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张学良研究(专题)——论张学良的富国观(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辽宁大学学报:哲社版 马尚斌 参加讨论

三、张学良富国观的鲜明特点
    综上所述,我们觉得张学良的富国观的确有些与众不同,有许多鲜明的特点。
    一是民族性。张学良的富国主张,旨在实现民族复兴和祖国富强,故着重阐述了民族复兴的观点。其一,用历史史实激励国人坚定民族复兴的信念。他说: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史上占有极光荣极灿烂的一页。在中国古代史上,复兴的先例,所在多是。如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汉武帝的礼贤下士,唐太宗的修明政治。这些史实都告诉我们,他们之所以复兴者,由于坚定复兴之信念而已。所以,今日的中国,虽然沦于风雨飘摇中,但终有复兴的一天,我们应该有这种信念,不可妄自菲薄。其二,用复兴条件激励国人坚定民族复兴的信念。他说:从复兴条件上看,不外人民与自然富源两种。我们中国的复兴条件,一点不成问题,是绝对够的。对此,我们要有一种最大的信心。中国复兴的条件中人的条件,不是先天便不够,完全由于不努力,不争气使然,我们能立即觉悟,大家齐心努力地干起来,在短期内一定可以有显著的效果。所谓自然富源是包括土地、矿山、地上地下的一切财富。中国的自然富源,与人口比较虽不配称“地大物博”,但自足自给却不成问题。
    二是全面性。过去许多人提出的富国主张,或实业救国,或教育救国,或科学救国,往往只强调一二方面。张学良的富国主张则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教育及思想文化等诸方面,较为全面。如上所述,他指出:“和平为实施建设之基础”。这是十分重要的,没有和平安定的社会政治环境,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是不可能的。又如,他提出:“无武力就不能谈建设”。这也是相当重要的,没有强大的国防,国内的和平建设就没有保障,更谈不到发展。再如,他提出:“要想国家转弱为强,需要大家一齐努力”。这同样是非常重要的,不依靠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不调动全国人民的积极性,不发挥各行各业人士的创造性,祖国的富强是无法实现的。他的这些观点,在今天仍然是很有价值的。
    三是实践性。过去,很多有识之士都提出过富国主张,但往往都体现在理论的探讨上,或观点的阐发上,很少付诸实践。张学良则不然,他提出的富国主张几乎一一付诸实践。如为实现国内和平统一,张学良毅然实行东北易帜;为结束中原大战,张学良进行武装调停;为停止国共内战,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再如,为建设新东北,促进中国现代化,在他主政东北期间,号召进行“东北新建设”,大力发展民族工业。短短几年,东北的工矿业、铁路、通讯、农业、林业及对外贸易等方面,都取得了可观的业绩。并制造了中国第一台载重汽车,自建自营铁路为全国之冠,民营工厂机械化程度也在全国领先。又如,在发展教育、培养人才方面,更是成效显著。不仅东北大学成为全国一流大学,而且中等教育和社会教育均发展较快。至1930年12 月, 仅辽宁省就有初中89校,小学8926校,图书馆36处,体育场25处。
    四是前瞻性。张学良关于发展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及开发西北等主张,均具有战略性,而开发西北则更具有前瞻性。1934年,张学良多次阐述了开发西北的意义和关键。其一,开发西北为复兴中国的基础。他说:西北是伟大的,西北山川伟大、建设伟大,处处都表现出来伟大。西北是中华民族固有文化的发祥地,我们将来也必能在那里建立起光华灿烂的文明。西北前途不可限量,实亦复兴中国的基础。其二,开发西北必须全国一致动员。他认为:开发西北非得集中全国人力物力,中央与地方合作不可。其三,开发西北须先注意发展交通。他提出:发达交通是开发西北的先决条件,必须铁路及公路交通都发达到相当程度,然后各种建设事业方可大规模的着手。西北永远如现在这样闭塞,便永远说不到开发。这些观点,对于今天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同样有现实意义。
    毋庸讳言,由于历史、阶级和其他方面的局限,张学良的富国观不可能尽善尽美。但其基本观点是科学的,是正确的,是有借鉴价值的;其基本精神是可贵的,是感人的,是催人奋进的。我们坚信:他百年为之奋斗和追求的民族复兴、祖国富强的理想和夙愿,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亿万中华儿女的长期不懈努力,一定会实现!
    【参考文献】
    [1]毛泽东著作选读[M].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2]张学良。在南开学校东三省同乡会联欢会上的演说。天津。大公报[N].1926年11月21日。
    [3]张学良。在天津基督教青年会的演说。天津。大公报[N].1926年11月22日。
    [4]张学良。在南开大学的演讲。天津。大公报[N].1930年12月11日。
    [5]张学良。在北京各界扩大纪念周暨欢迎大会上的答词。天津。大公报[N].1931年4月28日。
    [6]张学良。对独立第四十旅、骑六师第十一旅、绥署特务团的讲话。军事周报[M].1935年第7期。
    [7]张学良。游欧归来在沪发表书面谈话。武汉日报[N].1934年1月12日。
    [8]张学良。和平统一为切要之途。天津。大公报[N].1931年5 月22日。
    [9]张学良。与记者读对沪案之意见。盛京时报[N].1925年6月25日。
    [10]张学良。在北京大学欢迎大会上的讲话。晨报[N].1924年12月2日。
    [11]张学良忆谈东北军二三事。纽约。世界日报[N].1991年5月4日。
    [12]张学良。在南京阅兵典礼上的讲演。天津。大公报[N].1931年5月17日。
    [13]张学良。防空展览会开幕告武汉民众。扫荡报[N].防空特刊,1935年9月9日。
    [14]张学良。在杭州笕桥航校的谈话。天津。大公报[N].1934年2月4日。
    [15]张副司令讲演集[C].第2辑。
    [16]张学良。中国的出路唯有抗日。西安。解放日报[N].1937年1月5日。
    [17]张学良。在国立第二工学院的讲演。天津。大公报[N].1930 年12月14日。
    [18]奉天实业厅长刘鹤龄呈报实业行政大纲。1928年11月3日。
    [19]张学良。致东北大学全体学生电。致东北大学王代校长及三院长电。东北大学校刊[J].总第98期,1934年3月10日。
    [20]张学良。对东北大学学生的讲话。盛京时报[N].1928年9 月18日。
    [21]张学良。在湖南省政府扩大纪念周上的讲话。扫荡报[N].1935年9月3日。
    [22]张学良。对湖北暑期军训学生的讲话。1934年7月24日。
    [23]张副司令讲演集[C].第3辑。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