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国共两党都先后提出了持久抗战的战略思想。中共对战争双方的政治、经济、外交、战争性质以及人心向背等多种战争因素作了系统的分析,科学地提出了“抗日战争是持久战”的正确结论。在持久战略思想指导下,中共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最终取得了抗战的胜利。对于国民党的持久战略,教科书中却鲜有提及。本文拟就国共两党的持久战略加以比较。 一、国共两党持久战略形成过程之比较 抗战初期,国共两党都不同程度地认识到战争的持久性。 抗战正式爆发前,中共就对即将到来的战争作出了正确的估计。在1935年12月党内活动分子会议上,毛泽东明确指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必须准备花费很长的时间”,“帝国主义的力量和革命发展的不平衡,规定了这个持久性”。〔1〕1936年7月,毛泽东同美国记者斯诺谈到抗战要延长多久时说,这要视中日双方许多决定的因素如何而定。如果国内、国际许多必要的条件不能很快实现,“战争就要延长”〔2〕。 这是毛泽东根据中日两国特点并结合国内革命战争的经验而作出的科学预见。 中共其他领导人也对持久战略思想进行了探讨。1937年7月15日, 朱德在《实行对日抗战》的文章中,分析了敌我双方的力量和战争形势,指出对日作战将是一个持久的艰苦的抗战,预言了“最后的胜利终会是我们中华人民的”〔3〕。9月18日,张闻天发表《论抗日民族革命战争的持久性》一文,对中国抗战为什么是持久的及战争的特点作了具体的分析。11月15日,刘少奇在《独立自主地领导华北抗日游击战争》中指出:要“准备在极困难的条件下和日寇作长期的艰苦斗争,争取游击战争胜利的前途”〔4〕。接着, 彭德怀发表《争取持久抗战胜利的先决问题》,对坚持持久抗战、夺取最后胜利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周恩来在《目前抗战危机与坚持华北抗战的任务》及《怎样进行持久战》等文章中,明确提出坚持持久抗战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方针,初步预见了经过游击战争、坚持持久战、取得最后胜利的抗日战争的发展规律。 中国共产党关于持久战的科学理论就是在这样的集体探索中,又经过10个月抗战实践的初步检验而逐步形成的。1938年5月~6月,毛泽东在《论持久战》的著名演讲中,集中了全党的智慧,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高屋建瓴地对持久战的一系列问题做了最系统、最完整、最深刻的论述: 首先,要用全面的观点看待战争。毛泽东指出:“战争问题中的唯心论和机械论的倾向,是一切错误观点的认识论上的根源……因此,反对战争问题中的唯心论和机械论的倾向,采用客观的,全面的观点去考察战争,才能使战争问题得出正确结论。”毛泽东正是从客观地、全面地分析中日双方的特点出发,揭示了抗战的规律,指出了争取抗战胜利的前途。 其次,要用矛盾的、发展的观点看待战争。毛泽东指出:“中日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全部问题的根源就在这里”。在中日战争中,存在着双方相互矛盾的四个特点:即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敌寡助我多助。敌我双方上述矛盾的因素是在比较中存在,在斗争中发展的。由于敌强我弱这一特点,在一定的阶段内,一定程度上,敌胜我败是不可避免的。但也要看到,敌之强的有利因素必为其小国、退步、寡助等不利因素所减杀:我虽弱,但必为大国、进步、多助等有利因素所补充。加之战争过程中我之坚持统一战线的努力,更加不断地变化着敌我力量对比。因此,敌我双方各限于一定阶段、一定程度上的胜和败,造成了持久战的局面。 再次,要用质量互变的观点看待战争。毛泽东指出:随着战争的继续发展,敌我特点在竞赛中继续消长变化着。由于我方能正确运用政治上和军事上的策略,充分利用有利因素,也由于日方地域狭小、兵源枯竭、经济危机和外交孤立,所以战争会朝着敌渐弱,我渐强的方向发展,随着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质的变化,使敌强我弱的对比发生根本转变。毛泽东最后得出结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是中国的。”〔5〕 《论持久战》的发表,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持久战略理论的正式形成。 