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习心得、资料 >

现代英国的平等历程(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贵州社会科学》 陈晓律 参加讨论

三、宗教与信仰平等
    与很多国家一样,英国同样也存在宗教信仰问题。这一问题引起史家的注意始自16世纪,这一章的作者莉萨·菲尔比(liza Filby)认为,当时的宗教纷争,其主要目标是争取确认“英国性”的特征。也就是要与罗马的天主教划清界限,确定民族国家的观念基础。因此,宗教冲突与英吉利民族的形成有一定的渊源。尽管17世纪的清教革命以后英国国教最终占了上风,但宗教宽容依然是英国社会的主流思潮,极端的宗教迫害事件在英国发生得不多。对天主教的警惕也主要是对外国干预的恐惧。而且,随着英国国力的强大,以及爱尔兰移民大量进入英国,对天主教既不必要也不能再打入另类。当然,他们的很多实际权利还不及英国国教徒,但总的来说,比近代初期好得多。当今英国社会的宗教与信仰方面的不平等渊源,主要是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以后大量移民进入英国的结果。首先是犹太人,“二战”后则是佛教、印度教与伊斯兰教的信众。这些移民带来了宗教的多样性,也带来了宗教融合的新问题。其中,穆斯林问题引发的冲突较为令人瞩目。当《撒旦诗篇》的作者拉什迪(Salman Rushdie)被伊朗宗教极端势力追杀后,在英国社会引发了巨大的风波,对英国社会的非基督教信众产生了不利影响。虽然1997年英国的穆斯林大会反对“少数族群”的提法,并认为自己应该是“有伊斯兰遗产的英国公民”,在1997年还有一位穆斯林成功地以工党议员的身份当选为英国第一位穆斯林身份议员;[2](P62)但英国公众在对其他教派越来越宽容的情况下,对穆斯林的敌意却在加深。尤其在1991年的海湾战后以后,很多人将他们看作是“内部的敌人”。因此,在很多情况下,不是种族,而是宗教信仰再次引发了英国社会的分歧。尤其是从英帝国的其余地区进入英国本土的第二代和第三代移民,他们在其他方面与故国的联系已经十分遥远,但他们依然坚持自己的宗教信仰,因为宗教信仰已经成为其与故国产生认同感的唯一纽带。而这些不同的宗教信念如何与英国原有的宗教融合,是一个需要时间来解决的十分复杂的问题。
    在此情况下,英国的很多宗教团体在议会内外大力呼吁英国应该加强其基督教的特性,结果在1988年颁布的英国教育法不仅要求所有的国家公立学校必须每天提供集体的祈祷仪式,而且其性质必须是基督教的。这导致其他的信仰团体,如印度教等,也开始尽力游说国会,争取自身的宗教权利。由此引发了英国社会的激烈争论,这些争论涉及社会整合、安全以及这个共同体的内聚力等等问题。而对于少数宗教权利的关注也使英国基督教堂和社团态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2008年2月,坎特伯雷大主教关于伊斯兰法的谈话表明,他们希望在英国建立一个支持所有宗教传统的教堂。[2](P66)而承认这种宗教信念对于英国社会的凝聚力应该是有好处的。当然,也有基督教的人士认为,政府对少数宗教族群的关注使基督徒的权利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然而,尽管有若干变化,尽管英国是一个有多种信仰的国家,英国国教会却依然是这个国家的主要代表。从20世纪中期开始,它就是联系国教徒、不信国教者、罗马天主教徒以及其他宗教信仰的主体。今天,英国国教会作为这个国家主要的精神代言人,认为自己有责任和义务代表所有在英国的宗教信仰。同时,英国国教会也邀请其他宗教团体参加有英国政府资助的各种宗教活动。英国社会已经认识到宗教信仰的共同体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们为现存的各种社会团体提供各种服务,并滋养着社会的内聚力。因此,尽管一些宗教团体对政府的支持还有疑虑,认为这种资助可能会使自己的信仰丧失独立性,但是,还是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这样一个现实:英国是一个多信仰的民族。所以,在1992年,英国市中心区宗教委员会(inner cities religious council)通过了这样的决定,支持这个国家的所有主要宗教都得到国内法承认,同时,应该通过立法确认,任何建立在宗教基础上的歧视为非法。[2](P67)总的来看,英国在司法方面给予了各个宗教以平等的待遇,但是各种歧视的现象仍时有发生,其表现特点主要是地方性的、区域性的甚至多在教派之间发生。所以这种不平等的根源还需要认真研究。从“二战”后各个教派的发展情况来看,英国基督教的总人数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新教的人数有所减少而天主教的人数有所上升。而在1970-1985年间,其他宗教派别的人数却有很大的变化,佛教徒从6000人上升为23000人,印度教徒从50000人上升为130000人,穆斯林则从250000人上升为852900人。[2](P69)不难看出,穆斯林的人数增长最多,对英国社会造成的冲击也最大。但在2001年对英国公众的信仰进行问题为“你的信仰是什么”的调查时,得出的结论依然是基督教拥有绝对的人数优势。其占英国人口的比例为:基督徒71.8%,穆斯林2.8%,佛教徒1%。而宣称自己具有宗教信仰的人数比例为77.3%。[2](P70)而此前一些欧洲学者的宗教调查,其比例也基本与此吻合。[6](P56)
    但进入21世纪,情况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据法新社伦敦消息,一项2006年12月23日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八成二的英国人认为宗教弊大于利,可能导致社会分裂。这项调查显示,三分之二的英国人现在不信教。左翼英国《卫报》委托民意测验机构ICM在临近当年圣诞节时向1006名成年人进行的这项调查显示,82%的人都认为,宗教是人际分化及紧张之源,只有16%的受访者不同意这个看法。在英国经历2005年7月伊斯兰极端分子自杀式袭击后,英国的多元文化、多元信仰榜样,还有其外在象征及文化,都受到考验的这个时刻,63%的受访者都说自己没有宗教信仰。[7]这表明,遭遇与宗教有关的突发事件时,英国公众对宗教的态度与平时产生了极大偏差。尤其是在当前移民与宗教问题缠绕在一起的形势下,要在宗教信仰方面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的确十分困难。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与法国等欧洲国家相比,英国各种宗教派别之间的关系,还是要融洽得多。这至少表明,现有英国处理各种宗教问题的政策,主流宗教团体愿意以老大哥身份推动所有教派正常活动的姿态,以及在立法层面强调各种宗教派别一律平等的法律导向,是基本合理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