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人民性:邓小平理论的根本特征(4)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南昌大学学报:社科版 陈聿北 胡伯项等 参加讨论

第三,文化建设上重“民情”。“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不仅是指物质上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精神文化上的贫穷也不是社会主义。邓小平一贯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他要求上海交出二份答卷,一份是经济建设,一份是精神文明;要求广东20年赶上亚洲“四小龙”时,强调“不仅经济要上去,社会秩序、社会风气也要搞好,两个文明建设都要超过他们,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34)
    邓小平的文化建设观包含着深刻的人民性,可概括为重“民情”。一是在建设方向上突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他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祝辞》中指出:“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要教育人民,必须自己先受教育。要给人民以营养,必须自己先吸收营养。”“对人民负责的文艺工作者,要始终不渝地面向广大群众……力求把最好精神食粮贡献给人民。”二是强调精神文化活动和精神文明产品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标准”。邓小平指出:“思想文化教育卫生部门,都要以社会效益为一切活动的唯一准则,它们所属的企业也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35)只有这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才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三是,强调文化建设要“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时指出:“根据我长期从事政治和军事活动的经验,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人的团结,要团结就要有共同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36)所以,他特别强调精神文明建设上的理想、道德、纪律建设,认为这是“我们的优势”。
    历史是属于人民的,谁和人民站在一起,谁就是强者,谁就永远被人民所拥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唯一宗旨,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力是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途径。这就是学习和研究邓小平人民本位思想给我们的深刻启迪。深刻的人民性,正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生命力之所在。
        作者:陈聿北 胡伯项 姚建华
    注释:
    ①②③⑤⑥⑦⑨(13)(15)(19)(20)(23)(29)(31)(32)(33)《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第133、323、243、242-243、42、123、327、301、135、123、181、142、154、161、333、282页。
    ⑧⑩(16)(17)(18)(22)(24)(25)(26)(27)(28)(30)(34)(35)(36)《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382、380、229、372、372、110-111、111、123、111、373、116、378、145、190页。
    ④(21)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第57、12页。
    (11)《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899页。
    (12)(14)《邓小平文选》(1938-1965年),第206、207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