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的历史长河中,殖民统治时期占有重要地位。这不仅因为它作为历史链条中的一个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还特别因为这段时期是印度有史以来变化最剧烈的时期,从经济结构到政治体制,从教育制度到社会观念,可以说,一切都开始了大变化。这是一个社会大变动的时期,印度社会的自然发展进程被打断,开始了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模式转换。在新的方向下,发展速度相对加快但却出现了严重畸形,这是殖民统治造成的结果。殖民统治既是剧变的推动者(另一个动力是印度人自己),也是印度实现正常转变的严重阻挠者。是觉醒了的印度人民用自己团结的力量搬掉这块绊脚石,把决定自己命运的权力夺回来,才为印度实现正常的充分的转变敞开了大门。 我国学术界近年来重视研究印度独立后的历史,特别是印度的经济改革和实现现代化的经验教训,发表的著述不少,这是非常好的事。不过,对殖民时期历史的研究也不应忽视,事实上,可以说对殖民时期的印度不了解,就不可能真正深入理解今日印度的变化。 笔者对殖民统治时期的印度史曾集中一段时间专门进行研究。近年来,在着重研究独立后的印度史的同时,仍然关注国内外学术界对殖民时期历史研究的新进展。研究独立后的历史也促使我不断“向后看”,探讨今日印度诸种历史现象(正面的和负面的)的源头,特别是与殖民统治的关系。在不断地思索中,觉得对殖民统治时期的历史有了比以前深入一点的认识。笔者认为,研究殖民统治时期的印度史,以下几个重点是必须把握住的。现不揣浅陋,写出来就教于同行专家和广大读者。 一、关于殖民统治的双重历史使命及其影响 殖民侵略是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海外延伸,是资本主义世界扩张的必然产物。殖民统治和剥削是为殖民国家资本主义发展服务的,殖民国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不同阶段决定了不同时期的殖民政策,后者反映了前者的不同需要。当然,对殖民国家来说,无论什么阶段什么样的殖民政策,万变不离其宗,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掠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财富和压制人民的反抗。殖民侵略和掠夺不仅遇到被侵略民族的强烈抵抗,而且,东方国家固有的经济和社会结构也是横亘在其掠夺道路上的严重障碍。殖民主义者可以在不触动这种结构的情况下实行原始积累式的暴力掠夺,但这种结构却与把殖民地半殖民地变成殖民国家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的需要不相容。为适应这种需要,就必须改变其现有结构,创造适合资本主义榨取的结构和物质条件。殖民主义者这样做完全是受自己的卑鄙私利的驱使,但只要这样做,客观上就不仅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现有的经济和社会结构起破坏作用,而且为这些国家和地区资本主义因素的出现奠定物质基础。正是基于这种认识,马克思1853年在《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和《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两文中,提出了殖民统治具有双重使命的著名论断。他写道:“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① 这一精辟论断为学术界全面正确地评价殖民主义的历史作用提供了一把入门的钥匙。 英国在印度殖民统治的结果,雄辩地证明了马克思这个论断的正确性。如果说,殖民统治的最初岁月是以血腥的赤裸裸的表层掠夺为标志,其建设性作用还模糊不清,那么,19世纪30年代殖民政策进入新阶段后,其破坏性和建设性双重使命都逐渐明朗;到了帝国主义阶段,两者的显现更加突出。但殖民统治者对破坏性和建设性两个使命的完成都不彻底,一般说都是在进行一定阶段后半途止步。这同样是由其卑鄙私利决定的。为了巩固殖民统治,它需要谋求殖民地半殖民地原有封建势力的支持,为此就需要自觉地与旧势力妥协,人为地保留某些旧的制度与结构;而说到建设性使命,殖民统治者虽然不得不实行,却绝不愿看到殖民地半殖民地真正出现一个新社会。道理很明显:如果是那样,也就宣告了他们为所欲为的剥削时代的终结。 英国统治者在印度的行为总的来看就呈现出这样的鲜明的矛盾性。它在自觉地实现破坏性使命的同时却不自觉地实现着建设性使命;它必须实现双重使命,却又设置壁障,使两者都不能彻底实现。具体表现为:殖民统治实现了印度的政治统一,却又人为地保持了部分分裂状态(土邦);它摧毁了印度的自然经济和村社,却顽固地维护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它把印度和正在形成的世界资本主义市场联系起来,促进了印度商品经济发展,却不给印度自主的平等的贸易权力,而是把它置于依附于英国的地位;它把大工业移植到印度,却压制民族工业的发展;它加快了印度经济的发展频率,却以发展畸形和财富无穷无尽的外流作为代价;它把政治民主制传到这个国度,却只是用作专制和高压统治的装饰物;它以西方自由平等思想的传播者自居,却傲然高踞于印度人民头上,颐指气使;它为了统治这个国家不得不重视对它的历史文化的研究,却鄙视印度传统文明,企图瓦解印度民族自豪感的心理根基;它为了庞大的殖民统治机器和商业机构的运转不得不兴办近代学校,却要通过奴化教育,实行愚民政策;它在行政管理上、教育体制上实行世俗主义,却为了对抗民族运动竭力挑动宗教冲突,实行分而治之政策。凡此种种,都清楚地反映了殖民统治固有的内在矛盾。这个矛盾是殖民主义的影子,在有殖民统治的地方无处不在,但两者对比如此鲜明,可说是英国统治印度的特色。英国是西方殖民国家中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最先充分发展的国家,为了实现剥削目的,有可能也有必要在其殖民地,特别是在像印度这样对它至关重要的殖民地实行较深入的社会经济改造。破和立是联系在一起的,不破不立,立中又有破。所以英国统治对印度传统社会经济破坏程度最深,相应地采取的建设性措施也较多。印度在英国统治下,无论是社会经济、政治制度,还是教育制度、社会观念,都有了巨大的变化(尽管畸形),都在前进,有的甚至是跳跃式的前进。了解这一点是研究殖民统治时期印度史必须首先把握的关键。 殖民统治者在殖民地半殖民地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讲起殖民统治的历史,凡有爱国心的人对其罪恶没有人不感到义愤填膺。人们不愿讲,甚至有的人根本不承认其统治有建设性作用的一面,这是可以理解的。然而感情代替不了冷静的理论分析。历史研究是讲辩证法的,资本主义发展包括殖民扩张和统治都有其内在的辩证法,都受辩证法支配。今天我们研究历史如果不能辩证地进行客观分析,我们就不能真正把握历史发展的全貌,我们的认识就会出现严重的偏颇。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