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乾嘉时期的社会变化与经世主张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清史研究》 黄爱平 参加讨论

清代乾隆、嘉庆年间,是中国封建社会孕育着转变并面临着选择的重要历史时期。清朝统治的由盛而衰,新的经济因素萌芽的出现,西方殖民主义者的东来,使得传统的中国社会在陷入历代封建政权盛极而衰的怪圈的同时,又面临着许多新的矛盾和新的问题。这种盛衰转换,新旧交替,中外冲突所带来的各种变化,不仅波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而且在号称朝廷大政的河工、漕运、盐政、铜政、人口等重要经济领域,也有或多或少的反映。许多为政一方的封疆大吏和掌管有关事务的朝廷官员,以及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正是面对这些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现实问题,相继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和经世主张。
    一、河工
    黄河的治理,始终是清廷首要大政之一。清代初年,承明末弊政之后,河道年久失修,黄水连年泛滥,仅顺治至康熙十六年(1677)的三十余年间,黄河大的决口即达八十余次,以至河南、苏北一带深受其害。康熙曾把河务视为首要解决的三件大事之一,“书而悬之宫中柱上”。康熙十六年,清廷在平定“三藩”的战争中占据优势之后,始下决心治理黄河,任命靳辅为河督,主持治河工作。靳辅任用卓越的水利专家陈潢,全力堵塞黄河决口,大规模修筑、加固堤坝,使多年漫溢的黄河、淮河复归故道,安澜入海。同时,在黄河北岸开凿中河工程,使运河漕船得以避开黄河一百数十里之险,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自此而后,黄河安澜数十年,直至乾隆中期,虽有决口,但大多随决随堵,尚未造成太大的灾害。然而,乾隆四十三年(1778)以后,黄河漫决次数增多,决口长期不能堵塞,河患再次严重起来。对此,不少主持治河工作或关心河务的地方督抚和朝廷官员,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治河主张。
    其一,疏浚河身,培筑堤坝。黄河常年泛滥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黄水挟沙,奔腾东流,一遇地势平衍之处,即水缓沙停,造成中下游河床淤积,河身垫高。而河身越高,水流越缓,淤沙愈积。二者互为因果,恶性循环,使得河患日趋严重。所谓“黄河斗水沙七,所过之处,无不淤垫”[1]。因此,传统治河之策,十分强调疏浚河身,培筑堤坝,以期“束水攻沙”,使河流通畅,安澜入海。乾嘉时期同样如此。乾隆二十一年(1756),大学士陈世倌上《筹河工全局利病书》,即以浚治河身为御灾急务之一,认为“黄河携沙而来,奔腾浩瀚,一往莫御,故坚筑堤岸,使水循堤直下,则势猛而沙随水去”,今“清口以上至徐州黄河数百余里河底高于内地丈许,皆成老淤,水势不能冲刷,自非大加疏浚之工不可”。