国民党早于共产党提出了持久战略。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蒋介石就认识到“现在对于日本只有一个法子--就是作长期不断的抵抗”〔6〕。1935年6月,蒋介石又强调:中日“一旦开始作战,则非短时间所可能结果,必然长期之战争, 故应先有充分之准备”〔7 〕。 1936年,国民政府制订的《1936年度作战计划》中,体现了持久消耗战略的思想。 1937年8月, 国民党政府召开了由各党派参加的南京最高国防会议,对敌我双方的基本情况和各自战略方针作了具体分析。会议认为: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一贯采取逐步蚕食政策,与之相适应,在战略上便采取速战速决的歼灭战方针。日本之所以要采取这一方针,是因为它的兵备虽强,但人口少,兵员不足;国土小,资源匮乏,国力不厚,不利持久作战;且它是侵略者,不义战争是失道寡助的;帝国主义国家间存在矛盾,若长期战争,会引起第三国的干涉。而中国军备虽处劣势,但人口众多、兵员充足、领土广大、资源丰富,富有潜力;且中国进行的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有哀兵必胜、得道多助的有利条件。故中国应采取如下战略:针对敌人企图使战争局部化的阴谋,应尽量使战争全面化;针对敌人速战速决的战略方针,实行以空间换时间、积小胜为大胜的持久消耗战略。〔8〕上述分析得到了蒋介石的肯定, 他随后宣布:国民政府和国民党中央实行既定“举全国力量从事持久消耗战以争取最后胜利”的国防方针。8月18日, 陈诚视察上海战事后向蒋介石建议:扩大淞沪战争,诱敌至华东战场,然后实施持久消耗战略。蒋介石称“善”〔9〕。于是,持久消耗战略正式运用于实战中。 淞沪战争中,当国民党获悉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意图后,就以“速战速和”的战略与之针锋相对,企图以顽强的阵地战抵抗住日军的进攻,即使不能取胜,也希望能实现相持不下的局面,逼迫日本打消迅速征服中国的念头。在这一战略思想指导下,国民党调集占国军1/3以上的70万精锐之师密集于狭小的三角地带与日军作旷日持久的阵地战和消耗战,但未能遏制日军的攻势。 淞沪战役结束后,国民党从淞沪失陷的教训中,逐步认识到了积极防御在持久战中的重要性。南京失陷后,蒋介石指出:“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抑且不在各大都市。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国之民心。”〔10〕这比单纯的军事上的阵地“持久战”思想前进了一步。1938年1月,蒋介石又提出了主动进攻, 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他强调:“必须积极动作,对威胁我们的敌人采取攻势,必须严密监视敌人,时刻保持主动地位来攻击敌人。”〔11〕上述战略方针显示出了相当的灵活性和主动性。6月9日,蒋介石再次指出:“现在战局关键,不在一城一地之能否拒守,最要紧的是一方面选择有利地区,以击破敌人主力;一方面在其他地区以及敌军后方,尽量消耗敌人的力量……逼迫敌人入于我方自动选择之决战地域,予以打击,长期抗战。此为最大要策。”〔12〕 需要指出,在国民党持久消耗战略形成的过程中,中共起到了促进作用。毛泽东《论持久战》的演讲,精辟地、系统地论述了抗战的战略和战术问题,其主要精神得到了国民党军事高层的赞赏,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把其精神归纳为两句话:“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作为抗战时期军事战略指导思想。 综上所述,国共两党持久战略的形成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中共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遵循认识的客观规律,高屋建瓴地、系统地、全面而准确地分析了中日双方的特点及战争走势,从而得出了抗日战争将是持久战的结论。因而中共的持久战略具有丰富的内涵和严密的逻辑性。国民党虽早于中共提出持久战略,但它是建立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尔后是在血与火的洗礼中,特别是在中共持久战略的影响下逐渐确立其持久战略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