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魏源社会改革思想研究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 陈鹏鸣 参加讨论

魏源(1794-1857),字默深,湖南邵阳人,曾任知州、知县等职,是我国近代地主阶级的改革派。他所生活的时代,正是中国封建社会开始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急剧转变的时期,新旧矛盾层出不穷,地主阶级的统治岌岌可危。为了挽救地主阶级的统治,魏源和他同时代的许多有识之士一起,积极倡导社会改革,一时改革思想蔚然成风。周济(1781-1839)、龚自珍(1792-1841)、张穆(1805-1849)、何秋涛(1824-1862)等人正是他们的杰出代表,改革思想之所以在此时蓬勃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儒家《六经》,尤其是《易经》中"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历史变易思想,以及今文经学中的变易思想,为要求改革的思想家提供了理论武器。第二,清朝中后期土地高度集中,农民起义此伏彼起,强烈地动摇着清政府的腐朽统治;国外,以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列强以鸦片贸易的方式,疯狂掠夺中国的财富,导致中国出现"银荒"现象,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为了挽救社会危机,地主阶级中一批有识之士积极要求变法改革,增强自身实力,对内镇压农民起义,对外抵抗列强的侵略。第三,改革思想的兴起,也是资本主义幼苗发展的要求。自明朝中后期萌芽的资本主义,历经一二百年的发展,在鸦片战争前后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的激化下,资本主义幼苗已破土而出!资本主义的发展,必然要求削弱乃至推翻封建政权的统治,初期的民族资本主义幼苗主要的要求是在经济上取消封建关卡,便利商品流通。但是,封建主义的生产关系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各地阻碍商品流通的封建关卡不会自然消失,一批带有资本主义思想倾向的思想家,针对这些情况,为了便利资本主义的发展,提出了种种改革之道。因此,改革思想在清朝中后期已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作为地主阶级改革派重要代表人物的魏源,有着系统而又丰富的改革思想,研究他的改革思想,对于我们当前的改革开放事业不无借鉴作用。
    一、"无穷极不变之法"
    魏源以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之中,"三代以上,天皆不同今日之天,地皆不同今日之地,人皆不同今日之人,物皆不同今日之物。"[①]他根据《史记·天官书》的记载,对照当时的天文现象,发现有些星古有而今无,有些星古无而今有;不仅如此,古时"天差"与当时也不同,由此他得出古之天,不同于后世之天的结论。他对照古史关于荥泽、巨野、济水等方位的记载,发现与当时方位皆不符合;更有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的地理改变,这使他认识到古代之地不同于后世之地。针对"下士""俗儒"不知地理变迁而妄发议论的现象,魏源列举长江、汉水、湘江、鄱阳湖、洞庭湖等水道变迁情况,证明"经中之地理异于今日地理"[②]。
    接着,魏源又从各地居民生活习惯的改变上,论证古人皆不同于今日之人。他说,三楚之人今天不再留着长胡子,勾吴之人也没有纹身的习惯,淮徐之人不再被人称为戎夷之种,伊川人也不再披发,因而魏源认为这是"人变于古矣"。魏源还发现古代人们的食物如麻、菽、亨葵之类现已不再为人所食;古代所衣之布为麻葛所织而成,而现在却为棉花所织成;古代的货币只用黄金而无白银,现在却广泛地以白银为货币。由此看来"物迁于古矣"。
    魏源不仅认为天、地、人、物都在时刻变化着,而且认为人类社会也在时刻变化着,他将历史现象比喻为一大奕局,千变万化,"自三代之末至于元二千年,所谓世事理乱、爱恶、利害、情伪、吉凶、成败之变,如奕变局,纵横反覆,至百千万局。"[③]至于作为现实反映的文化,也在不停的变化之中,"五帝不沿礼,三王不袭乐。"[④]礼乐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魏源还继承了龚自珍:"史例随代变迁,因时而创"[⑤]的理论,认为史书的编写体例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他说:"地气天时变,则史例亦随世而变。"[⑥]所以,不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不论是物质方面,还是文化方面,整个世界都在不停地变化之中。
