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论清代洋务官员的思想近代化(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 郑剑顺 参加讨论

1.认识到“机器制作”是西洋“长技”,要学过来。“取彼所长,辅我所短”[(18)]。洋人不“秘”其所长,愿意传授技术,正是“罄其秘要”难得的好机会。
    2.对机器制造技术“始因终创”[(19)]。曾国藩指出:“使西人擅长之技中国皆能谙悉,然后可以渐图自强。”[(20)]奕欣等说:“倘能专精务实,尽得其妙,则中国自强之道在此矣。”[(21)]
    3.认识到洋机器“妙在借水火之力以省人物之劳费”[(22)],工作效率比手工高。
    4.认为“制造本原”是“抉其秘”、“学其学”。“抉其秘”就是探讨“西法”(制造技术)“博大潜奥之理”,知其所以然。“学其学”就是学习西学。关系制造的西学,“最要为算学、化学、汽机、火药、炮法等”。[(23)]奕欣等说:“西人长技在于制器,而其大要皆本于算法。”[(24)]“制造机器、火器必须讲求天文、算学。”[(25)]
    5.认为对制造技术要“精益求精”。洋务官员了解到西方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如枪炮制造,由前膛枪、炮发展到后膛枪、炮;轮船制造,由木壳船、铁壳船发展到钢甲船,轮机由立机发展为卧机,单轮机发展为双轮机等,从而强调制造技术的提高和更新。
    以上认识,体现洋务官员对机器制造技术的重视和引进这种技术的热切心情。虽不免肤浅,但在中国近代化历程中仍具有启蒙意义和开导作用。
    四、其他几种观念的近代化
    除上述外,洋务官员在人才观念、经济观念和军事观念等方面均有近代化的表现。前两者本人已有专文论述,此不重复。[(26)]
    在军事观念上,首先是武器装备观念更新。在中外军事较量中,洋务官员注意到英、法侵略者轮船、枪炮的坚利,认为中国兵器“远逊洋人”,传统兵器不但不足以灭洋人,而且不足以灭“土寇”。“自有轮船以来,水师长龙、拖罾各项师船均成虚设,不但不能御敌,即追捕洋盗亦难得力。”[(27)]从而购置、仿造、用新式武器装备军队。同治十三年(1874年),李鸿章在《筹议海防折》中,详细介绍了“西国水陆战守利器”,包括步枪、岸炮、水雷。他对这些利器作了“考究”而“得其大略”,指出:“炮有前后门生熟铁纯钢之分,枪有前后门滑膛来福之异,水雷有用触物磨物电气发火之别”。关于洋枪,他说,各国都改用后门枪,“以其手法灵捷,放速而及远”。他把英、俄、德、法、美“泰西五大强国”的新式后门枪的“利钝迟速”作了比较:“英之亨利马梯呢精于俄,俄之俾尔打呶精于美,美之林明登精于英之士乃德及德法诸枪也。”从而认识到前此各国贱价售于中国的前门枪仍系“旧制”。即如已购进的林明登、士乃得后门枪也不是上品。因此,他拟与总理衙门商购英国亨利马梯呢枪和俄国的俾尔打呶枪,“以备将士选锋者操用”。关于岸炮,他说:“英德两国新式最精。德国克鹿卜后门钢炮击败法兵,尤为驰名。”所以,他购买了克鹿卜炮,“分置大沽炮台、天津防营”。[(28)]总理衙门奕欣等指出:枪“必须用最精之枪,一律之枪式,方能有济”,“各国所制枪式,日久日新,从前之来福枪不及后门枪,后门枪以林明灯及麦提尼为精。现在英国所造之亨理麦提尼枪,又驾而上之。若用器先逊于人,则临阵更难制胜”。[(29)]可见,洋务官员正以科学眼光审视武器,注意到西方军事科学的进步,讲求以新式、先进武器装备军队。
    其次,采用西法操练军队。雇请洋将和分配军事学堂毕业生到各营充当教练,操练军队,提高军队素质。丁日昌在奏折中说:“他曾于沪上阅西人陆操,有能不假系援,徒手上城者;有能以篙植濠中,凭以跃过二三丈之濠者;有能足缘单绳,手放洋枪者。其助攻常者,前者死亡,后者继进,并不反顾。因此,他奏请要在沿海“精练”陆兵10万人,以成“劲旅”。[(30)]李鸿章奏请“就现有陆军认真选汰,一律改为洋枪炮队”,并换用后门进子枪,无事时“专讲操练”。[(31)]他赞赏西国用兵军械求精,操练甚严,指出中国军械“不求甚精”、操练“不必甚严”的弊病,主张“取彼之长,救我之短”,严加操练军队。[(32)]