否则,“大溜不能归中,河流不能迅捷,沙停河饱,为害滋深”[2]。针对疏浚河道所面临的实际困难,如“浮沙、途泥、滩河、浅水,一望弥漫,欲事畚锸,何所措手。少为开掘,水即随之,捞泥水中,焉能深广”[3],其治河工具若杏叶扒、铁扫帚、混江龙等又不尽合用等问题,陈世倌提出,“请铸大铁轴一具,约长六尺,上铸铁齿,长三寸而锐其角,一周凡三齿,共列五周,两端贯以铁锁,务使直沉至底。用船一只,夫四名,首横木梁,将铁锁分系木梁之上,用夫牵挽而行,沿路滚翻,每十船为一排,每十里置船一排”,“每日往回三次,十日当可深一寸,积一月计之,当可深二三寸,一年计之,可深二三尺矣”[4]。嘉庆四年(1799),时任河东河道总督吴璥覆奏黄河治淤情形,所言治河之策,仍“不外疏浚、堤防两事。疏浚以畅其流,堤防以束其力”。“是束水攻沙,诚为千古不易之论。以水攻沙,则必以堤束水。固知日渐培堤,计非尽善,而舍此更无束水之方”[5]。
    其二,蓄清敌黄,疏通海口。海口即黄、淮入海处,位于江苏北部云梯关附近。由于其属黄、淮交汇之最下游,黄河所携大量泥沙,往往淤积于此,致使海口垫高,河流入海不畅,泛滥成灾。故需藉淮河及洪泽湖之清水,并力刷沙,以使海口通畅,安澜入海。而蓄清敌黄之关键,则在清口。清口系淮河注入洪泽湖后与黄河交汇之口,与运河之口相距亦不甚远。淮河及洪泽湖之水能否从清口畅出,直接关系到黄河、运河以及海口通畅与否的大问题。乾隆二十九年(1764),河臣高晋主张于云梯关外“旧堤上首作斜长子堰,约漫滩水,汇正河入海”,以使“尾闾宽阔,于就下之势益畅”[6]。乾隆四十一年(1776),因“海口逾远,近年黄水倒灌,致通湖引河淤垫,清水不能畅出。清江、淮安一带,运道停沙,清口以外,黄河两腮垫高”,河臣高晋、萨载奉谕查勘清口、海口情形,认为“惟有浚清口以内通湖引河停淤,使清水畅出,与黄河汇流东注,并力刷沙,则黄河不浚自深,海口不疏自治”。为此,二人特别提出:“于陶庄迤上积土之北,开引河一道,使黄水绕北下注,清水畅行,至周家庄会黄东注,不独可免倒灌,而二渎并流,攻刷黄河两腮浮淤及海口积沙,均可渐次刷深。下游深通,则黄河上游可免停淤”[7]。其后,陶庄引河工程完成,使黄河河身距清口移远5里,大大减轻了黄水倒灌,清口淤沙之患。总之,乾嘉年间“治河诸臣,总以蓄清敌黄为要务”。诚如嘉庆时河臣百龄所言:“黄河必得清水从中刷沙,始不停淤,淮水必得畅出清口,始不虞泛滥为害。盖淮水自西向东入湖,与周桥五坝遥对,黄河在洪湖之北,淮流入黄,其势不顺。是以靳辅疏浚五道引河,长至一千五六百丈,直插湖心,欲接其势顺向北行,使迤南之周桥五坝、高堰山圩不致吃重。又恐湖水力不敌黄,复于运河口门之外,筑磨盘埽分溜敌黄济运,又设立束清坝,钳逼清水,使之奋迅冲黄,以资得力。良以黄水具数千里之源,挟沙而走,其力甚劲,淮水仅百里之流,归湖之后,停蓄成渊,非有诸引河以领之,并加诸坝以激之,恐其力纡缓,不能敌黄而出也。又遇清水过大,则将束清坝口门拆宽,黄水过大,则将王营减坝封土启除,务令黄水减而不决,清水涨而不溢,由是黄水下行,得清流为之荡涤,滔滔入海,畅流无阻”[8]。
