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习心得、资料 >

苏联在二战战俘遣返问题上的三重考量(1945~1956)(6)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史学月刊》 张广翔 参加讨论

(30) 当然,在这些反法西斯积极分子中也有一些人动机不纯,为了能够提前遣返而佯称自己憎恶法西斯,对苏联是何等感激等等,做违心事,说违心话,骗取苏联政府信任,进而获得优先遣返机会。
    (31) 加利茨基:《被押解苏联的日本战俘》,《近现代史》1999年第3期。
    (32) 《档案:战俘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法》,《史料》1999年第1期。
    (33) 耶琳:《比绍夫等主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俘〉》(“Военнопленные второй мировой войны.Плен-лагерная жизнъ-возврашение.Отв.ред.:Ъишоф.Г.,Карнер.С.,Штелъцлъ-Маркс.Ъ.,Мюнхен-Вена,2005,600c.”),《近现代史》(Новая и новеишая история)2007年第3期。
    (34)(35) 扎戈卢里克编辑:《1939~1956年在苏联的战俘文件和资料集》,第800,820、822、832、835页。
    (36) 在1946年之前,战俘的人均年关押费用约为2742卢布,而1946年之后约为4914卢布。每年大量的关押开支给苏联带来了巨大的财政压力。笔者根据扎戈卢里克编辑的《1939~1956年在苏联的战俘文件和资料集》第306页中的数据计算得出。
    (37) 在二战期间及战后,各国都在不同程度地利用战俘劳动,而以德国、日本最为严重。需要指出的是,利用战俘劳动并不违反国际法。在1929年颁布的《关于战俘待遇的日内瓦公约》中明确规定:各交战国可以根据战俘的劳动能力利用他们从事劳动,但军官以及与军官地位相等的人员例外,他们只能在自愿的情况下劳动。(参见王铁崖主编:《战争法文献集》,解放军出版社1986年版,第161页)
    (38) 以1946年为例,战俘被分配到建筑部门(包括筑路)645532人,约占劳动总人数的35.2%;燃料能源工业410793人,约占22.4%;国防工业部和武装力量部319098人,约占17.4%;建材生产(包括木材工业)247576人,约占13.5%;冶金和机器制造工业143044人,约占7.8%。(参见扎戈卢里克编辑:《1939~1956年在苏联的战俘文件和资料集》,第719页)
    (39)(40)(41)(42)(43)(52) 扎戈卢里克编辑:《1939~1956年在苏联的战俘文件和资料集》,第720,720,800,815、831、837、855,844,840页。
    (44) 1946~1949年德国战俘发病率分别为:63‰,43‰,41‰,21‰;日本战俘发病率分别为:29‰,21‰,12‰,6‰。(参见扎戈卢里克编辑:《1939~1956年在苏联的战俘》第4卷,第477~478页表格)
    (45) 1946~1948年德国战俘死亡率分别为:40‰,19.8‰,6.5‰;日本战俘死亡率分别为:53.6‰,13.0‰,5.0‰。(摘自扎戈卢里克编辑《1939~1956年在苏联的战俘》第4卷第482、488页的数据)
    (46)(50) 扎戈卢里克编辑:《1939~1956年在苏联的战俘》第4卷,第575、583、592、594,593页。
    (47) 针对战俘外伤率高和劳动事故频发的状况,苏联内务部在1946年5月6日下达了第115号指示,要求加强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技术指导,让战俘尽量远离危险的劳动,对生产中的外伤事件进行全面调查,采取必要措施排除安全隐患,加大对相关责任人的惩处力度。(参见扎戈卢里克编辑:《1939~1956年在苏联的战俘文件和资料集》,第660页)
    (48) 很多战俘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培训之后,已经掌握了本领域的相关技能,劳动熟练程度明显加强,劳动效率显著提高。
    (49) 在1946年3月~1947年5月间苏联政府多次下达指示和命令,要求加强战俘营内的肃反工作,加大对战俘的政治宣传力度,严惩战俘中的怠工者和破坏分子。(参见扎戈卢里克编辑:《1939~1956年在苏联的战俘文件和资料集》,第656、666、674、680、690、692、693页)
    (51) 1946年第2季度战俘工资总额115600万卢布,关押开支112400万卢布,战俘营盈利3200万卢布。(参见扎戈卢里克编辑:《1939~1956年在苏联的战俘文件和资料集》,第676页)
    (53) 苏尔日科娃:《1942~1956年二战时期在中部乌拉尔的外国战俘》(Иностранные военнопленные второй мировой войны на среднем урале.1942~1956),叶卡捷琳堡2006年版,第267页。
    (54) 别兹博罗多娃:《在苏联的外国战俘和被拘留人员:1945~1953年苏联内务人民委员会战俘和被拘留人员事务管理局工作的历史》[“Иностранные военнопленные и интернированные в СССР:из истории деятелъности Управления по делам военнопленных и интернированных НКВД-МВД СССР в послевоенный период(1945~1953гг.)”],《祖国历史》(Отечественная история)1997年第5期。
    (55) 以德国战俘遣返为例,美、苏、英、法四国代表在1947年举行的莫斯科外长会议上达成了一致协议:至迟在1948年12月1日前,应把拘留在苏、法、英、美等国营房和当做工人使用的德国战俘遣返回国。但是,苏联并没有遵守这一决议。(参见康拉德·阿登纳著,上海外国语学院德法语系德语组译:《阿登纳回忆录》第1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116页)
    (56) 例如,因遣返无望,在1949年之后乌拉尔地区的战俘劳动效率逐年下降。以第476号战俘营为例,1951年劳动效率是127.5%,1953年下降到119.8%,1954年更是降到100.2%。(参见苏尔日科娃:《1942~1956年二战时期在中部乌拉尔的外国战俘》,第267页)
    (57) 虽然拖延遣返可能会对战俘的政治宣传、劳动积极性以及苏联的国际形象产生一些不利影响,但是,权衡利弊,拖延遣返在外交和经济方面无疑是最为实惠的做法。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