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张学良研究(专题)——张学良的人生观(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辽宁大学学报:哲社版 杨小红 参加讨论

三、人生价值观的生成轨迹
    活跃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政界、军界的显赫人物们,能够视人格尊严超过生命价值,亦能够将民族、国家利益置于政党、集团利益之上者,恐怕非张学良莫属。张学良独特的人生轨迹是其独特的人生观指导的结果,而影响其人生观生成与确立的因素,则主要与其遗传基因、个人经历及所受教育等状况有关。
    1.天赋因素。张学良母亲赵氏是张作霖的结发妻子。虽貌不出众、语不惊人,但其非凡的吃苦耐劳精神和善良豁达的品性,赢得了张作霖的青睐。赵氏身后,张作霖相继续娶了五房姨太,但都未扶为正室,可见她在张作霖心中的地位。世人对赵氏这样评说:“善良贤淑、相夫教子,对于张作霖的勋业很有帮助”[3](P63)。
    张学良的父亲张作霖出身绿林,其秉赋中既有军阀的野性,亦有江湖义士的侠肝义胆。1918年,他靠着过人的组织才能和心机当上了奉天省的军事头目,使这一地区成为独立于北京政府的个人领地。由于他自私的政治野心,张作霖对中华民族造成了许多损害。然而,在他有生之年,却没有对外国人出让一寸领土,他总是能巧妙地抵制俄国和日本对东北的渗透和吞食。特别是对日本,利用时暗中答应签订密约,等到时过境迁便立即“装糊涂”、“抵赖”、或“不认账”,那些密约遂成一堆废纸。他是近代中国历史上自私自利、残酷无情的军阀。同时,也是一位最具民族主义精神的军阀。张学良幸运地承继了父母的“精华”而剔除了“糟粕”,其至诚至善,待人宽厚的美德来自母亲;而讲仁讲义的侠肝义胆、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慨及作为一个中国人所具有的良知和国格,则来自于父亲的血脉和影响。
    2.个人经历因素。张学良青壮年时期,一直生活在东北这块饱受日俄蚕食的国土上。他自懂事时候起,就经常目睹日本人欺辱中国人的一幕幕。所以学生时代的张学良就痛恨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树立起了“立誓救中国”的人生观。1915年,年仅15岁的他在奉天参加了反对袁世凯与日本签订的卖国二十一条运动。第二年又亲自走上街头,参加抵制日货贩卖国货的义举。
    1928年6月, 张学良父亲张作霖由于对日本人长期以来一直不驯服,而丧命在日本人为其设计的“皇姑屯炸车”这个必死之阵中。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人占领东北四省一区,造成国土沦丧,人民涂炭,张学良落了个“不抵抗将军”的骂名,东北军也受牵累被举国上下斥为“误国军”。张学良“家仇国难”集于一身,与日本侵略者结下不共戴天之仇。由此,使他年轻时就树立起来的爱国主义人生观更加坚定。张学良20岁参军随父东征西讨,多次入关参加军阀混战。所到之处“国人相互杀戮,人民流离失所”,唯有他痛恨的日本人无人去打。所以张学良对内战逐渐反感,曾劝父亲退守关外,息战保民。在这方面,他的挚友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义思想的郭松龄经常与之流露“停止内战,共御外侮”的主张,给张学良以莫大影响。这使得张学良的爱国主义人生观有了进一步的完善,不仅主张抗日救国,亦主张反军阀反内战,从而完成了他作为旧军阀向爱国主义军人的转变。1933年,张学良作为国民党内部派系权力之争的牺牲品,被迫下野出洋。回国后担任豫鄂皖三省剿匪副总司令。在此期间,蒋介石对其剿共所遭受的重创不屑一顾,而共产党不计前嫌与之接触真诚表明共同抗日的愿望。亲身经历和感受,使张学良在思想上逐渐抛弃了蒋介石的“攘外安内”国策,在行动上停止了剿共,决心走出一条联共拥蒋抗日的新路。这样,便发动了一场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西安事变,是张学良爱国主义人生观进一步升华的具体标志,它强调“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一致对外”。由此,他获得了“千古功臣”和“民族英雄”的美誉。
    3.文化因素。少年时代的张学良没有上过正规学校,其父张作霖为其聘任了当地名望较高的一些老儒和教授在家任教,奠定了他文学、历史、书法基础。与此同时,张作霖还为其聘任了英、法、德文教师。外文的学习及与外国人的交流,给张学良打下了外语和外域知识的坚实基础,并使他成为一个开放性人物。
    张学良所接受的教育和影响,一方面主要是中国封建儒家思想和近代资产阶级民族民主思想,另一方面则是西方的民主和耶教思想。由于张学良16岁就成为奉天基督教青年会会董并得到该会的诸多帮助,所以西方文化的影响对他更深更浓。两种文化在张学良身上的碰撞,积极的意义居多。如在他身上充分体现的积极入世,忧患意识和重义、独善等人格特质,无疑是受中国文化熏陶的结果;而其泛爱的精神,注重心灵净化等方面,则来源于西方文化的影响。中国儒家文化对张学良的负面影响,则主要体现在他在“西安事变”前对蒋介石的一味服从上,这实质是儒家提倡的对君主要“忠”即绝对服从的思想反映。
    综上所述,张学良能在旧中国那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条件下,注重自我人格的完善,自觉选择无私利他的人生目标并坚定不移地付诸实践,十分难能可贵。学习他的优秀品质,弘扬他的爱国精神,在我们今天更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周毅等主编。张学良文集[C].(上、下卷),香港:香港同泽出版社,1996.
    [2]傅虹霖[美].张学良的政治生涯[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8年。
    [3]宁恩承。张作霖轶事。传记文学[J].台湾版,第57卷,第5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