    当然,这些治河主张,皆针对局部河患而言,尚非全局的、长远的考虑,因此,难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嘉庆时河臣铁保勘查治河情形,曾概括当时各种主张:“有谓海口不利者,有谓洪湖淤垫者,有谓河身高仰者”。在他看来,这些都不足以为河大患,而他认为,治河之关键在于清口,“诚以清口畅出,则河腹刷深,海口亦顺,而洪湖不至泛滥,一举而三善备”。强调“为今之计,惟有大修闸坝,全复旧规,去新受之病,收蓄泄之利。则借湖水刷沙而黄河治,湖水有路入黄,不虞壅涨,而湖水亦治”[9]。铁保所言,确实有一定道理,因为自“黄河南行,淮先受病,淮病而运亦病。由是治河、导淮、济运三策,群萃于淮安清口一隅,施工之勤,糜帑之巨,人民田庐之频岁受灾,未有甚于此者”[10]。但铁保置河身淤高等诸多因素于不问,只强调清口一隅,未免“主持太过”,同样失于偏颇。
    那么,黄河究竟有无根治的办法?事实上,18世纪中叶,一些有识见的大臣已经开始考虑从根本上解决河患问题。乾隆十八年(1753),吏部尚书孙嘉淦明确提出黄河改道入海的建议,即在黄河北岸开减河,引黄水北流入大清河,经山东入海。他考察历代河流情形说,古代江、淮、河、济四水皆“独行入海”,互不相涉。宋时河决,始分而为二,一由南清河入淮,即今之河道,一由北清河即大清河,合济水正道入海。宋末以后,河遂南徙。此后,历元、明两代,河或北决,经大清河入海,或南流入淮,经今之河道入海。当时已有人认识到,中原地势“南高北下,宜顺水性,导之北行”。但由于种种原因,自明代以后,治河者皆“逼河使南行”。清沿旧制,以致顺治、康熙年间,河“决北岸者十之九,决南岸者十之一”。有鉴于此,孙嘉淦提出,在黄河北岸开减河,引黄水北流,经大清河入海。他说:“大清河之东南,皆泰山之基脚,故其道亘古不坏,亦不迁移”,即其下游所经之处,“不过东阿、济阳、滨州、利津等四五州县,即有漫溢,不过偏灾,忍四五州县之偏灾,而可减两江二三十州县之积水,并解淮阳两府之急难,此其利害之轻重,不待智者而后知也。减河开后,其至张秋,不过经两三州县之境,计其漫溢之处,筑土埂以御之,一入大清河,则河身深广,石岸堵筑之处甚少,约计所费至多不过一二十万,而所省下游决口之工费、赈济之钱米,至少不下一二百万。此其得失之多寡,亦不待智者而后知也。是则减河一开,所费甚少,为害甚轻,而决口可塞,积水可消,漕舟不误,其利甚大”[11]。此后,朝廷大臣裘曰修、嵇璜均提出过大致相同的建议,请令河流改归山东故道。这一主张,可以说抓住了治理黄河的关键所在。因为造成黄河灾害频繁的重要原因,除上游水土流失外,就是下游河床老化,日益淤高的河身已难以容纳奔腾东流的黄水,仅靠疏浚河身、培筑堤坝、开挖引河、疏通海口等局部治理的办法,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乾隆四十六年(1781),河决北岸青龙冈,黄水经赵王河,入大清河归海。这一路向,证明了孙嘉淦等人建议的可行性。但当时的最高统治者乾隆皇帝昧于时势,因循保守,不敢改弦更张,认为“黄河南徙,自北宋以来,至今已数百年。即以现在情形而论,其向北泛滥之水,由赵王河归大清河入海者,祗有二分,其余由昭阳、南阳等湖南下者,仍有八分,甚至江南沛县城垣被冲,则南下之水较北更大。此时岂能力挽全河之势,使之尽由北流。且于山东、直隶运道往来,甚有关碍,岂容妄议更张。为今之计,惟有就事论事,救弊补偏,此外别无办法”[12]。因此,终乾隆一朝,乃至嘉庆、道光年间,黄河治理始终局限于堵决口、修堤坝、浚河身、通海口等传统的办法,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职此之故,数十年间河患不断,灾害严重,直至咸丰五年(1855)铜瓦厢决口,黄河终于“东注大清河入海”。“盖淮下游为河所夺者七百七十余年,河病而淮亦病。至是北徙,江南之患息”[13]。可见孙嘉淦等人提出的黄河改道的建议,确实是有远见的正确主张。
