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试析宋代中国传统文化重心的南移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江汉论坛》 张全明 参加讨论

从中国文化的起源看,黄河、长江流域都是中国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从中国文化发展的进程中,黄河、长江流域等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在不同时期却存在一定的差异。一般认为,在中国古代史上,传统经济、文化的重心,首先于先秦时期在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确立,随之持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然后开始逐渐向长江流域的南方地区转移。但是,长江流域是何地区、又究竟何时最终取代了黄河流域中原地区的中国传统经济、文化的重心地位,学术界却存在各种不同的意见。在其南移的时间上,有自秦汉至明清等不同时期多达十余种观点。在其南移的具体地区上,有笼统的南方说和长江流域地区说等多种意见。甚至有人认为,直至明清,中国传统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自然也就不存在经济、文化重心南移的现象(注:见卢星、倪根金《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问题研究综述》,《争鸣》1990年第6期。)。对此,本文仅就中国传统文化重心南移的时间、标志与地域表现谈点个人的看法,以就正于方家。
    一、中国传统文化重心南移的时间与标志
    众所周知,文化状况是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缩影。中国传统经济、文化重心的南移,既不是一种偶然出现的社会现象,也不是单纯的生态环境的自然变化,而是中国古代文明持续发展与南北地区不同社会与生态环境的不断变化而被合理利用或恶化影响所产生的综合结果。从人类活动的文明进程看,由于经常性的战乱对北方中原地区经济的破坏和影响;同时因为历史上多次大量人口南迁所造成的南北不同地区人口分布及其数质量的变化;加上南方地区自东吴、东晋以来得到长期的重点开发所形成的雄厚的物质基础;尤其是至两宋时期,中国古老的传统农业文明对生态环境的依赖以及北方地区的过度垦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从而造成了黄河中、下游流域地区的生态失衡,破坏和阻碍了中原地区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而与此同时,南方地区对传统农业文明有利的生态环境,却得到了人们越来越深刻的科学认识和合理利用,从而使南方的生态环境能在较长的一个历史时期里保持着大体的生态平衡的状态,从而极大地促进和推动了南方地区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以致在南宋时期,我国长江流域东南部地区完全成为我国传统经济发展的重心区。
    为什么说我国传统经济重心是在南宋初年而不是在其他时期最终完成了这个转移呢?我们认为,在中国古代史上,判断一个地区是否能作为全国的经济重心的基本依据,主要是看它在传统农业经济方面的实力与发达程度如何。如果某一地区的农业经济实力与发达程度、包括农业经济及其相关行业的发展数量与质量指标,在当时国民经济生活中都占有显著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同时其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且封建政府在经济上倚重它,并在政治上有明显的反映的话,那么,这样的地区就可称为全国的经济重心区。按照这个判断原则和标准,很明显,我国传统经济重心只是到了南宋初年而不是在其他时期才最终完成了这种转移。其主要表现是:在“南宋时期,以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与四川盆地为代表的广大南方地区,不论是从人口、政区、赋税的多寡与分布来看,还是从农业、手工业与商业的发展水平及其所占的比例变化来看,南方地区都超过了北方地区而居于明显的优势,从而表明自先秦以来,以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为代表的我国经济文化重心区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最终完成了从北方向南方的转移”(注:见王玉德、张全明等著《中华五千年生态文化》(上),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88页。)。而在此以前的唐朝中后期或其他时候,虽然南方地区有时也有过某一项或某数项经济指标超过了北方中原地区,但那只是个别的、或暂时的现象,既不是综合经济指标的反映,也缺乏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和稳定性。而且在南宋以后,我国南方作为传统经济重心的地位一直得到了有力的保障,且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持续性发展,并影响至今。
    随着中国传统经济重心区南移的最终完成,传统文化重心区也在同一时期最终完成了由黄河流域中原地区向长江流域东南部地区的转移。
    那么,怎样来区分一个地区是国家的传统文化重心区或非传统文化重心区呢?又怎样来确定某一地区是国家的传统文化重心区或非传统文化重心区呢?
    我们认为,一个地区成为全国的传统文化重心所在的标准是:第一,思想文化、教育发展水平明显地高于其他地区,同时具有明显的示范与表率作用;第二,人口的综合素质、尤其是人才的数质量与分布密度等名列前茅;第三,其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可持续性与稳定性,对其他地区持续地占有优势;第四,代表了当时传统文化的发展方向与趋势,且能受到大批具有创新意识的精英学者们的重视与推崇,并在政治上有所反映。
    二、中国传统文化重心南移的表现
    南宋时期,长江流域中下游的东南地区,在成为我国政治中心的同时,又成为我国传统经济发展的重心地区。与此相伴随,我国传统文化重心区也从黄河流域中原地区转移到长江流域的东南地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