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吴文化与《孙子兵法》散论(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 徐同林 参加讨论

齐文化尚质,《孙子兵法》又尚文。例如,齐文化的重要代表《管子》就有重质而不重文的特色。此书在汉代以后“即遭闲却”,正与其:“言之无文”不无关系。而吴文化既重利,又求精,趋雅,尚文。这是众所周知的。《孙子兵法》在尚文的吴风影响下,文彩焕然,精美绝伦,令古今中外的读者赞不绝口。南朝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指出:“孙武兵经,辞如珠玉,岂以习武而不晓文也?”[5]南宋黄震亦说:“若孙子之书,岂特兵家之祖,亦庶几乎立言之君子矣,诸子自荀、扬外,其余浮辞横议莫与比。”[6]近人王昆绳则评道:“自春秋战国以迄于今,落落数千年,以文章兼兵法者,惟《左氏》;以兵法而兼文章者惟《孙子》。”[7]的确,《孙子兵法》的语言艺术达到了极高的水平,不仅在先秦诸子中屈指可数,在后世同类著作中也是罕见匹敌的。
    《孙子兵法》的修辞极为引人瞩目。其中修辞手法运用的密度之高,方式之巧,效果之妙,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8]就辞格而言,在这六千多字的篇幅中,运用了包括比喻、对照、夸张、对偶、层递、反复、引用、设问、反诘、蝉联、回环、排比、警句、押韵、总分等十多种格式。其中,仅比喻就有40多个,排比就有80多处。可谓比比皆是,美不胜收。此外,在词语的锤炼、句式的选择、篇章的结构等各个方面都同样达到了出神入化的美妙境界。例如其炼句艺术,丰富多彩;整句与散句结合,散中见整,整而不板;长句与短句搭配,长而能短,短小精悍;肯定与否定交替,正反对比,缜密鲜明。凡此种种,足以说明《孙子兵法》不仅是兵法宝藏,也是修辞宝库,更是包括吴文化在内的诸文化的结晶。
    注释:
    [1]参见石余《〈孙子兵法〉的成书问题》,《东南文化》1989年增刊;杨善群《孙子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89页。
    [2]《吴越春秋》卷二。按,“王不知口之称善”之“不知”,当作“不觉”解。
    [3]范传新《〈孙子兵法〉的美学价值》,见《孙子探胜》,军事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50页。
    [4]《吴越春秋》卷二。按,“王不知口之称善”之“不知”,当作“不觉”解。
    [5]《文心雕龙·程器》。
    [6]《黄氏日抄》卷五十八。乾隆三二年据宋版校刊本。
    [7]转引自杨善群《孙子评传》,第18页。
    [8]参见谭家健《〈孙子兵法〉的语言艺术》,《文史知识》1986年第3期;振筑《论〈孙子兵法〉的修辞艺术》,《军事历史研究》1987年第1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