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苏联与朝鲜战争(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 刘子靖 参加讨论

苏联还在物质上向浴血奋战的朝中两国提供了巨额援助。朝鲜长期处于日本的殖民统治和奴役下,贫困弱小,北朝鲜政府成立只有不到两年时间,靠自身力量根本无法支撑一场国际性战争,中国经历了数十年的战乱洗劫,一穷二白,新中国刚刚建立,要与超级大国美国进行一场现代化战争,自身亦面临着难以克服的巨大困难,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代理总参谋长的聂荣臻写到:“像抗美援朝战争这样巨大的消耗,靠我们国内生产的弹药无论如何是供不应求的。虽然我们采取了大力增加军工生产,翻修美、日式炮弹等措施,但仍然大约只能满足需要量的百分之十左右。”[7](P757)当时唯一可能并愿意向中朝两国提供武器弹药的国家只有苏联。朝鲜人民军武器弹药主要来自苏联,苏联也向中国人民志愿军提供了大量军事装备,聂荣臻回忆说:“从1950年以来,我们共向苏联借了56亿旧卢布(约合13.4亿美元),主要用到了朝鲜战场上。当时为了换装,我们从苏联买了一百个师的装备。”[7](P758)
    但是,苏联在道义上和物质上支援中朝两国与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血战的同时,军事上则采取了不卷入政策。战争之初,朝鲜人民军越过三八线挥师南下,一路势如破竹,9月初,韩国军和美军败退釜山一隅作困兽之斗,在这一最有利的时机,苏军没有出动。美军仁川登陆后,战局逆转,10月,韩国军和美军大举越过三八线北上,北朝鲜面临亡国灾难,最需要苏联参战而苏联也最有理由参战的时候,苏联依然按兵不动,直至板门店停战协定签订。
    由以上事实不难看出,苏联对朝鲜战争采取了间接卷入政策,即在道义上和物质上支援中朝,而在军事上不卷入,力图使战争地方化。作为中朝两国近邻,作为实力最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在道义上和物质上援助中朝两国,顺理成章,责无旁贷,那么苏联为什么要在这场历时三年之久的国际性战争中坚持军事不卷入呢?
    苏联在朝鲜接受日军投降并成为北朝鲜的占领国,支持建立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对北朝鲜的独立和生存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苏联没有参与安理会武装干涉朝鲜的决议,并指责其非法,当然对其不承担义务并有理由抵制;朝鲜人民军越过三八线南下,美国出兵干涉。韩国军和美军越过三八线北上,苏联当然有理由出兵。因此,苏联出兵并不存在道义上的障碍。
    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在朝鲜半岛并没有作战部队,但美军闻风渡海迅速出动。苏联在远东驻有重兵,与朝鲜半岛只有一河之隔,因之军事上也不存在准备不足的问题。
    当然,苏联担心与美国迎头相撞引起第三次世界大战,任何国家对此都不得不谨慎从事。但当时美国不仅无意而且根本没有做好打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准备。二战之后,美国当局在强大的压力下,实行了大规模的裁军复员,1950年春夏,美军由二战时的上千万大军已减至150万。美国用于朝鲜战场的兵力,绝大部分是驻守日本的占领军,驻日美军已抽调一空,本土的战略后备队只剩下一个八十二空降师,侵朝兵力仍然捉襟见肘。而美国对于历次世界大战总是老谋深算,慎之又慎。这一切,苏联方面无疑洞若观火。苏联出兵朝鲜,侵朝美军势将处于异常不利的困境,如果苏联惧怕出兵朝鲜与美军交锋,美国更应害怕在朝鲜半岛与苏军厮杀。因之,一个“怕”字,并不能成为苏联按兵不动的主要原因。
    笔者认为,苏联应该出兵,不应仅限于从道义上和物质上援助北朝鲜。作为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和中国同是朝鲜的邻邦,比中国拥有更大的实力,更应承担与自身地位和力量相符的重任。苏联拒不出兵,其主要原因在于这符合苏联自身的最大利益,不出兵比出兵对自身更为有利。战争之初,朝鲜人民军捷报频传、苏联可以不出兵,美军仁川登陆战局逆转后,由于预知中国必然出兵,苏联仍可按兵不动,凭藉朝中军队的血战,苏联同样可以达到打击削弱美国的战略目标;军事上不卷入既可免于流血牺牲,保存苏军实力,又可免于承担任何重大风险;同时这样可以致力于国内建设,外交上处于主动地位,在国际舆论上还可以博得热爱和平的美名;此外,苏联的战略重点在欧洲,东欧局势尚不稳定,而朝鲜半岛涉及苏联的安全利益较小,苏朝边界仅十英里而已。
    苏联道义和物质上支援朝中两国与苏联自身的利益也是一致的。道义上的声援,既无需付出实际牺牲,又无需冒任何国际风险。物质上的援助是中朝两国军队能够坚持与美军血战的一个前提,苏联政府若不付这一必要代价,北朝鲜一旦沦陷,苏联在北朝鲜的努力势必前功尽弃,也将是苏联在冷战中的一次重大挫败,这不仅有悖于苏联的战略利益,而且会严重降低苏联的国际影响,使之难以向社会主义各国交代。因之,苏联在道义和物质上支援朝中两国,与其军事上不卷入并不矛盾,都符合苏联的战略需要,同受其自身利益的驱使。
    还有必要说明,苏联在战争中并没有为中国分担一分一毫的战费。苏联的援助,其方式是向中国提供贷款,然后中国用这些贷款购买苏联的武器弹药,并非无偿,而是有偿有息,这些债务中国后来在最困难的年月都连本带息悉数还给了苏联。苏联的援助不仅如此,态度也远非慷慨,质量也远非先进。曾率团赴苏商谈向中国抗美援朝提供物资援助的徐向前证实:苏联“对支援中国武器装备、缩手缩脚。谈妥的定货,运回一些来,多是些旧家伙,拿到朝鲜战场上,有些枪栓拉不开,简直没法用。”[8]苏联援助中国抗美援朝的这些做法与中国对北朝鲜的援助形成了鲜明对照。中国尽管自身十分困难,出兵抗美援朝,仍向北朝鲜提供了大量物质援助。1953年11月,鉴于北朝鲜的困难,中国政府决定:“将1950年6月25日至1953年12月31日中国援助朝鲜的一切物质和费用,无偿地赠给朝鲜政府,并再拨人民币八万亿元无偿地赠给朝鲜政府,作为恢复其国民经济之费用”。[9]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