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避历史是有目的的,那就是为了夸大苏联参战的作用和影响。他们说:“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所有战役中从未遭到过这样的惨败,一支庞大的、技术装备精良的军队如此迅速覆没,这在世界军事史上也是没有过的。”(12)“关东军的覆灭加速了日本的全部投降。”(13)问题已经很清楚了,要害在于后面一句。但是,这里有两个问题值得研究,一是关东军的覆灭问题,二是关东军覆灭与日本投降的关系问题。众所周知,1945年8月9日,苏联对日宣战。当天,日本政府召开紧急会议研究投降,深夜作出决定;次日向盟国乞降,15日,天皇颁布投降诏书;16日,关东军向苏远东军总司令要求投降,20日,苏具体接受投降。根据苏日双方披露的有关材料,从8月9日至16日,双方进行了激战。但这时,关东军并没有全部投入战斗,参加作战的部队有:西部正面两个师团、一个混成旅团;东部正面五个师团、两个大队;东北正面一个师团、一个混成旅团、一个步兵大队;松花江下游一个师团的大部。总计有九个师团、两个旋团、三个步兵大队。据此,林三郎评论说:“关东军的兵力已如前述,有二十四个师团、九个混成旅团,但同苏联交战的部队只是一部分。换言之,到8月15日为止,关东军的主力尚未同苏联交战,完整无缺地保存下来了。”(14)这就是说,当日本投降的时候,关东军并没有完全“覆灭”,所谓“覆灭”是以后投降中发生的。在这里,人们也可以看出,日本决定投降在前,关东军“覆灭”在后。硬说“关东军的覆灭加速了日本的全部投降”,这不是历史的颠倒吗? 看来,在击败关东军问题上大作文章,借以吹嘘苏联的决定作用,是站不住脚的。 (二) 苏联著作家们在辩护苏联起决定作用的时候,还从另一个角度提出了一个根据,即日本是在苏联参战后才决定投降的。 他们说:苏联宣战前,“日本统治集团也没有想到要投降。直到苏联参加对日战争并给关东军以毁灭性打击,才迫使日本从根本上修改了它的计划”。(15) 从事件发生的时间看,日本投降确实在苏联参战之后,这说明苏联参战是起了巨大作用的。但要正确理解这个作用,必须搞清楚他们提出的两个问题,即在苏联参战前,日本统治集团有没有想到要投降?苏联参战后,日本是不是从根本上修改了它的计划? 关于第一个问题,苏联著作家们的论断是毫无根据的。历史说明,由于日本在中国大陆和太平洋战场上的失败,从1943年起,日本统治集团中就出现了求和的苗头。重臣近卫文麿在1943年2月、1944年2月,两次上奏天皇,断定失败已成定局,为防止本国发生共产主义革命,建议与美英媾和。随之,1943年7月东条内阁倒台, 小矶内阁成立,主和势力日益增长。1944年4月铃木内阁成立后, 媾和求降工作便提上了日程。8月19日,御前会议决定“万一德国崩溃或者单独媾和, 即抓紧时机利用苏联,以求形势的好转。”随着德国法西斯的崩溃,日本利用苏联调停的指望更迫切了。5月11、12、14日三天,日本连续召开最高军事会议, 决定把“利用苏联调停争取形势好转‘改为’利用苏联调停同美英讲和”。据此,日本加紧了对苏联的工作。前外相广田受命同苏驻日大使马立克进行交涉,建议举行会谈,改善两国关系。后又命驻苏大使左藤向莫洛托夫外长进行交涉。七月,还准备派近卫为特使携带天皇亲笔信前往苏联。所有这些求和打算和步骤,都是在准备投降的思想基础上作出的。外相东乡茂德在其《外交手记》中指出,求和的每一行动,实际为日后投降作安排。可见,日本统治者在苏联参战以前很久就想到投降,问题不过是尽力争取个有利条件罢了。 关于第二个问题,苏联著作家们的论断也是违背事实的。苏联宣战前日本的计划是什么?概括起来说,一手是准备“本土决战”,用残余的有生力量给美军以杀伤,迫使美英给予有条件的和平;另一手是利用苏联调停,争取有条件地媾和。两手策略,一个目的,这个目的就是避免无条件投降,争取有条件投降。所谓“有条件”是指“维护国体”,即保留天皇制度。近卫等人强调说:“维护国体是绝对的,一步也不能退让”。(16)如果承认这就是日本的计划,那么,在苏联宣战后,这个计划的目的,既没有“修改”,也没有放弃。例如8月10日, 日本的乞降是有条件的:“日本政府根据以下了解:上月二十六日的三国联合公告中所列举的条件,不包括改变天皇统治国家大权的要求,接受这项公告。”当美国“含蓄”地给以肯定答复后,日本就投降了。可见,日本并没有从“根本”上修改它的计划目的,它所“修改”的只是达到目的的手法而已。 那么,日本为什么在苏联宣战以后才决定投降呢?这里,除了整个形势置日本于四面楚歌之中以外,直接的原因是苏联宣战打破了日本利用苏联调停的幻想。如前所述,日本曾指望利用苏联调停媾和,因为苏联与美英在一些问题上暴露了分歧和对立,日本想利用这一矛盾达到自己的目的。它们准备“积极努力由苏联调停而达到交涉的成功,但在万一归于失败时,立刻开始与英美直接交涉”。(17)所以日本积极对苏联作工作。而苏联初表示目的“抽象”给以拒绝,复表示等波茨坦会议后给以答覆。这样,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投降时,日本政府采取了“不理睬”的态度,而决定要等待观察苏联的动静以后再作处理。8月8日,苏联把宣战书交给日本,日本利用苏联调停的途径完全堵塞了,只好另寻他途。《战略投降》一书的作者指出:“决定致送投降照会时间的主要因素是苏联的宣战。日本领袖一直抱着由俄国调停的幻想,这件事最后才把幻想消除了。我们在这一点上可以说,在迫使日本最后决定直接提出投降上,苏联宣战比原子弹起了更大作用。”(18)这个评论,就苏联宣战的总的作用说是偏面的, 但在其所指的这一点上是客观的。 上述可见,日本在苏联参战后决定投降,并不是由于苏联参战使日本统治者产生了投降的想法,从而在根本上改变了原来的计划,而是改变了争取有条件投降的方式,即由争取苏联调停投降,改为直接向盟国投降。
(责任编辑:admin) |