    除提出各种治河主张而外,一些正直的朝廷大臣和地方官吏,还对河务的种种弊端进行了揭露和抨击。18世纪中叶以后,吏治逐渐败坏,朝廷大政之一的河务也成为利薮所在,主持河务的某些官员藉黄河泛滥之机中饱私囊,大发横财。嘉庆年间,百龄疏论河工,就曾指出,乾隆以后“在事诸君子,或以节省为见长,或以无事生觊觎,屡次纷更,旧规全废。况当天下承平,国家闲暇,借要工为汲引张本,藉帑项为挥霍钻营,从此河员皆纨绔浮华,工所真花天酒地,迨至事机败坏,犹复委曲弥缝”。甚而“河工诸员无一可信,以欺罔为能事,以侵冒为故常,欲有所为,谁供寄使,罚之不胜其罚,易之则无可易”,给黄河的治理造成许多人为的障碍。当然,终清之世,河工弊端始终是困扰统治者的痼疾,但是,清代中叶的有识之士能够直面这一矛盾,仍然表现了他们对国计民生的关注以及传统的经世精神。
    二、漕运
    清廷定都北京后,为解决皇室食用、王公官员俸米、八旗兵丁口粮以及京师民食之需,沿明朝旧制,每年由山东、河南、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八省征收漕粮400万石,另于江苏、浙江两地征收白粮(即糯米)217472石,经运河运贮北京通州各仓,此即漕运定制。由于其地位十分重要,故而历来有“天庾正供”之称。清代前期,特别是康熙、雍正年间,社会经济发展,吏治民风整肃,漕运基本正常运行。至乾隆中期以后,随着社会危机的日渐加深,吏治败坏,风气奢靡,漕政弊端丛生,形势日趋严峻。对此,一些朝廷官员和地方大吏,乃至有识之士,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首先,漕弊成为大家最为关注的问题。漕运包括漕粮的征收、运输、入仓等诸多环节,本身即手续繁锁,关卡重叠。特别是贯穿南北数千里的运河一线,沿途需索,层层盘剥,致使各种损耗开销巨大,费用惊人,漕运也因之积弊丛生。诸如地方征漕加派各种杂项,州县任意浮收勒折,漕务官吏肆行榨取运丁,运丁则多方婪索州县,等等,不少官吏士子对此多有揭露抨击。王芑孙说:“国家承平百六十年,法久弊生,老奸宿蠹,窟穴其中。通仓之需索,大累于帮丁,帮丁之需索,大累于州县。督抚以浮收暂纾州县,而州县卒未尝纾也。漕臣以帮费暂恤疲丁,而疲丁卒未尝恤也。通仓诸臣,奋然欲去经纪花户之需要,而卒未尝去也。经纪花户之盘踞于通仓者不得去,则尖丁之蚕食于州县者不能除。浮收岁甚,帮费岁增;帮费愈增,浮收愈甚”[14]。蒋攸铦也说,今“地方往往视收漕为畏途”,“盖缘丁力久疲,所领行赠钱粮,本有扣款,而长途挽运,必须多雇人夫,以及提溜打闸,并间有遇浅盘剥,人工倍繁,物价昂贵,用度实属不敷,势不能不向州县索费。州县既需贴费,势不能不向粮户浮收。州县既有浮收,势不能不受包户挟制”。“吏治、民风、士习,由此日坏,此漕弊之相因而成积重无已之实在情形也”。又“从前帮丁贴费,每船不过百余,至二三百两不等。近来旗丁积累愈重,需费愈繁,且路费正用之外,或偿还旧债,或任意花消,或帮弁需索,皆所必有,亦非尽由于路费不敷。伊等知州县浮收,有加五六之多,遂得藉口多索,运弁奸丁,连成一气,州县惟恐误兑,不能不受其刁勒,是以帮费竟有递增至五六百两、七八百两者。……且州县既多浮收,则米色不能认真,帮丁既多贴费,则受兑亦不复深求。及至通州,贿买仓书经纪,通挪交卸,米色之潮杂不纯,率皆由此。此又官民交困,彼此挟持,南收北兑,流弊无穷之实在情形也”。
