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东北工人在抗日游击根据地里军需工厂的建设中,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东北抗日武装斗争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日伪统治日益严酷的东北,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进行孤悬敌后的抗日游击战争。加之东北的冬季漫长而且严寒,因此,妥善解决东北抗日军队的武器、服装等后勤供应,便成了坚持和发展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关键问题。各军队都坚持自力更生的原则,除主要向敌人缴获、索取之外,十分注意加强抗日游击根据地里兵工厂、被服厂等军需工厂的建设,从而开辟了东北工人为抗日事业贡献力量的又一个战场。在这些小型兵工厂中,以那尔轰兵工厂和七星砬子兵工厂为最著名。前者是由杨靖宇领导的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主力南下到达濛江(今靖宇)县境后,于1933年12月在那尔轰山区建立的。直到1936年12月被日本侵略军破坏时为止,历时整3年。该厂共有技师3名,工人10余名;由15名战士警卫。他们在设备简陋,工具有限、物质条件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修理枪支,制造弹药,为武装自己和打击敌人作出了贡献。⑩后者是由祁致中领导的东北抗联独立师,于1936年5月20日在桦川县七星砬子创立的,有20多名工人。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工人们设法自己发电,修造枪支和弹药,曾制造出100多支手枪,并试制了冲锋枪、机枪和手榴弹,补充了北满抗联各部队的武器装备。1938年遭日军破坏,护厂战士和工人全部牺牲。(11)此外,东北抗联各军,即抗联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军和独立师(后于1937年10月将独立师改编为抗联第十一军),均建有自己的被服厂,合计共41处,拥有缝纫机106台,工人339人,(12)大都是女同志,其中许多人为抗日民族解放事业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