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论苏联出兵东北对东北根据地建立的历史影响(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史学月刊》 李跃新/罗平汉 参加讨论


    随着苏军进入东北,原在中苏边境的抗联部队也随进东北,留在东北境内的抗联武装更加活跃,成为中共建立东北根据地的一支重要力量。
    东北抗日联军长期坚持战斗在敌人统治的核心地区,克服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抗联的处境更加艰难。为了保存革命力量,1942年7月,经共产国际批准, 除了部分留在东北境内坚持斗争外,大部分进入苏联境内进行训练,等待反攻。进入苏联的抗联武装改编为步兵第八十八特别教导旅。苏军攻克柏林后,苏军远东方面军情报部长索尔金少将曾对抗联领导人周保中说,依照总司令普尔卡耶夫大将和军事委员会委员法捷夫的指示,东北抗日联军将随苏军进发东北,参加解放东北和内蒙的战斗。日本投降后,苏军总部华西列夫斯基元帅接见了周保中,要求抗联“帮助苏军维持占领地区的革命秩序,肃清敌伪残余和一切反革命分子,提高苏军在群众中的威信,促进中苏人民友好”,并且“利用军事管制的合法地位,建立党组织,开展群众运动,在主要占领地区之外,建立人民武装和根据地”(注:《中共党史资料》第15辑,第176页。)。
    根据华西列夫斯基的谈话和中共东北党委会的部署,抗联于1945年9月初分四批乘飞机从伯力由苏军指挥部派人护送到东北各地。 第一批于9月6日到达哈尔滨、吉林、延吉等地,第二批于9月7日到达佳木斯地区,第三批于9月8日到达长春、沈阳,第四批于9月9日到达大连和齐齐哈尔。长春的抗联部队单独组织了警备司令部,接收了长春的康德新闻社、广播电台、邮电局、公安局等要害部门;没收了敌伪的财产和仓库;接管了铁路、矿山、银行和工厂等经济部门,对装备我军起了重要作用。东北党委会组织了长春、吉林等市委及一批地委和县委。在苏军的配合下,抗联抢占了57个战略要点,即12个大城市和45个中小城市。 9月9日,周保中、崔石泉与中共中央东北局接上了联系。从此, 抗联在中共中央和东北局的直接领导下开展了建党、建军、建政的“三建”活动,并改名为“东北人民自卫军”,由周保中任总司令;部队得到很大的发展,迅速发展到7万余人, 成为“东北民主联军”的重要组成部分。抗联战士分别到吉、黑、辽三省的几十个大、中、小城市担任苏军卫戍司令部副司令或其它职务。为了工作上的方便,苏军给抗联战士发了苏联军官证书。在国民党进攻东北初期,“我军主力部队主要分散在以沈阳、安东、锦州为中心的南满,北满地区主要依靠原抗联部队开辟工作”(注:朱建华:《东北解放战争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4页。)。中共军队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占领东北的绝大部分地区,建立民主政权,无疑抗联是作出了重要贡献的。当然,抗联的许多活动和工作是在苏军的同意和支持下进行的,从这一点上讲,苏军出兵东北对东北根据地的建立和巩固是有帮助的。
    
    苏联出兵东北,避免了美国对东北事务的直接插手,以及由此导致的东北情况更加复杂化,为东北根据地的建立提供了一个相对有利的国际环境。
    东北是我国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物产丰富,交通便利,工业基础好。当时东北纸张的产量为关内的70%,煤产量与关内几乎相等,发电量为关内的2.5倍,铁路总长达1.1万公里,只比关内短2 000多公里。 它还是我国重要的产粮区。
    正因为如此,日本一投降,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东北,就成为国共两党争夺的重要地区,也成为战后美苏在远东的矛盾的焦点之一。美国关注东北,是“希望那里在战后成为给美国从中国带来最大经济利益的地区;另外,美国还希望东北成为欧亚大陆对苏抑制圈的重要一环”(注:屠传德:《美国特使在中国》,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85页。)。苏联出兵东北,虽然不能排除其民族利已主义的动机,但是,苏军在东北的进驻,避免了美国对东北事务的直接插手,作为苏联出兵东北条件的中苏条约的签订,对此是起了作用的。美国不得在东北驻有一兵一卒,这是斯大林在中苏谈判和出兵东北问题上向国民党代表提出的重要条件之一。美国支持蒋介石打内战,全力帮助蒋介石大量运兵到各战略要点。到1946年6月,美国直接用军舰、飞机运送的蒋军达54 万多人,约占进攻解放区的国民党正规军总兵力的1/3。但在东北,由于苏军的反对,美舰只能在秦皇岛登陆,这就推迟了美蒋运兵东北的时间。1945年11月,驻华美军司令部在向美国政府提出的一份报告中建议“确立美国对满洲的托管制度,直至国民政府的强大和稳定足以完全负责控制这一地区为止”(注:A.C.阿厄金:《外交史》第5卷(上), 三联书店1983年版,第171页。)。但由于苏军在东北的存在, 使美国的这一计划始终未能实现。
    苏联出兵东北,对东北根据地的建立和巩固,虽存有一定的消积影响,但积极作用还是主要的。这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中共正确地分析了苏军进入东北后对我发展的有利形势,分析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签订后对我在东北活动的不利因素,适时地改变了战略方针,提出了“向南防御、向北发展”,抽调了大批干部和部队挺进东北,这是建立东北根据地的必不可少的条件。苏联出兵东北的积极作用,正是通过中共灵活的战略决策才得以发挥出来。
    其次,中共不受中苏条约束缚,不被苏蒋关系的表象所迷惑,采取灵活的策略,如不用八路军的番号,不用共产党的公开名义,妥善地处理中苏两党两军的关系,不使苏联在外交上为难。
    再次,中共在东北有相当的群众基础,中共领导的抗联武装在东北人民中有很高的威望,中共建立的冀热辽和山东根据地,都是与东北毗邻的地区。相反,蒋介石在东北的基础却很薄弱。在东北,国民党和三青团组织一直没有恢复和建立起来。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在东北没有一兵一卒,向东北运兵,隔着广大的解放区,海运和空运又遭苏军的拒绝和限制,对于其“行政接收”,苏军又采取不合作的态度,这就为中共建立东北根据地赢得了较为充足的时间。
    从苏军来讲,苏军出兵东北,击溃了日本关东军,促使日本无条件投降,使中共军队进入东北没有经过大的战斗就占领了许多中小城市和广大乡村。苏军出兵东北是闪电式的大兵团突袭,不可能在占领主要交通线和沿线大城市的同时,兼顾中小城市和乡村,这些地方随着关东军和敌伪政权及其武装的消灭,而国民党鞭长莫及,这就为中共军队占领这些地区提供了便利和可能。
    总之,在东北根据地的创建过程中,中共充分利用了苏联出兵东北的有利因素,采取科学灵活的策略方针,克服了其消极影响,建立了东北根据地,为解放战争奠定了重要的后方基地,为东北全境解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解放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