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在二战战俘遣返问题上的三重考量(1945~1956)(5)
⑤ 本文提到的“政治”仅限于政治宣传和国家安全方面,并非广义的政治概念。 ⑥ 扎戈卢里克编辑:《1939~1956年在苏联的战俘文件和资料集》,第800页。 ⑦(11) 邦达连科:《战俘漫长的归途》(“Долгое возврашение из плена”),《远东问题》(Проблемы далънего востока)1994年第4期。 ⑧ 在各类战俘数量和名单问题上,苏联要么说没有对战俘进行细致统计,名单不全;要么说之前公布的就是准确的信息。在拖延遣返的借口方面,苏联政府常以没有做好遣返准备工作,没有那么多船只运送战俘,气候寒冷无法通航,日本没有独立的当局,不知道将战俘转交给谁等借口,来搪塞和敷衍日本。 ⑨(12) 卡塔索诺娃:《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的俘虏:鲜为人知的一页》( Последние пленники второй мировой войны:малоизвестные страницы отношений),莫斯科2005年版,第86、87页。 ⑩ 杨家荣:《苏日关系的症结及其发展趋势》,《苏联东欧问题》1991年第1期。 (13) 《波茨坦公告》第9条规定:日本军队在完全解除武装以后,将被允许返其家乡,得有和平及生产生活之机会。 (14) 邦达连科:《战俘漫长的归途》,《远东问题》1994年第4期。 (15)(19)(20)(23) 卡塔索诺娃:《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的俘虏:鲜为人知的一页》,第88,150,152、153,185页。 (16) 苏联主要是通过增加书籍数量,加强广播宣传,改善战俘与家人的通信,以及通过在战俘中间宣传日本缺乏民主,渲染战俘归国后的悲惨境遇等方式,来与对手展开宣传战。 (17) 苏联遣返日本战俘的工作在1946年就已开始,但大量遣返日本战俘是在1948年之后。例如,在1948年4月12日苏联政府决定将17.5万名日本战俘遣返回国,1949年末又决定遣返9.5万多人。(参见扎戈卢里克编辑:《1939~1956年在苏联的战俘文件和资料集》,第864、876页)而且,从决定遣返到战俘归国尚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日方认为这是苏联在有意拖延。 (18) 扎戈卢里克编辑:《1939~1956年在苏联的战俘文件和资料集》,第884页。 (21) 在1955年苏德(联邦德国)建交谈判中也谈到了战俘遣返问题,苏联同样是在签订和平条约之后才开始遣返战俘的。因为苏联担心如果先遣返战俘,对方可能不会与其签订和平条约。 (22) 有关在苏日本战俘数量问题,至今在学术界仍存在争议,对这一问题研究较为深入的俄罗斯学者加利茨基()认为被俘日军总人数为640105人,被遣返的人数为578035,死亡62070人。(参见加利茨基:《被押解苏联的日本战俘》,《近现代史》1999年第3期) (24) 的确有一些日本战俘没有遣返回国,不过并非苏联政府不允许他们回国,而是因为各种原因战俘们不愿意回国。例如,有些战俘已经与苏联妇女结婚,千方百计地申请留在苏联生活。[参见库济米内赫:《外国战俘与苏联妇女》(“Иностранные военнопленные и советские женшины”),《祖国历史》(Отечественная история)2008年第2期] (25) 在有组织的反法西斯培训班和学校里,接受过培训的有73756名战俘人员,其中包括:48090名德国人,21137名日本人和4529名罗马尼亚人、匈牙利人、奥地利人、意大利人以及其他国家的战俘人员。为了确保在战俘人员中开展政治工作,在集中营里成立了575个俱乐部,985个拥有500000册各种文字的政治和文艺类图书的图书馆,1640个反法西斯办公室,226个无线电广播站。还用德文、日文、罗马尼亚文和意大利文为战俘出版了5种报纸,为奥地利战俘出版了简报。(参见《档案:战俘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法》,《史料》1999年第1期) (26) 扎戈卢里克编辑:《1939~1956年在苏联的战俘文件和资料集》,第843、325页。 (27)(28)(29) 扎戈卢里克编辑:《1939~1956年在苏联的战俘》第4卷,第926、928、931,935,927页。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