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为了和平解放北平(4)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纵横》 崔月犁 参加讨论

三个非常重要的人物
    我们地下学委对傅作义进行工作,是通过各种关系多方面进行的,那时我担任学委秘书长,分管上层统战事宜。李炳泉出城之后,我作为共产党代表正式与傅方谈判,这时各方面原来联系的人也都交给我联系,以便全面掌握傅作义的动态和进行工作。在最后直接谈判阶段,我们与傅作义联络主要是通过三个人:傅的老师刘厚同,傅的同事“华北剿总”副总司令邓宝珊和傅的女儿傅冬菊。
    我们选择刘厚同作为与傅作义谈判的桥梁,是因为他和我们有较长时间的接触,对形势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对和谈的态度积极,同时他对傅了解较深,深得傅的信任。在1948年秋,我即与刘老先生直接建立了联系。
    我与刘厚同经常见面的地点多在高等法院院长吴煜恒的办公室。吴煜恒是民盟负责人之一,在大后方时曾与董必武有工作来往。刘老先生看样子将近70岁,是个读过旧诗书有才学的人,说话声音宏亮,头脑清楚,健谈开朗,讲古论今,一谈就是半天。吴煜恒院长语言温和,待人诚恳,不仅为我们在那里见面提供了方便,还设宴招待我们俩个。
    我们是在谈判,同时也是在谈心交朋友,看样子刘老先生很喜欢和我这个年轻的共产党员交朋友,老先生还送给我一张他们一家人的照片。刘厚同与我约定每星期见两次面,他说:“如果一星期不见你来,就认为你被‘军统’特务逮捕了,我便请傅先生派人到监狱找你。”因为那时北平“军统”特务活动特别猖狂,佘涤清、刘时平后来都被他们捕去。果然,刘老先生是讲信义的。有一次,我有急事未能如期赴约,可急坏了刘老先生,他真的要傅作义派人到各监狱查问,有没有同仁医院的李大夫(当时我告诉他,我姓李,是同仁医院的医生,其实那时我已离开同仁医院了)后来见面时他告诉我,没有找到李大夫,只有个同仁医院的孙大夫(地下党员孙振洲,也是同仁医院的大夫,被敌人逮捕了)
    我与刘老先生直接接触有两个多月的时间,老先生对促成和谈尽了很大努力。从刘老先生所谈情况,我们清楚地知道傅作义一直是动摇,一方面不想跟蒋介石走,另一方面又想保存自己的地盘和军事力量,所以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内,傅作义对和平解放北平总没有一个很肯定的答复。
    事隔年久,很难记起每次都谈些什么内容,大体记得有这样几个关键性的问题。开始时,知道蒋介石不断拉傅作义并委以重任,我们主要谈的是跟蒋介石走没有出路,蒋介石历来消灭异己。当我们了解到美国想收买傅作义,支持傅作义在华北“独立”时,我们谈的是傅将军应珍惜自己的爱国抗日的光荣历史,美国即便装备了几百万蒋介石军队,也避免不了可耻的失败下场。针对傅作义还想依靠自己的一部分兵力退守察绥,我们谈的是察绥已经很难回去了。我们收听到“陕北广播电台”公布战犯名单里有傅作义,接着又接到中央来电“傅虽列为战犯,但与蒋介石有矛盾,仍要争取”时,我们主要谈的是党的统一战线政策,为人民立了功,人民不会忘记,以解除傅作义的顾虑,让他下决心接受和平谈判,保全文化古都,那就是对人民立了一大功。
    对傅作义的犹豫动摇,刘老先生以坚定的态度反复地向他谈形势,摆利害,揭露蒋介石的阴谋,转达我党的政策和对傅作义的希望、要求,明确指点傅作义要顺应人心,当机立断,只要和平谈判就有光明前途,切不要自我毁灭。他曾劝傅作义发和平通电停止内战,但傅当时主要顾虑:一怕控制不了国民党中央军;二怕得不到共产党谅解;三怕蒋介石轰炸北平;四怕对不起中央军;五怕被人看做叛逆。刘老先生便引用商汤放桀,武王伐纣的历史说:“汤与武王是桀、纣的占臣,后人不但不称汤与武王是叛逆,反而赞美他们。忠应当忠于民众,而非忠于一人。目前国事败坏成这个样子,民众流离失所,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希望和平,政府必须改造,如果你能按照历史的发展,顺人心,起来倡导和平,百姓会箪食壶浆来欢迎你,谁还会说你是叛逆?”
    刘厚同在北平奔走和平八十五日,由于劳累、焦急致使左目失明,人们称他为“和平老人”,可谓当之无愧。傅作义决定起义之后,刘老先生不以功高自居,表示从此隐退,回到了天津。
    邓宝珊当时是“华北剿总”副总司令兼榆林地区国民党军司令。我和邓宝珊见面是在华北学院院长王捷三的家里,邓宝珊穿了一身国民党士兵穿的灰棉军装,四方脸,语音沉重,一见面他就说:“我是了解共产党的政策的,我有个孩子在延安学习过,我见过毛主席。陕北电台的广播我经常听。”
    正巧我随身带着“陕北广播电台”记录新闻宣传材料,送了他一份,他很高兴。邓宝珊先生对蒋介石必败认识是明确的,我们谈的比较投机。我最后对他说:“你和傅先生是老同事,希望你劝傅先生赶快下决心和谈,时间不多了,争取北平和平解放,为人民做点好事。”他表示要极力劝说傅先生。
    关于榆林地区的情况,他说:“先把傅先生的事谈定了,至于我那个地方的问题好办”我说:“那好吧,等以后再商议吧!”
    这是第一次会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