    又次,通过新式学堂培养新一代将才。福建船政学堂后堂培养海军将才(军舰管驾等);北洋水师学堂、武备学堂培养海军和陆军将才。张之洞创设陆军学堂,培养陆军将才。李鸿章说:“臣查泰西各国讲究军事,精益求精,其兵船将弁必由水师学堂、陆营将弁必由武备书院造就,……我非尽敌之长不能致敌之命。故居今日而言武备,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若仅凭血气之勇,粗疏之才以与强敌从事,终恐难操胜算。”[(33)]张之洞认为:“整军御武,将才为先。”德国陆军之所以甲于“泰西”,重要原因在于其“将领营哨各官,无一不由学堂出身。……今欲仿照德制,训练劲旅,非广设学堂实力教练,不足以造就将才。”[(34)]这说明,洋务官员已认识到仿效泰西各国“讲究军事”、培养有军事科学知识将才的重要。他们把学堂视为培养军事人才的“根本”,主张仿照西国“选将以学堂为根基”。[(35)]这些由学堂专门培养出来的将才具有近代军事科学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将官素质。
    再次,海防观念的近代化:建设近代海军、修筑新式岸炮台。这是海防观念近代化的重要体现。洋务官员认为轮船是海中“第一利器”[(36)],因此,奏请购买、制造轮船,建立近代海军。丁日昌指出:“海上争锋,纵有百号之艇船,不敌一号之大兵轮船。”[(37)]李鸿章认为:海防“防之之法,大要分为两端:一为守定不动之法,如口内炮台壁垒格外坚固,须能抵御敌船大炮之弹,而炮台所用炮位,须能击破铁甲船,又必有守口巨炮铁船,设法阻挡水路,并藏伏水雷等器;一为挪移泛应之法,如兵船与陆军多而且精,随时游击,可以防敌兵沿海登岸。是外海水师铁甲船与守口大炮铁船皆断不可少之物矣”。[(38)]他奏请北、东、南三洋各设大兵轮船6号,根拨轮船10号,合共48号。北洋分驻烟台、旅顺口一带,东洋分驻长江外口,南洋分驻厦门、虎门。[(39)]后来,实际成军的是北洋海军(直隶)、南洋海军(两江)、福建海军。
    修筑新式岸炮台是近代海防的另一重要设施。洋务官员注意到修筑炮台的近代科学性。如李鸿章建议:“各海口仿照洋式修筑沙土炮台,以地步宽展椭圆坚厚为要。”[(40)]丁宝桢具奏说:“此时修筑炮台,非仅如寻常守备,垒土累石,随便据险为之,遂谓可资扞御也。必须得熟习海疆形胜、精通地舆、深明算法而又周知外洋攻战机宜之人,或乘舟历险,或登山涉隘,远测近观,以定台基。台基既定,然后讲求筑之之法,方圆斜正,一一精审。务使彼船之炮不能遽伤我台,我台之炮可以远及彼船,斯筑一台始得收一台之用。”[(41)]
    五、作用、地位和局限
    洋务官员思想近代化的重要特征是突破传统的“夷夏之防”和技艺观,接纳西学、引进西学、引进机器制造技术、改变原有陈旧观念。这种“创始之举”、“古来未有之事”[(42)],在“故习之难除”的当时,对开启风气、启蒙思想、传播近代科学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此其一。近代机器制造技术的引进是由洋务官员开端的。由轮船、枪炮弹药制造发展到织布、缫丝、制麻、冶炼等商品制造以及用“西法”探矿,用机器采矿,举办电报、铁路等,为中国近代化奠定了某些基础,使资本主义应运而生,迈开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此其二。专门人才被重视、被任用,使他们的专长得以发挥,对社会做出了贡献。如李善兰与英国人伟烈亚力同译欧几里《几何原本》后九卷(前六卷明代已译出)、《代微积拾级》等;[(43)]徐寿被曾国藩招入幕府后,在江南制造总局,“于船炮枪弹多所发明”,并同华蘅芳等翻译西方科学书籍数百种,[(44)]此其三。由于西学的引进,以及和人才培养的结合,改变了知识分子的知识结构,造就了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和专门人才,为近代科学技术的传播和发展,为国防、经济建设的近代化做出了一定贡献,此其四。由于西学的引进,传统的人才观念、经济观念,军事观念等发生变化,给人才培养、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带来了一些新气象,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的落后状况,此其五。
    总之,洋务官员的思想近代化是适应时局变化需要,基本符合时代要求的,在中国近代化历程中占有一定地位。