    魏源认为世界的这种变化是历史大势所趋,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即使是祖宗,"圣人",抑或是天地都不能阻挡这种变化。他列举历史上"圣人"废肉刑、改选举、变封建的事例之后指出"圣人"只是顺从了历史发展的规律,"天下大势所趋,圣人即不变,封建亦必当自变"。[⑦]有时他又将"大势"称为"运会","运会所趋,即祖宗亦不能不听其自变。"大势所趋之下,虽天地亦不能阻挡,远古历史之从"天治"到"人治"就是如此,"以人治不复以天治,虽天地亦不能不听其自变。"[⑧]
    既然变易为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根本原则,那么作为统治阶级意志反映的法律制度也必然应该有变化。魏源指出:"法无久不变"[⑨],法律制度不可能长期不改变,这是因为在魏源看来:"休养日久,生齿炽而机变滋,人心日趋于利,利出于二孔,则不归于上,不归于民。有救时君子欲矫其弊而还其利,势必不得不出于更革。"[⑩]随着人口的增加,人们越来越多地追逐私利,贪官污吏凭借手中职权,中饱私囊,国家和百姓的利益遭到破坏,"救时君子"奋然起而改革,去除法外之弊,改革便应运而生。不过,魏源将人心趋于利的原因归结为生齿日炽之上,显然是不正确的。
    魏源认为:"天下无数百年不弊之法,无穷极不变之法[⑩]。"法律制度不可能沿用数百年而不出现弊端,也不可能等到没有出路时还不变易改革,所以变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任何人,不论是"祖宗",是"圣人",抑或是"天地"都不可能阻挡住它。而且,"小变则小革,大变则大革;小革则小治,大革则大治。"[(11)]变法改革的步子越大,取得的成果也越大;反之则越小。魏源将变法改革与社会的治乱兴衰联系起来,呼唤着大变革,但他的大变革理论并不是要变革那些根本性的内容,而只是去除法律之外的一些弊病而已。他说:"君子不轻为变法之议,而惟去法外之弊,弊去而法仍复其初矣。"[(12)]在他看来,法律本身是正确的,只是它染上一些弊端,所以"君子"只要除去"法外之弊",用不着"变法"。魏源的这种观点与他对"道不变"的认识有密切关系。他说:"气化无一息不变者也,其不变者道而已,势则日变而不可复者也[(13)]。"尽管天下万事万物都在不停地变化之中,但这种变化仅只是一种表象,作为事物内在本质的"道"是不会改变的。西汉今文经学祖师董仲舒在其著名的《天人三策》里说:"天不变,道亦不变。"魏源虽认为天地都在不停地变化之中,但却依然坚持认为"道"是不会改变的,这表明,在根本性的问题上,魏源并没有比董仲舒多越雷池半步。
    "无穷极不变之法"表明了魏源对于改革必然性的认识,尽管他并不主张变革封建社会的根本内容,但他那要求变革的思想,在当时万马齐喑的时代,无疑如一阵春雷,震醒了国人的酣梦,突破了"祖宗之法不可变"的陈腐保守思想,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此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变法改革做了思想上的准备工作。
    二、"时之未至,虽圣人不能先天以开人"
    我们知道,改革必须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任何改革绝不是少数杰出人物随心所欲,凭空设想出来的,而是社会对它产生出强烈而迫切的要求在杰出人物头脑里的反映。所以改革的成败决定于客观条件是否成熟。魏源将改革所赖以进行的种种客观条件称之为"时",法律制度"必因时而当变"[(14)],"敝不极不更,时不至不乘。"[(15)]又说:"时乎时乎,智者争之。"[(16)]从这些话中,我们可以看出魏源非常重视选准时机,进行改革。他所采取的是推之使至其极的办法,一直等到不改革就没有出路时才去改革,这时因人们普遍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故而容易成功。
    相反,如果客观条件尚不具备而硬要改革,则只有扰民生事,于世无补,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他说:"禾未熟而登场,获者弃之矣;果未熟而登盘,食者吐之矣。……政未熟而急求治,治必乱,化未熟而急变俗,俗必骇。"[(17)]魏源以生动的比喻,透彻地说明了客观条件成熟与否,对于改革成败的重要作用。
    魏源常常从"时"之不同,分析历史人物的成败得失。他在研究历史上治水经验时发现大禹治水之后,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水患问题,殷朝都城因水灾而五次迁徙;后汉时,王景治水时改将黄河与汴水分流,一千多年均未发生过大水灾。魏源以为,这并不是因为王景比大禹聪明,而是因为二人"所值之时"不同。大禹治水时,洪水滔天,兖州一眼望去皆为汪洋,难觅黄河故道,只得别开二渠,兼行漯川,洪水渐退后,这种治水的缺限暴露出来,王景"因禹迹以成功,非景之智过于禹,所值之时,所因之时,过于禹也。"[(18)]魏源将王景治水成功的原因归结为"时"之不同,这是很有见识的言论。
    魏源善于抓住时机,果断改革。他在两江总督陶澍幕府时,积极推动漕运改革就是一例。在对当时各项条件分析之后,魏源觉得漕运改革的时机已经成熟:古代国都不完全靠近大海,即使靠近大海而"海道不通,海氛未靖,海商海舶未备",也不可能由海道运送漕粮。"时之未至,虽圣人不能先天以开人。"[(19)]而到了道光五(1825)年,不仅上面几个条件都具备,而且由于运河水道淤塞,漕船搁浅,粮食难以运抵北京。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改行海运。魏源抓住了这个时机,在他的推动下,江苏试行海运,节省运费过半。
