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民族国家日益相互作用的世情中,邓小平同志认为加速经济发展不仅是发展中国家的头等大事,也是发达国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战后的新技术革命浪潮的推动下,发达国家曾一度出现过经济调整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是70年代中期以来,它们的经济发展遇到了严重困难。1965-1973年,发达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4.7%,1973-1980年降为2.8%,1981-1985年为2.2%,80年代末90年初则处于“温和的衰退”期,1990-1992年连续3年徘徊在1%上下。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资本主义发达国家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发展速度问题,再发展问题。”⑩而这个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对此,邓小平同志作了精辟的分析:发达国家的资本要找出路,贸易要找出路,市场要找出路,不解决这个问题,它们的发展总是要受到限制的;南方得有到适当的发展,北方就可能没有出路。因为现在世界上总人口四分之三的地区是发展中国家,还谈不上是重要市场,而世界市场的扩大如果只在发达国家中兜圈子,那是很有限度的。总之,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发达国家的继续发展是难以建筑在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三的第三世界的“继续贫困的基础上”的,南北贫富悬殊“问题不解决,就会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障碍”。所以,“应当把发展问题提到全人类的高度来认识,要从这个高度去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会明了发展问题既是发展中国家自己的责任,也是发达国家的责任。”(11) 面对以发展为核心的时代潮流,邓小平同志强调指出,“现在的世界,人类进步一日千里……落后一年,赶都难赶上。”“就我们国家来讲,首先要摆脱贫穷。要摆脱贫穷,就要找出一条比较快的发展道路。”而“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12)。 二 在各民族国家相互作用的发展趋势中,每个民族国家都生活在世界性的经济、政治、文化氛围之中,都不可能脱离世界而生存和发展。它们的走向和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不仅为本国的历史条件所制约,而且受世界格局和发展潮流的影响和制约。另一方面,各民族国家相互作用的发展势态,又为各民族国家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使原来孤立存在的民族国家逐步摆脱了各自的局限,而同整个世界的生产和交换发生联系,从而有可能利用全球的这种全面的生产来发展自己,利用全人类的智慧和资源来发展自己,缩短自己与别国的差距,为赶超先进国家的发展水平提供了可能。这就需要从世界整体发展的一般过程和趋势的高度,来认识本国的历史方位,抉择发展战略。 和平和发展为主题的世界格局,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国际机遇,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要利用机遇,把中国发展起来”。“现在世界发生大转折,就是个机遇。”(13)这种大转折表现为:其一,就宏观而言世界局势由战争转向和平,就微观而言我国周边地区的军事威胁逐步消除,与15个邻国都建立了睦邻友好关系。其二,国际关系的主战场已由政治军事让位给经济科技,政治军事力量的对比转向以经济发展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对比。其三,世界经济的大发展在科技革命扩展的推动下由总量增长进一步向质量效益转型。其四,世界经济的集团化、区域化与国际一体化发展迅猛,民族国家的发展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积极参与这一发展趋势。其五,世界经济的重心正向亚太地区转移。上述大转折形成了有利于加速我国经济发展的国际机遇。其一,在多极化的世界格局中,任何国家都无法以一己之力建立世界霸权,权力的强制力降低,大环境稳定,给我们集中精力、人力、物力、财力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其二,发达国家的经济90年代进入衰退期,迄今仍受困,为了摆脱困境,争取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中国有占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具有很大的资本和商品市场的潜力,是发达国家争夺的重要场所。近年来它们先后调整了对华政策,着眼于进一步发展同我国的经济贸易关系,这在为其本国谋利的同时也为我国经济加速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因为西方国家是我国商品出口的重要市场和技术引进的主要来源地。其三,90年代将要全面扩展的世界新的科技革命,将深刻而广泛地推动世界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更新,核能、信息技术、生物工程、超导体等尖端技术将十分迅速地应用于航天系统、交通运输、能源网络等领域,及时引进和吸收新科技革命的成果,有利于加快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调整产业结构,扩大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领域,提高资金使用率、劳动力素质和劳动生产率。其四,在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中,亚太经济圈正在形成,这一地区不断迭起的经济高速增长,以及以后与世界同类国家相比仍然偏高的增长速度,使得该地区在世界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明显增加,参与国际分工的结构水平也有明显提高。由于我国所处的有利的地域位置,亚太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为我国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如1992年对我国的海外直接投资比1991年增长1.6倍,其中绝大部分来自亚太地区),同时也为我国参与经济发展的区域化和国际化创造了条件。 综观世界发展的形势,我国在新的国际政治、经济中的地位,周围国家发展的势态,国内社会的稳定,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着的物质文化需求,邓小平同志怀着深沉的民族忧患意识和强烈的无产阶级政治家的责任感,反复告诫我们要及时抓住机遇,善于利用机遇,加快经济发展,跟上时代发展的节奏。“现在世界突飞猛进地发展,科技领域更是如此,中国有名老话叫‘日新月异’,真是这种情况。我们要赶上时代,这是改革要达到的目的。”抓住机遇,利用机遇是赶上时代的契机,“要抓住机会,现在就是好机会。我就担心丧失机会。不抓呀,看到的机会就会丢掉了,时间一晃就过去了。”抓住机遇就是要加速发展,“低速度就等于停步,甚至等于后退”,“不敢解放思想,不敢放开手脚,结果是丧失时机,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所以,“能发展就不要阻挡,有条件的地方要尽可能搞快点,只要是讲效益,讲质量,搞外向型经济,就没有什么可以担心的”。“现在,我们国内条件具备,国际环境有利,再加上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在今后的现代化建设长过程中,出现若干个发展速度比较快、效益比较好的阶段,是必要的,也是能办到的。我们就是要有这个雄心状志!”(14) 那么,应该如何抓住机遇加速发展呢?邓小平同志认为:“坚持改革开放才能抓住时机上台阶。”(15)我们的经济体制改革之所以要以建立社会主义制市场经济为目标,是因为就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而言市场机制是社会资源的最佳配置方式,就参与国际经济发展中的相互作用而言,市场机制则是唯一的通道。而实行对外开放则是利用消化国际社会资源、参与国际竞争、缩短差距跟上世界发展潮流的捷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