    漕务种种弊端积重至此,理应“大加整饬,力挽颓风”,以“恪遵功令,严行示禁,升合不准多收,帮费全行裁汰”。但由于种种原因,漕弊“有不可不除,而又有不能尽除者”。如“帮丁长途苦累,费实不资,若竟丝毫不给津贴,则势必不能开行,若责令州县颗粒无浮,亦势必不能交兑”,等等。因此,乾嘉年间,一些大臣“不得不于无术万全之中,苦思酌中权宜之道”[15]。阿桂疏请申明粮船定式,“议定江浙漕船长八丈,深六尺,入水三尺四寸为度;江广漕船长九丈五尺,深六尺九寸,入水以三尺九寸为度。并将入水尺寸逐一量明分晰,横刊于浅板之上,俾得众目昭彰,易于查验。旗丁既不能于定制之外多带货物,即遇水小之年,船身入水不至甚深,亦可无虞稽阻”[16]。蒋兆奎认为:“办理漕运,要在恤丁”,提出将州县每石漕粮所浮收之七八斗内,“划出一斗,津贴旗丁,其余尽行革除。所出有限,所省已多,不特千万旗丁藉资济运,即交粮亿万花户,已沾圣恩无穷”[17]。蒋攸铦则疏请更定漕政章程,提出四条建议:第一,“每年秋成时,酌定收米准则,以免偏枯也”;第二,“旗丁各船帮费,应严定限制,以杜苛索也”;第三,“收米既有限制,则兴讼之粮,应委员验明上仓,以防积欠也”;第四,“州县预买恶米垫仓,勒收折色之弊,应严行禁革也”[18]。
    由于漕运与运河畅通与否关系密切,而乾隆中叶以后,河患日趋严重,直接影响到淮河、运河,因此,一些官吏士子也开始考虑漕运的改革办法,试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王芑孙认为:“方今民困于浮收,官困于帮费,议者莫不欲去浮收以救民,去帮费以救官。然去浮收必先去帮费,去帮费必先改漕法”。因而提出“酌古之制,权今所宜,取唐宋转般仓成法损益之”[19],即实行分段运送,沿途建仓的转般法,通过“易漕艘”、“建仓”、“造拨船”、“判职掌”、“优俸糈”等具体措施,除弊兴利,解决漕运问题。至嘉庆年间,有识之士更提出了改河运为海运的变革主张。嘉庆九年(1804),因“洪泽湖水低弱,力不足以刷黄,以致河口淤沙,七省粮船全不能渡”,时任浙江巡抚阮元曾“暗筹海运一法”,拟招募海船四百艘,“每艘可载米一千五百余石,略用兵船护出乍浦,即放大洋,其装卸之程、脚价之费,俱与之议立章程,以待不虞。交卸如速,一年可以往返三次,较河运省费三之二”。其后虽“以河道复通,遂不复用”,[20]但阮元仍作《海运考》一册,主张海运,以为未雨绸缪之计。嘉庆十五年(1810),因运河淤浅,漕船航行困难,皇帝谕令调查航海情形。一时之间,官吏士子多有持海运之议者。江苏士子高培源说:“我朝自江南以至直隶,沿海水师每岁放洋巡哨,海径曲折,兵弁类能谙熟。欲行海运,宜令熟识之将弁,携带商船伙长,从南至北,测水势,辨沙色,自某至某,凡岙套岛屿,可以泊舟,可以避风,先为标识,绘成一图。乃仿王宗沐、梁梦龙遗意,拨正兑十分之二三,按图试探,逮往返径熟,如先臣谷应泰所论,成山直沽,无异安澜,然后取岁运正额,法元人春夏二运之例,分番起运。将见峨舸巨艑,浃旬麇至,其视内河守浅,千夫纤挽,蚊负蚁行,则劳逸之不侔,固难以倍蓰计矣”[21]。高氏还就海道、雇船、脚价、丁弁、回带、赔豁等海运中的具体问题,一一作了探讨。