    当然,洋务官员的思想近代化也有严重局限。如,思想变化中缺乏政治观念的近代化。洋务官员引进的西学中除部分法律知识外,基本没有西方社会科学的引进,如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他们陶醉于本国的制度,认为本国的政治制度好,不能改变,不必学外国。又如,技艺观及人才观、经济观念上都有局限。[(45)]再如,军事观念上没有实行兵制改革,如没有改募兵制为征兵制,兵员素质差,成为乌合之众;封建乡土观念、地域观念、专制观念弥漫军队,影响协调动作和战斗力;指导思想上重视防内、靖内,惧怕反侵略战争等等。
    可见洋务官员的思想近代化是不彻底、不完备的。他们的思想与同时代的早期维新志士如王韬、郑观应、马建忠、容闳等的思想近代化相比是有差距的。尽管如此,洋务官员的思想近代化仍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不可忽视的思想变化。由于他们的官员地位,他们的思想不仅仅停留在舆论上,更重要的是奏请朝廷准许、付之实行。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和推进,有洋务官员的一份功劳。
    注释:
    ①⑤⑥⑩(12)(13)(19)(28)(29)(30)(31)(37)(38)(39)(40)(41)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一),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4月版,(以下简称《洋务运动》,第42、54、83、269、302、142~143、71、44~45、28、32、43~44、31、47、47、44、98页。
    ②李鸿章奏,同治朝《筹办夷务始末》卷25,第9~10页。
    ③(11)(14)(15)(20)(21)(25)《洋务运动》(二),第24~25、24、84~86、89、153、23、23页。
    ④《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吴汝纶编,光绪戊申(1908年)印行,卷十五,第四页。
    ⑦同治十三年江西巡抚刘坤一奏,《洋务运动》(一),第89页。
    ⑧《光绪朝东华录》(一),中华书局1958年版,总第67页。
    ⑨李鸿章奏,《洋务运动》(一),第50、53页。
    (16)(24)《洋务运动》(四),第18、30页。
    (17)(22)(23)李鸿章奏,《洋务运动》(四),第30、14、30页。
    (32)(33)(35)(42)《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吴汝纶编,光绪戊申(1908年)印行,卷三十五,页三十四至三十五;卷五十三,页四十二;卷七十二,页二十二;卷三十五,页三十四至三十五;卷十九,页七。
    (18)奕欣等奏,《洋务运动》(二),第160页。
    (26)详见拙文:《论洋务官员的人才观》,载《厦门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论洋务官员的经济思想》,载《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2年第4期。
    (27)李鹤年奏,《洋务运动》(一),第87页。
    (34)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版,第136页。
    (36)曾国荃奏,《洋务运动》(二),第250页。
    (43)《清史稿》卷五百七《李善兰》,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4012页。
    (44)《清史稿》卷五百五《徐寿》,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3930页。
    (45)详见拙文:《论洋务官员的人才观》,载《厦门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论洋务官员的经济思想》,载《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2年第4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