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抗战时期国共两党持久战略之比较(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天中学刊》 孙玉玲 参加讨论

三、国共两党持久战略效果之比较
    1937年8月~9月,中共中央书记处和毛泽东多次致电我前线指挥员,要求“红军充任战略的游击支队”,“在总的方针下,执行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发挥红军之特长”,作战中要“坚持依傍山地与不打硬仗”的原则。改编后的八路军、新四军及各抗日游击队遵照上述指示精神,演出了人类战争史上空前伟大的一幕。
    (一)战略防御阶段,中共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打击了日军,发展了队伍,建立了根据地。
    平型关战役后,八路军向敌侧翼迅速展开,主力部队一面在侧翼打击和钳制敌军,一面深入敌后,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在配合正面战场的同时,八路军运用机动灵活的游击战术,控制了晋察冀、晋西北、晋东南和晋西等战略要地,建立了冀南、冀鲁豫等抗日根据地。新四军通过艰苦奋斗,建立了以茅山为中心的江南抗日根据地和以藕塘为中心的江北抗日根据地。截至1938年底,八路军、新四军在抗击40万敌军的同时,建立了大小十多块根据地和游击区,八路军由三万多人发展到十五万六千余人,新四军由一万零三百人发展到两万五千余人。
    (二)战略相持时期,在敌后战场成为主要战场的情况下,由于坚持持久抗战,敌后抗日根据地在艰苦的斗争中日益巩固发展。
    广州、武汉陷落后,日本调整了侵华政策。认为“撤销对蒋政权的承认会使它陷入极端绝望的境地,它将会拼死地同日本作困兽之斗”,于是于1938年11月制定了新的“作战方针”:“确保占据地区,促进其安定;以坚强的长期围攻态势,扑灭残余的抗日势力”,恢复华北、华中地区的“治安”。〔32〕自此,我华北、华中等抗日根据地成为抗战的主要战场。
    基于《论持久战》对第二阶段的精辟分析,中共对相持阶段到来后的残酷战争,早已做了充分准备。广州、武汉刚陷落,中共中央就及时指示全党:“抗战形势起了新的变化”,“目前的任务,就是克服困难,团结全国人民力量,继续抗战”。1939年5 月又指出:“二期抗战的重心是在敌后”,“争夺敌后的方针便是扩大发展游击战争”。〔33〕6月, 中央军委再次指出:“华北八路军与江南新四军目前的中心任务是巩固工作,尤其是巩固新部队。而在华中方面,中心任务是在发展”〔34〕。
    在上述方针指导下,我敌后军民进行了艰苦的斗争。 据统计, 从1938年6月至1941年5月,华北八路军对敌战斗15 139次,华中新四军对敌战斗4 967次,抗击着半数以上的侵华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同时, 我敌后根据地也在斗争中日益巩固发展。
    (三)战略反攻时期,我军抗击56%的日军,抗日根据地成为消灭日军的强大战略基地。
    1944年,国际形势发生了有利于中国抗战的变化。中共中央审时度势,命令华北、华中、华南解放区发动局部反攻。至1945年8月10日, 八路军、新四军攻克县城100座,毙伤敌伪军38万余人。1945年8月11日,中央要求各地、各部队迅速集中,脱离游击状态,分甲乙丙三等组成团、旅、师,集中行动。我军随即化零为整,从8月11日到10月10日, 共歼敌23万,收复城市197座,取得了辉煌战绩。八年抗战中, 中共军队消灭日军527 422人,消灭伪军1 186 695人,人民军队发展到127 万人。
    国民党的持久战略也取得了较大成效。战略防御时期在持久消耗战略指导下,国民党组织了忻口、淞沪、台儿庄,武汉等著名战役,顽强地抗击着三分之二的侵华日军,担负起正面战场的作战任务。这些战役虽未最后取胜,但粉碎了日军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客观上掩护了八路军、新四军的战略展开和敌后战场的开辟。
    战略相持阶段,又组织了随枣、长沙、浙赣等战役,抵抗了日军的进攻,保持了相对稳定的战线和敌我相持的态势,客观上也配合了敌后战场的坚持和发展。八年抗战中,国民党军队共毙伤日军80多万人。
    国民党的持久战略存在明显的不足。其单纯的阵地战,旷日持久的消耗战以及忽视民力与军力的有机配合,不仅使大片国土沦落敌手,且造成了许多无谓的牺牲。八年抗战中,国民党军队阵亡130余万, 受伤170余万,伤亡数相当于日军的近四倍。
    综上所述:中共的持久战略是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的全面的持久战,它指导着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而国民党执行的则是单纯的军事作战行动,它不仅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持久战,相反,它给持久抗战带来严重危害。
    注释:
    〔1〕《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版, 第152~153页
    〔2〕〔5〕〔13〕〔15〕〔17〕〔22〕〔28〕《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版,第439~515页
    〔3〕《解放周刊》第12期
    〔4〕〔20〕《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版,第95、80页
    〔6〕古屋奎二:《蒋总统秘录》,中央日报社(台),1996 年版,第九册,第90页
    〔7〕黄杰:《老兵忆往》,第889页
    〔8〕唯真:《抗战初期的南京保卫战), 载《文史资料选辑》第12辑
    〔9〕吴相湘:《中国对日总体战略及若干重要会战》, 载《八年对日抗战之国民政府》
    〔10〕〔29〕《蒋委员长训词选辑》,第二册,第536页; 第三册,第94页
    〔11〕引自翟作君、邬正洪主编《中国革命史研究荟萃》,华东师大出版社,1986年版,第305页
    〔12〕《先总统蒋公全集》,台北中国文化大学编印,第三册,第3852页
    〔14〕〔16〕〔18〕陈诚:《八年抗战经过概要》,引自李友仁、郭传皇主编《中国国民党简史》,档案出版社,1988年第1版,第242页
    〔19〕〔33〕龚古今等编《中国抗日战争史稿》(上册),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版,第141、310页
    〔21〕《周恩来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81~87页
    〔23〕蒋介石:《抗日御侮与民族复兴》,见《中华民国主要史料初编--对日作战时期诸编》(三),第124页
    〔24〕蒋纬国:《国民党革命战史第三部--抗日御侮》第四卷,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出版,第12页
    〔25〕吴相湘:《第二次中日战争史》(下),第575页
    〔26〕《北战场历次作战经过概述》,国民政府军委会军令部战史编纂委员会档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
    〔27〕何应钦:《八年抗战之经过》,第193页
    〔30〕《中国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决议案》,见《革命文献》第七十六辑
    〔31〕《中国现代政治史资料汇编》第三辑11册
    〔32〕《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编》,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二卷第二分册,第69~70页,
    〔34〕《中共党史参考资料》,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编第八册,第284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