苏州知府齐彦槐“陈海运策”,认为“驳海运之说者三:一曰洋氛方警,适资盗粮;二曰重洋深阻,漂没不时;三曰粮艘须另造,柁水须另招,事非旦夕,费更不赀。然三者皆可无虑也”。以“漂没”而言,“自康熙二十四年开海禁,关东豆麦,每年至上海者千余万石,而布、茶各南货,至山东、直隶、关东者,亦由沙船载而北行”。“其每岁漂没之数,总不过百分之一。今南粮由运河,每年失风,殆数倍于此”。且“沙船以北行为放空”,即“顺带南货,不能满载,皆在吴淞口挖草泥压船”。因此,齐氏提出,以各船“先载南粮至七分,其余准带南货,至天津卸于拨船。每南粮一石给水脚银五钱,上载时每石加耗米三升,卸载时以九五折收。合计南粮三百五十万石,不过费水脚一百七八十万两,曾不及漕项十之三四”。如此则“船商以放空之船,反得重价,而官费之省者无数。又使州县不得以兑费津贴旗柁名目,藉词浮勒,一举而众善备焉”[22]。就连身为“海角末商”的谢占壬,也对海运之议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海运之所以难行,关键在于“官事民情互相参议”。由于“舵水人等之技,由身试而非师授,可意会而不可言传,而事外之人,悬询其情,自必语言矛盾,款要莫凭。况运粮规则,从未经历,尤不免畏难之心,纷扰于中”,故而“不能实情上达”。有鉴于此,谢氏以其“自幼航海经营,亲历有年”,于“运载成规,舵水约束,以及风波趋避,捍卫汛防,素经熟视”,因而,他从“古今海运异宜”、“行船提要”、“四时风信”、“趋平避险”、“防弊清源”、“海程捍卫”、“水脚汇筹”、“春夏兼运时日”等方面,详晰论证了海运的可行性及有关事宜,并将河运、海运二者加以比较,明确提出:“今如海船运粮,必先将官事民情通盘筹算。夫商船运货,一岁之中,重在春秋冬三季。其时北省豆粮丰熟,货足价廉,乘顺风运南,商贾获利较重,船户水脚亦增。夏季北省货缺价昂,商贾获利较轻,船户水脚亦廉。其时雇船,乘顺风运粮赴北,正可舍贵就廉,趋平避险。抑或权时赶运全漕,亦不妨春夏兼装,自可裕如。果能通融办理,不惟上下两无格碍,而且商船均有裨益。此海运头绪分明,海程今昔异宜之大略也。复思内河漕运情形,偶逢雨泽愆期,河湖浅涸,舳舻衔尾而来,进退有期,不能缓待清流,必至借黄济运;或逢雨水过多,湖、黄并涨,黄流倒灌,决坏运河。种种阻碍,在所未免。诚使乘此夏令,兼筹海运,以分其势,则河漕二务,均得从容,既可操引清激浊之衡,亦可定河下湖高之则,自不至有治黄不能顾运,利运不能治黄之弊矣”[23]。可见,海运与河运相比,优势显然。但由于一些地方督抚的阻挠,两江总督勒保和浙江巡抚蒋攸铦就曾疏陈海运必不可行者十二事,诸如“旗丁不习海洋,必责成船户,又非如旗丁有册可稽,且不能设官出洋巡视,必至偷卖缺额,捏报沉失,甚或有通盗济匪诸弊”;“元、明海运,米多漂失,到仓欠交者,每石自数合至一斗数升不等,今生齿日繁,人之所食浮于地之所产,岂堪再有漂失”;“京师百货之集,悉来自粮艘,若由海运,断不能多携货物,将来京地物价骤腾,亦碍生计”;“运丁所用兵工短纤等项,总计八九万人,穷民资以为生,若由海运,则须另募熟悉海道者,而此常年漕运之众,一旦失业,难保不流而为匪”[24],等等。因此,终嘉庆一朝,海运之事始终未能付诸实施。但是,诸多官吏士子对漕运的关注以及改革的设想,却仍然反映了他们的经世精神,并最终促成了其后漕政改革的实现。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