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奥斯曼的城市改造主要可分为道路修建和房屋建设两个方面,而首当其冲的就是道路修建,这是巴黎改造中的重头戏。奥斯曼在修路方面不遗余力,巴黎的各种道路总长度在1852年是239英里,到1860年增至261英里,奥斯曼离任时则达到525英里。到1870年,巴黎每五条道路便有一条是奥斯曼修建的;道路也比以前拓宽了许多,从39英尺增至79英尺,扩展了一倍之多。 在道路系统建设中,交叉于巴黎市中心的道路大动脉被视作奥斯曼改造的首要目标。从1852年到1859年,第一批建造的道路网络主要是里沃利大道、塞巴斯托波尔大道和圣米歇尔大道,这些是穿过巴黎市中心(西岱岛北边)连通东西和南北的大动脉,故而也被称作“大十字路口”(11)。奥斯曼完成的里沃利大道坐落于塞纳河右岸,从西边的协和广场一直延伸到东边的巴士底广场,构成了当时最有名的东西大动脉。此前只有几条道路断断续续地衔接着,但右岸商业区的不断发展使这里不得不开辟一条更通畅的大道,虽然从1793年就已开始修建,却始终没有完工,直到第二帝国开始时才决定继续修建,将已达到土伊勒里宫的大道再延伸到巴士底广场,分别从西岱岛北边和南边垂直相遇的塞巴斯托波尔大道和圣米歇尔大道则构成了连通南北的大动脉。这些道路工程于1854年至1858年完工,使巴黎市中心的四面交通畅通起来。第二批道路网络建设是在1859-1867年进行的,在塞纳河右岸有起始于共和广场的马让塔-伏尔泰大道、蒂尔比戈路;往东有连接樊尚森林的多梅斯尼伊大街;往西有马勒塞尔布大道、罗马路、奥什大街以及连接星形广场和夏约山的一系列道路。在塞纳河左岸,则以军事学校、荣军院和圣热内维耶夫山为中心修建了一系列道路,包括博凯大街、拉普大街,盖吕萨克路、克洛德贝尔纳路、圣马尔塞尔大道、阿拉戈大道等。此后还延伸了雷欧米尔路、拉法耶特路、圣日耳曼路、雷恩路、共和大街。(12) 这些道路的开通极大地便利了巴黎市区人们的出行和商业流通,同时也改善了城市卫生状况,城市面貌得到改进。道路建设花费巨大,在1853年到1870年此项费用高达数十亿法郎。奥斯曼通过借贷并以市政收入作为担保,使建设项目能够顺利进行。(13) 在奥斯曼的改造中道路修建占了很大比重,但奥斯曼的独特之处就在于他为道路建设配套了一系列设施。伴随道路修建的是广场的建设,当穿越夏特莱的两条交通枢纽修成后,夏特莱广场随即得以扩建。随着马勒塞尔布大道的竣工,马德莱娜广场也建立起来。1867年,六条新道路交汇的罗马王广场建立起来,即后来的特鲁卡德鲁广场。星形广场是众多道路的交汇处,在这里,奥斯曼最终完成了凯旋门工程。右岸的共和广场、马勒塞尔布广场、夏约广场等都纷纷修建起来,使巴黎更加明显地呈现出以广场为中心向外放射的道路布局,广场连接起各条道路。 为了解决交通堵塞问题,奥斯曼除了筑路外还采取其他方式。1850年时巴黎只有2.5万辆车,到1860年时增至3万到3.5万辆。据估算,在1860年有530辆公共马车和5600辆出租马车,而私人马车则多达2万至2.5万辆。大量的私人马车导致道路极其拥挤。奥斯曼竭力反对私人车辆随意停放,并遏制商铺和咖啡馆向外侵占道路。他认为正是因为车辆停满了住宅和商店的门前,才使道路变得越来越拥挤。市政府为出租马车安排了停车点,私人和商用车辆则交由警察局去维持秩序。奥斯曼为整顿交通秩序将许多特权交通公司合并到公共马车总公司,并制定价格和时间表,从而更好地组织服务。1855年该公司总共有347辆马车载客3600万人次,而1866年则有664辆马车载客1.07万人次。这一做法规范了当时散乱的出租马车行业,保证了巴黎的城市交通秩序。在巴黎还出现了有轨车辆和蒸汽火车,连接城市内部各重要站点。(14) 甚至当时还有人提出要修建地铁,但奥斯曼将这一提议和实施留给了第三共和国。 奥斯曼在主干道之外增加了人行道和林荫大道。1859年巴黎的人行道总共只有263英里长,10年以后则增至676英里,达到了道路总长的1/4。在道路两旁种植树木是奥斯曼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成果,树木总量从1852年的5万棵增至1869年的9.5万棵。这一举措虽曾被多方指责,皇帝本人也不支持,但奥斯曼却坚持了下来,到其离任时巴黎的树木覆盖面积已达到200多英亩。(15) 正是奥斯曼修建的这些林荫大道,极大地改善了巴黎的环境,并且成为巴黎城市的特色。 此外,奥斯曼在道路旁设置了路灯柱、公共厕所、长椅、遮蓬、凉亭、垃圾箱、喷泉式饮水器等。在18世纪末巴黎只有1200盏油灯照明,七月王朝时期煤气灯普及开来,但也极为有限;到1856年初奥斯曼成立了巴黎照明和煤气公司,授予特权负责建设路灯照明系统,从1853年的1.24万只增至1869年的3万只。公共厕所也由于城市用水供应的增加而变得可行,奥斯曼在路边都装置了多人用的公共厕所。道路上各种商品亭、书报亭也建立起来。(16) 城市里还设立了一批路面自动洒水设施。这些匠心独运的城市景观给巴黎披上了现代的外衣。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