战争的炮火中遭到彻底失败,中国人民终于按照自己的愿望决定了自己的命运。
    四、抗战胜利前后美国对华政策失败的根本原因长期以来,美国的对华政策不是从中国实际状况,而是从美苏关系,从美国的全球战略利益来看待中国的。随着大战的即将结束,美国政府愈来愈有意识地把扶蒋反共政策和对苏遏制政策联系起来。扶蒋的目的既是为了打击中共力量,也是为了利用反共的蒋介石政权作为美国在远东遏制苏联势力的一个堡垒,这是美国政策“冷战”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
    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力量在抗日战争中日益强盛,直接威胁了国民党的统治,从而也就打击了美国在华政策。为了维护国民党政权,实现美国在华政策,美国政府认为必须解决国共之争,调解国共关系。其办法是国共合作,成立以蒋介石为领袖的联合政府,也就是让中共交出军队,承认蒋介石的领导地位并参加到国民政府中来,以换取合法地位,扮演一种类似西方国家中一个反对党的角色。美国政府一直抱有这种幻想,“最终把共产党作为一个政党纳入,使其武装力量收编为国家军队,部分地加以遣散,并不是不可能的。”
    然而,美国政府的这些美妙目标是互相排斥的,是和中国的现实相矛盾的。美国只承认国民党政府,却又试图以第三者的身份站在所谓“公正”的立场上来调解国共关系。美国以武力支持蒋介石政权,给予它大量的武器弹药,助长了蒋介石发动内战的气焰,加深了中国发生内战的危机,却又反对国民党用武力解决中共问题,希望用非内战的方式解决中国的统一与和平。美国一向公开表示希望中国和平、民主、统一,而它所支持的蒋介石政权实质上是一个分裂、内战、专制的法西斯政权。这些政策本身是和中国的现实相排斥的。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美国对华政策的失败,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中国的现实和美国对华政策的矛盾之中。
    如果说美国政府调解国共关系有什么可能成功的话,那么或者是取决于蒋介石集团必须放弃以武力消灭中国共产党的企图,放弃国民党的一党专政,进行民主改革,实行真正的民主联合政府。或者是取决于中国共产党自愿放下武器,交出军队,让国民党接纳自己。这实质上等于投降和自杀。
    以上两点都不可能做到,从国民党方面来说,蒋介石是靠武力、靠法西斯独裁统治维持其政权的,他早已定下决心要消灭中国共产党。蒋介石深知不管中国出现什么情况,战后美苏冷战的对抗局面决定了美国只能支持国民党政权,美国决不会停止对国民党的援助,不会放弃介入中国国内政治斗争的努力。因此,蒋介石是完全寄托于美国的政治、军事和经济的援助,决心以战争的手段解决中国共产党。
    从共产党方面来说,中国共产党也早已看清了蒋介石的狰狞面目,对蒋介石的内战方针是“针锋相对,寸土必争。”中国共产党希望中国和平、统一。但是,不废除国民党的一党专政,没有“一个新民主主义的联合政府的出现”,中共决不会放下武器,交出军队。因为这意味着背叛了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既然以上两方面都不可能做到,那么,“国共两党一定谈判不好,一定要打仗,一定要破裂。”
    美国对华政策失败的另一重要原因就是对苏联与中共关系上的错误认识,美国政府过高地估计了苏联对中共的影响,过低地估计了中共的独立自主性。在对华问题上往往是和苏联商讨什么中共问题。它一方面表现出美国政府的无知,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美国政府的强权政治观念。而所谓中共是苏联的附庸,中共的胜利必将威胁美国的利益的观点,是美国政府用来自欺欺人的一面幌子,它为干涉中国内部事务寻求借口。
    美国对华政策的失败除了上述原因外,重要的还在于是在意识形态上,美国政府一向与中国人民为敌,无论是罗斯福的对苏“妥协”,还是杜鲁门的对苏“冷战”,在对华政策上都是要控制国民党政权以谋求美国在亚洲的统治权,因而在本质上都是反对中国共产党的。罗斯福曾说,“从政治上讲,必须支持蒋介石。”由于美国政府已经在政治上和国民党政权绑在一起,那么,随着蒋介石政权的垮台,美国在中国的梦幻也就随之破灭了。
    几十年来,美国为它的对华政策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现在,在美国统治集团中依然有那么一部分人对中国抱有一种敌视态度,对中国内部事务横加干涉,指责,妄图称霸世界。历史反复告诫人们,与中国人民为敌,终究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任何人都挡不住中国人民前进的步伐。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