    魏源不仅重视因时制宜,而且他还非常重视因地制宜,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例如同是漕运改革,魏源主张江苏必须实行海运,而江西、湖广因远离大海,就不宜实行海运。因为如果二省实行海运,就必须先经河运到淮安,再将漕粮转移到海船里,这样不仅增加劳动量,而且河运之屯丁,屯船难以安置,易启事端。又因二省赋轻而船重,漕运任务不重,魏源提出将二省大船改小,"入水毋过三尺"[(20)],便可很好解决漕运之难题。魏源反对那种不问地区差异而"一刀切"的改革主张,而代之以"因时因地制宜之法"[(21)],不讲形式,不求整齐划一,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这正是真正改革家的风范。
    魏源有关改革客观条件的这些论述,启发我们必须以战略家的胆识,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同时还必须高度重视研究各地的地区差别,在此基础上,制订出适合各地情况的改革方案,而不将某一地区所取得的改革经验固定化、模式化,以至于有损我们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三、"难得行法之人"
    魏源知道改革不可避免地会损伤那些中饱私囊的"蠹虫"们的利益,也不可避免地会触动某些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这样必然会遭到反对派的强烈反对。他说:"利国家之公,则妨臣下之私。"[(22)]"弊之难去,其难在仰食于弊之人乎?"[(23)]"仰食于弊"之人的既得利益被剥夺,他们自然不会甘心,总会找出种种借口,反对甚至破坏改革,魏源在协助两江总督陶澍进行盐政改革时,就遇到不少人的反对,但他们不为外议所动,果断地废除纲盐制,改行票盐制,同时裁除种种陋规,"改革中饱蠹弊之利,以归于纳课请运之商。"[(24)]不久,市场上盐价下降,销量上升,国家的盐税收入大增,人民负担减轻,盐政改革收到显著效果。但这么一改革,那些昔日仰食纲盐之人,失去了营私之窟,无不怨声载道,"扬州人家,至有纸牌绘桃树,另绘一伐树之人,以寓诅咒者[(25)]。"由此可见改革所遇阻力之大。
    魏源认为,改变人心之积利非常艰难。他说:"不难于祛百载之积患,而难于祛人心之积利。"[(26)]又引明臣王阳明之言:"欲平海上之倭患,先平人心之积患。"[(27)]他认识到最难之事在于除去人们思想上的错误认识。在封建社会里,承平日久,人心殚于改革,略有更张往往就会引起传统势力的反抗,"一人倡议,众人侧目,未兴天下之大利,而身先犯天下之大忌[(28)]。"所以,改革之前必须充分考虑到大众的心理承受能力,讲究策略,既不强人之所不能,禁人之所必犯,又不革弊太尽以至激而反之。他说:
    "强人之所不能,法必不立;禁人之所必犯,法必不行。虽然,立能行之法,禁能革之事,而求治太速,疾恶太严,革弊太尽,亦有激而反之者矣;用人太骤,听言太轻,处己太峻,亦有能发不能收之者矣。"[(29)]在他看来,北宋中叶仁宗庆历新政之所以失败,原因就在于韩琦、范仲淹等人所进行的十余项改革"更张阔大,多不便于时人,读言议四起,卒皆不安其位以去。"[(30)]庆历新政因此而流产。
    魏源这里所表达出来的思想实质是要求放慢改革步伐,只进行一点一滴的小改革,以此减少反对阻力。魏源的社会改革论原本就不触动封建社会的根本问题,现在又在此前提下将改革的步子迈得更小一点,这正是由其地主阶级改革派的立场所决定,对此我们完全可以理解。
    改革既然如此艰难,如果没有既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又能抓住时机勇于改革的人材,自然很难取得成功。因此魏源特别强调人才对于改革的重要性。他说:
    人君治天下,法也;害天下,亦法也。不难于得方,而难得用方之医;不难于立法,而难得行法之人。[(31)]
    苟非其人,法不虚行。[(32)]
    得其人则能行,不得其人则不能行。[(33)]
    魏源知道再好的法律制度,一旦经由不良官吏去执行,也不可能收到预期效果,所以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人材。魏源并将当时国家贫穷的根本原因归结为缺乏人材,"今夫财用不足,国非贫,人材不竞之谓贫。"国家"不患财用而惟亟人材",只要"官无不材,则国桢富","人材进则军政修","五官强,五兵昌"[(34)]。他有时甚至过分夸大人材的作用,以为国家的兴亡取决于某一个人的力量:"得一后夔,天下无难正之五音;得一伯乐,天下无难御之良马;得一颇、牧,天下无难御之外侮。……国以一人兴,以一人亡。"[(35)]这种典型的英雄史观自然是错误的,但呼唤人材,重视人材的思想,与龚自珍"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36)]的思想一起,汇成一股奔腾向前的时代潮流,显示出近代社会对人材的迫切需要,反映了地主阶级在面临"天崩地解"时,对维护本阶级利益的人材的渴望。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