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新发现的封泥资料与秦汉宦官制度研究(4)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 余华青 参加讨论

再次,此批新发现的封泥也为我们进一步探讨秦及西汉初期皇后宫官系统的宦官机构的情况提供了新的研究资料。秦汉时期,皇后宫及皇太后宫均有各自的宦官机构。秦有将行,为皇后卿,汉景帝时更名大长秋。秦又有詹事,亦是皇后卿,汉成帝时省詹事官,并属大长秋。作为皇后宫官系统的高级职吏,或因无须亲自侍奉后宫,故对其的阉人身分要求并不严格。西汉时期,皇后宫卿(詹事、将行及后来更名合并的大长秋)“或用中人,或用士人”[19],皇太后诸卿(如长信太仆、长信少府、长乐卫尉之类)亦是或用阉人或用士人。东汉时期,皇后宫卿与皇太后宫卿虽然“常用宦者”[20],但仍参用士人。至于上述宫卿的佐属官吏,则因与后妃生活起居关系密切,所以悉用阉人,“职吏皆宦者”[21]。此种情况,秦当大抵如之。战国末期秦王赢政在位时,王太后为了满足自己的淫欲,宠用“大阴人”为宦者。太后“阴厚赐主腐者吏,诈论之,拔其须眉为宦者,遂得侍太后”[22]。这段记载表明:当时的宫禁制度严格,只有阉人宦官方能入宫接近侍奉后妃,且宦官的阉人身分须经验证,否则嫪毐便无须经过“诈腐”的程序。“拔其须眉”,正是为了使其符合阉人的体貌特征,以便遮人眼目。秦汉皇后宫卿及皇太后宫卿下辖的各内廷官署,基本上都是宦官机构,其设置情况文献史籍已有大致记载。此批新发现的封泥材料中,“中厩”、“私府丞印”等封泥所反映的皇后宫官系统的宦官机构及职官名称,已见文献记载。“中羞府印”、“中羞丞印”、“北宫私丞”等宦官机构及职官的名称,则以往未见记载。它们的发现,无疑可以使我们对皇后宫官系统的宦官机构有了更多的认识。
    又次,这些封泥材料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各宫宦官机构的设置分布情况。秦汉时期的宦官机构及职官,多有在其名称之前冠以某宫宫名者。例如,皇太后宫官的官号之前均冠有太后所居之宫的宫名,见诸史籍零星记载者有长信少府、长信太仆、长乐少府、永乐少府、长乐太仆、永乐太仆、长乐卫尉、长乐太官丞、长乐五官史、长乐谒者、长乐食监、长乐尚书、长乐从官史等,见诸文物者有“长信少府丞”、“长乐太仆丞”、“长信私丞”、“长信宦丞”、“长信永巷”、“长信仓印”、“信宫车府”等。又如,皇后宫官的官号之前则多冠以“中”或“中宫”字样,所以有中太仆、中宫卫尉、中宫谒者令、中宫尚书、中宫私府令、中宫永巷令、中宫黄门冗从仆射、中宫署长、中宫药长等官称。以上两种情形,均是以皇后所居之中宫或皇太后所居之宫的宫名冠在所辖宦官机构的官称之前。此批新发现的封泥材料则反映了不同情况。“高章宦者”、“高章宦丞”、“北宫宦丞”、“北宫私丞”等封泥,反映出高章宫与北宫亦有宦者、私府等宦官机构的设置,但其宫本身的情况并不明确。这只有两种可能:或是高章宫和北宫均与皇太后宫或皇后宫有关,所以设有宦官机构;或是说明了当时除皇后(皇太后)固定的居宫之外,它处之宫也同样设有单独的宦官机构。
    最后,此批新发现的封泥材料对于今后秦汉宦官制度的研究还提出了一些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例如,“寺从”、“中官”、“宦者”,均系阉人宦官的泛称,又都是一个同类性质的机构名称。此三者倘若是同时并存的机构,其间分工情形如何?倘若三者从设置时间上前后相继,只是异名而同实,其演变过程又是如何?再如,皇后宫卿及皇太后宫卿的地位与朝廷正卿少府大致相当,其宦者机构各成系统而互不隶属。那么,此批封泥所反映出的诸如高章宫、北宫等它处之宫所设置的宦官机构,究应隶属于哪个系统?又如,北宫置丞甚多,且有“私丞”,应如何正确把握北宫的性质与地位?总之,此批封泥资料的发现,既提供了新的研究资料,又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必将会进一步促进秦汉宦官制度研究的深入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